| |
2007-04-17 来源:中国广州网 | |
北京路步行街距现在路面3.5米深处是民国时期的路面,往下依次是明代、宋代、南汉、唐代的路面,因此被考古界称为“千年古道”。四朝路面共有11层,有的朝代有几层路面,明朝最后一次修建的路面较坚固,一直用到民国时期。各地层颜色深浅不一,逐级递增为深褐色,基本呈阶梯状分布,而唐代路面以下,全呈淤泥状。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市文管会副主任麦英豪研究员认为,北京路这条“千年古道”,原是在河涌的基础上填土筑成的。在今“广百”一带,古代东有禺山,西有番山,地势较高,顺山势以下,就是连接珠江的河涌;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可以断定,广百以北路段,一直到新大新公司门口位置,在唐代以前应都是河涌;以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就像现在香港的填海造城般,把低洼的河涌填平,填到一定程度,河涌两边的建筑逐渐固定下来,才形成现在的城市布局。 “千年古道”北京路,在唐代以前除番山、禺山地势较高外,其余路段竟然全是河涌!这是北京路考古继发现四朝古道,明、清拱北门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
欢迎光临 新丰家园 (https://xinfeng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