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家园

标题: 看<少年心志——新丰涂鸦第一人>里有些评论后有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钟扬映    时间: 2008-3-10 20:42
标题: 看<少年心志——新丰涂鸦第一人>里有些评论后有疑问?
一。有人提到那作品“放”在南门塘未免可惜,因为那里多是年过半百的阿公阿婆们之休闲地,怕他们不懂欣赏!
疑问——作者搞创作是为了发泄心中那股创造欲,还是为了给人欣赏或展示自己的才华?简单的说,就是为自己而创作,还是为他人而创作?(正如问,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
  
二。什么是街头文化?本人在“百度百科”里看到很详细的解释!它说“街头文化是释放自我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使得青少年在音乐中、运动中得到快乐,学习到艺术。街头文化有很多,几乎在街头任何的艺术都可以成为街头文化.”
然而纳闷,很快想起“行为艺术家”王军,他身穿用100面额人民币制作的衣服,反面印有红色印章,手戴木枷,在昆明步行街“走台”;他背负100块板砖,并手持一旅行箱砖,从云艺去火车站;他随地拣起一个小石块,在周围画了一个圈,三天内不走出划定的圈子,不吃不喝不睡。。。也算是“艺术”。。。

bb
作者: 2046    时间: 2008-3-10 21:52
为什么是茶馆,这种帖真不是用罐水的态度,简单打两个字可以回复的。所以,我知道(自认为)也不告诉你[s:53]

﹍﹍
作者: 随笔    时间: 2008-3-11 08:34
这个已经说不清了。中国人很会改头换脸,真不知这是创意还是什么。就如写真。
写真(来自百度百科)
       “写真”,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画人物的肖像,它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绘写人像要求形神肖似,所以叫做“写真”。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将军善画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如今流行的“写真”,却是借自日本语。众所周知,日本人至今还在使用1850个“当用汉字”,以及大量的由这些字组成的“汉字词”。其中,好多“汉字词” 已经有了日本人赋予的含义。在日本语中,“写真”有两个意义。其一是“摄影”,其二是“照片”。日本的照相馆就叫写真店。对汉语来说,今日的“写真”可谓是“先出口后进口”的词。如今,上海街头,你也可以看到“台北写真”,“庭园写真馆”等店招。报刊上也常常看到“写真”。“写真”经过一些明星不专业的演绎,概念变得模糊暧昧起来,给多数百姓们种下的想法就是——写真等于**或半**,说好听些是人体摄影。其实写真在日文中就是照相,就是摄影,可能它自己也没想到出了个国就改头换脸了。
       照相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时,曾受到各阶层的排斥,在几千年来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从女性到男性都以袒露人体为忌讳、为羞耻,那时连拍照都被视为另类,更不要说人体艺术。五四以后,西风东渐,国人的传统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女性抛开陈朱理学的束缚,思想解放了,着装也解放了,当思想的开放和着装的开放溶进摄影艺术时,中国人也开始接触西方的人体艺术了,不过尽管摄影家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写真的内涵,写真的外延却被不懂艺术的外行们理解的五花八门。
无从考证“写真”传入中国的具体年代了,在采访中得知多数市民最早接触这个词时,它就代表着演艺圈中的一个污点——拍“写真集”约等于拍**片。不能怪人们的无知,谁让这些明星如此炒作自己呢?
       随着内陆拍写真集明星的增多,人们发现,写真的主角不同,写真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原来写真并不是非裸露不可,比如生活写真等。虽然对“写真”逐渐了有了正确的认识,可“写真”依然延续着真到底的味道。
       继澳大利亚女足因为“生计”问题拍了群体“写真集”挂历后,澳大利亚及美国的12名田径女明星也摆出了各种“艺术造型” 印在挂历上,用她们的个人“写真”制造出“爆炸性”效果。
       “女田径明星写真挂历”中的人物之一、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奥卡夫说:“这是一种风格、一种时尚,我们都是些有脑子的世界级运动员,我们拍的照片都是健康的,别往歪处想。作为运动员,我们不想只以一种能跑、能跳、能跨越横杆的形象出现,我们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值得让人们了解。”她还强调说:“ 看看博物馆中的大卫雕像,那是一尊裸露的男性躯体,但它已经成为一种伟大的艺术形象。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有人说妇女不能展现自己的性感,那他绝对是一个性别歧视主义者。” (澳女运动员“悉尼之梦”写真 ——模特中几乎一半是水类运动选手,他们希望读者能够接受这一展示,因为一切都是为了艺术。)
       素以狂傲不羁著称的台湾“狂人”李敖在六十五岁之即又发了次狂,开了中国文人**写真之先河,人们虽然惊讶,但此举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的社会效应,看来社会容忍写真尺度的也越来越宽了。
       据报道,早在1987年,武汉市一家影楼就应顾客要求迈出了商业人体摄影第一步,十几年后,自己掏腰包给自己“写真”更是渐成气候。上海、成都、武汉等地的青春女孩们已经不再追逐偶像们的写真集,她们把给自己拍人体写真当作一种时尚,纷纷在陌生人的镜头前勇敢“献身”。
[s:41]


作者: lcf    时间: 2008-3-11 09:14
中国的“行为艺术家”不单外国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王军那样做已经很艺术了.起码看起来不恐怖,很多恐怖恶心的还多着呢.有兴趣可以上网去shou shou.

当然普通人看不懂,艺术家应该懂得欣赏吧。
作者: 泥巴    时间: 2008-3-11 18:11
人者见仁,智者见智[s:28]
作者: 风出手    时间: 2008-3-12 14:58
我没搞明白钟同志发这个贴的意思,不过我想可以简单的解释下你的发问,但不代表周本人.要是确实想详细了解可以在论坛发短信给他

      1.关于为什么要在那里作画,很简单.我跟周本人聊天时,他说过某一个晚上,他开车经过那里,看到那幅墙突发灵感,然后就在原地用笔记本起了后来的画的原稿..

      说到这里,我想不用去解释为什么要在那里画了.因为在这幅墙上得来的灵感,自然就要在这里画,美术要讲究构图,到第二幅墙画就是另一个幅作品了.墙不是画布画纸,不可随意更改.

           阿婆阿伯不欣赏没有什么所谓啊!重要的是会有像我这样的人欣赏,并把它介绍了给大家.难道这就不算是有人欣赏?
   
         2.街头艺术.不评论,这个问题还是留给那些了解街头艺术的人来说吧!但我感觉,不管任何艺术,自己的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才是艺术.不是教科书或什么定律能给予标准的.爱因斯坦说:

       想象比知识重要.

            用条条框框去对艺术评论是扼杀智慧.爱因斯坦若不是那么喜欢幻想怎么能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没有他人类能有今天吗?他发明了1000多种影响世人生活,心理,工作,起居的东西.知识只是工具.

[ 本帖最后由 风出手 于 2008-3-12 15:01 编辑 ]




欢迎光临 新丰家园 (https://xinfeng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