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家园

标题: 火桶 [打印本页]

作者: 2046    时间: 2008-7-12 20:12
标题: 火桶
。 。 。 。 2046今日在图书馆发现一本叫《手炉》的书。随手翻了一下些。 原来手炉就是我们新丰话的“火桶” 书中收录的火桶,从材料和款式都很丰富。都又精美的彩色摄影插图。 大多数是金属和硬木材料的。 找了好久,就是找不到本人小时候在农村用过的那种用竹篾编织的。 想必是一来没人收藏,二来没有人在制作这种东西。 感觉有点可惜。 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用过这东西。欢迎讨论和共享珍贵图片。 〖〖
作者: 叶浩    时间: 2008-7-12 20:52
??? 什么是火桶??、 放几张相片看看 [/b] ∴∴
作者: 左右手    时间: 2008-7-12 21:01
占个位、睇大家讲野、 投X注| [/color][color=Blue]网络赚钱去SO娱X乐X城:顶级信用X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作者: 千丝万缕    时间: 2008-7-12 21:14
没用过,不过小时候在农村见过,没有太多印象了。。。
作者: 波版    时间: 2008-7-12 21:15
[s:27] ~~~~街日头~去市场找找吧~~~新丰应该有~~~不过现在不是冬天~~~不知道~~有没有卖~~~[s:25]

我前年在连平上平镇发现有卖~~~是一位啊婆编的~~[s:54] 手工很精致~~~



>>[url=http://www.94xf.com/bbs/thread-26939-1-1.html]新丰论坛奥运倒数专帖[/url]<<
[flash=155,37]http://www.qfanti.com/2008aoyun/2008lite.swf[/flash]
作者: 新丰萨米特陶瓷    时间: 2008-7-13 00:29
小的时候见奶奶用过火桶,那时还没有热水袋卖,老人家都是用火桶的,火桶里面烧有木炭,睡觉前把火桶放在床上用棉被盖住,这样被子和床就会热睡起来就不冷,因为火桶是竹篾编织是全封闭的不怕会烧着物件,以前的热水瓶外壳也是竹篾编织,耐用环保.
作者: 新丰萨米特陶瓷    时间: 2008-7-13 00:33
以前的皇宫嫔妃也是用火桶暖手暖脚的,在故宫看到的\"手炉\'\"比新丰的火桶小点.外观内里也是一样的.
作者: 2046    时间: 2008-7-13 11:24
在农村。冬天里一只火桶的作用就像夏天里一壶茶,会不时的围聚三三两两的邻居或朋友。那种温馨亲切。。。。。没用过都想像不出来。。
作者: 糖糖猪    时间: 2008-7-13 12:30
火桶.....记忆的某个角落有点印象.....小时候看过奶奶的妈妈用过......放在大衣里面.抱在怀里....
作者: [龙龙]    时间: 2008-7-13 14:26
火桶~~~盟见过~~~
作者: 钟扬映    时间: 2008-7-28 15:40
没见过火桶,也没听过。倒是玩过一样东西。天冷时,拿个罐子,里面装满火屎,应用于“遮火”
作者: 碗仔    时间: 2008-7-28 16:00
村姑路过
作者: 2046    时间: 2008-7-31 11:24
[quote]原帖由 [i]钟扬映[/i] 于 2008-7-28 15:40 发表 [url=http://www.94xf.com/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21593&ptid=27069]http://www.94xf.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url]
没见过火桶,也没听过。倒是玩过一样东西。天冷时,拿个罐子,里面装满火屎,应用于“遮火” [/quote]

这就是火桶的简化版。
作者: 村口一蹲    时间: 2008-7-31 13:03
火桶都没听过的朋友,,,
应该是城里长大的娃.....
小时候农村很常见,,,,
一般老太婆冬天都会有一个..............
用手挽着,或者放在大衣里面抱着....................
作者: 心怡    时间: 2008-7-31 14:12
我用过,但不是用来取暖。
作者: 2046    时间: 2008-7-31 15:31
除遮暖外,还有个大的用处就是 背尿片[s:80]
作者: 凝烟    时间: 2008-8-22 15:06
唉!竟然会有这么多人不知道火桶!一般小的是用来抱在怀里,多为老人用。过家时放在大衣下面。大的一般为冬天的阴雨天气,专为小孩子不烘尿布与衣服。还有大人的内衣裤。
作者: 袖口香寒    时间: 2008-9-6 12:04
[s:36] 我见过也用过火桶




欢迎光临 新丰家园 (https://xinfeng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