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a : 我不是新丰的,也没到过新丰,对新丰的了解完全靠报纸,网络等。本没有资格在这里说话。但既然来了,也就多说几句。 每每一提到粤北山区,就被人看为穷乡僻壤,所谓人才又怎愿意在此停留。不但如此本地自己培养的人才也不甘屈居家乡,更甚的是只要年轻力壮都热于提着“大刀”出去大闯一翻。正是因为政治路线的确立,使得山区越走越远,这个金三角的交叉地实在是让新丰不敢当呀。 若按山区经济与外省同等条件的地方比,也不算是垫底,但与广东发达地区数倍的差距,实在是让山区人民难过啊。山区县市的财政收入又怎么可能落实人才引入的费用。市场经济的引导,在广东发达地区投入1块钱能在一天内获得2块的收入,而在山区投入1块钱在一天内只能获得0.5块的收入(比喻)。很明显商人更愿意往发达的地方投资,我认为这是导致中国地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因素。 我想发达地区在改革之初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而后再与没有得到政策优惠的地区竞争是不公平的。从中国的基础建设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财政分配还是城市远大于农村,发达地区远大于欠发达地区(即使是城市(发达地区)对国家的财政贡献远大于农村(欠发达地区),似乎也应该稍稍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若问为什么?我以为这不单单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若长期不解决就会成为政治问题的源泉。)。 以上说了那么些,没讲到任何点如何解决山区经济的方法,我想山区人民是不是要坐等国家政策优惠的到来?还是期盼着一群廉明,治地有方的好官?为了选拔人才,国家实行公**,虽然公**资格各地区条件不同,发达的地区要求本科以上,欠发达地区要求专科以上,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据闻考试过了还得要靠送礼,我认为若如此人民的等级分化将会越来越重。当然这些问题不是我等老百姓能够解决,而似乎国家决策者面临这个历史问题也是左右为难。 若说新丰经济发展,更大范围来说是粤北韶关片区经济发展从交通上来看莫过于论坛曾经出现过的“湘深高速”。此路可以解决韶关对新丰的影响,也可以加强发达地区对新丰经济的辐射,受益的当然还有翁源和仁化。从产业上看新丰不可能能放弃农业(第一产业),但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是解决农民收入的关键,建设湘深高速可以让质量上乘的蔬菜快速的进入发达地区的市场。工业上新丰没有必要走污染的路线,引进些好的企业对于山区有难度,但发展是长久之计,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去引进些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企业(无疑交通是引进企业的关键)。至于第三产业,如此靠近发达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度假村和夏令营和冬令营之类的旅游产业,当然旅游产业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开发过度。至于信息产业,山区就别去想分这杯羹咯。最终我想问题还是一条好的路,人固然重要,没有好的物却很难吸引到“人”(当然决定物的还是人,也就是你说的人起决定作用)。 |
欢迎光临 新丰家园 (https://xinfeng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