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家园

标题: 今夜无人入睡 [打印本页]

作者: 破官场    时间: 2006-3-25 23:01
标题: 今夜无人入睡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xt18 align=middle height=50>
<DIV align=center twffan="done"><B>刘欢:今夜无人入睡</B></DIV></TD></TR>
<TR>
<TD align=middle> </TD></TR>
<TR bgColor=#f7f7ff>
<TD class=wht12 align=middle height=20>时间:2006-3-22 16:54:02   作者:马宁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 bgColor=#ffffff>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width=755><BR></TD></TR>
<TR>
<TD>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有很多的关于刘欢的传说,关于他的歌也关于他的人,关于他的职业也关于他的生活。这个一年露不了几回面的“大腕”,一直是歌迷心中的一个神秘人物,流行音乐的那一套出名的方式他一个也不用。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业余“大腕儿” <BR>   <BR>    刘欢的“正差儿”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老师,到今年都有十七年教龄了,这门他熟练教授的西方音乐史他都讲了十几遍了,说起当初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刘欢只是说,好不容易学会的东西怕自己忘了…… 听说上他的课得提前占座, 下午四点(刘欢的《西方音乐史》是六点开讲)托朋友给占座位的时候,却早已经没有了座位,三百人的阶梯教室,刘欢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蹭课的,站着听课的同学比比皆是。课堂上不时的传来英语,法语的读音,刘欢读法语的时候就像唱歌,充满了一种韵律感,讲到动情处,经常随意的唱上几句,这是个有歌声,有掌声,有笑声的课堂,好多同学拿上刘欢的课当听音乐会似的,对外经贸大的同学在这一点上真是得天独厚 ……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我们与刘欢的接触就是从那次课开始的,这是我们见到的生活中真实的刘欢,见到他的朋友提及这件事的时候,刘欢的朋友们说,什么生活中舞台上,刘欢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就像刘欢的发型一样,以为是什么人精心的设计,其实就是因为头发多,懒得剪,才这么随意的一梳。刘欢的生活总是被人刻意的分析,其实除了音乐,刘欢对一切都是随意的。 在刘欢的音乐工作室中,没有太多的关于流行音乐的标志,那一套专业的音频设备都是刘欢自己组装的,他还是半个技师。墙上挂的都是国外的不长见到的乐器,柜子里摆的是各式各样的音乐,有个卖碟的朋友说,刘欢是他最大的客户……刘欢家厨房窗户的小黑板上挂着刘欢的画------四个鸡蛋和一头歪牛,这是给妻子女儿的留言条,用象形文字写着早餐的内容,刘欢的客厅像是一个精致的酒吧,摆满了数不尽的名酒-----刘欢每天就生活在这里。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录像那天出事了……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刘欢是《艺术人生》接待的最省事的嘉宾之一,不用接,不用送,不用准备晚餐,连化妆也不用,惟一麻烦的事就是只能容纳九十人的场地,一下子招来了一百六十多观众,满满的挤在《艺术人生》四百平米的演播室中,倒真像刘欢的课堂。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但是,在录像开始一个小时的时候,突然间,演播室的灯光在一瞬间熄灭了,所有的工作人员进入了一级战备,查明原因后才知道我们那晚遭了“天灾”,演播室的电脑灯控制系统无缘无故的失灵,换一个新的至少得用两个小时,电视录制节目最糟糕的事情不过如此了。于是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来,面对好不容易请到的嘉宾,面对现场这么多热心的观众,这恐怕是《艺术人生》最难以收拾的局面了。于是,刘欢先回到休息室,制片们一路跑着解救事故的现场,我和负责观众的李伟,坐在舞台的地上和观众聊天,制片人王峥则在休息室,演播室,灯光机房不停的奔波。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人送来“还早着呢”的噩耗。我们开始和观众唱歌,组里能歌善舞的都上台了,朱军急得直唱西北民歌,还给观众说单口相声,我们朱哥看家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观众不但没有着急,还开展了唱刘欢的歌比赛,看上去大家的兴致还很高。有个观众还站起来唱了一首《从头再来》送给我们,我们这时候才深深的感到这首歌有多么的鼓舞人心……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知道刘欢是“昼浮夜出”的人,但是这么耗着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心烦的事情,何况刘欢是我们的客人。跑到休息室见到刘欢时,他真是比在台上还精神,不但不催促时间,还兴致勃勃的和我们的请来的他当年的大学同学聊天,刘欢的弟弟刘啸也在,还不时的安慰我们“没事,我哥越晚越精神……”,然而我们无法抑制住歉疚和心急如焚……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制片给台下的观众买来了汉堡,据说演播室周围的快餐厅都让我们买空了,一下子要一百六十多个汉堡,谁家也没有那么多的存货……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从头再来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电脑灯真的修理了快两个小时。当大家都快绝望的时候,演播室从新亮了起来,那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所有的观众竟然一个都没有走,都在静静的陪伴我们渡过难关。刘欢再次坐到嘉宾的位置上,依旧是智慧亲和的侃侃而谈,演播室中的掌声,笑声,刘欢演奏的钢琴和优美的法语歌一直伴着所有的人到凌晨一点半,除了钟表,没有人在意现在的时间……我们的钢琴师孟军手中一直不停的演奏着那首著名的《今夜无人入睡》……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结束时已经是夜里两点了,大家围着刘欢意犹未尽,我听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观众对刘欢说,“今天我们没有白等你,谢谢……”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我们站在门口送观众走,给大家报销的打车费,很多观众执意不要,“又不是你们成心的,我们还从来没在电视台呆到半夜呢,挺好玩的,再说为了看刘欢,值得”……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重做刘欢节目的时候,我翻看上次节目的录像,其中在经贸大拍摄刘欢上课的片段中,我将自己站在角落里作为一个学生的镜头剪进了节目,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以权谋私的行为之一,我给自己的表情以长达三秒的时间,在那个足以看清楚长相的镜头中,我看到了自己专注的表情,倒真的就像一个慕名听课的学生。记得上次做节目的时候,第一次听刘欢的课,我拿着小DV站在教室的门口,寻像器中的刘老师侃侃而谈,旁边看不见刘欢正面的同学就看的我小机器,有个同学挤在教室门口悄悄的问我,你是学生会的吗?我摇摇头。那你是记者,我还是摇摇头,那你一定是追星族!!我重重的点点头……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家有仙妻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在刘欢两次做客节目的过程中,刘欢的太太卢璐给了我们最好的配合。卢璐原来是北京电视台少儿节目的编导,所以她更懂得怎样的与我们配合。我还记得以前看过卢璐的节目,一个娃娃头,小朋友叫她“辘辘”阿姨,后来的她成了刘欢艺术和生活中的总代理,不知道她是否拿着对小朋友的耐心对待刘欢。在我浅浅的印象中卢璐是个“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人”,房间中的一尘不染和事业上的规规矩矩仿佛相得益彰。卢璐是导演,现在刘欢就是她惟一的演员,刘欢的精彩生活就是卢璐最大的成就和快乐。卢璐说最大的心愿就是以后等刘欢老了给他亲手制作一部记录片,看来娶个导演就又多了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后来看见了卢璐写的一本书《嫁给刘欢》其中有一个章节叫做《和艺术人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其中详尽的描述了刘欢来艺术人生的前前后后,这是去第一次知道嘉宾幕后的真实故事,也不禁钦佩卢璐的记忆力,竟然记住了我们每一次电话的细节,我一边看她的书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很多的事情可以对上,其实无非是一些琐碎的东西,但是有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感谢嘉宾的亲朋好友们,我们的采访需要涉及的人物事件真的太多,有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特别的烦人,但是我的打扰还被赞誉成敬业,有时候人做一些事情真的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就是一种职业和生活的惯性,但是我还是要借机说一句挺俗的话,谢谢支持和理解 !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六十年代生人》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在“非典”盛行的2003年4月中旬,在三十人的集会都要限制的时候,竟然来了超过额定一半的观众,大约200人,有的观众甚至席地而坐。刘欢的新专辑是这次我们邀请他的原因,《六十年代生人》一个模糊的概念,却蕴涵着一段真实的思考。六十年代遥远的情怀留在今天是一种怎样的记忆,于是我们在刘欢出生地天津的《每日新报》中刊登了寻找刘欢旧友的启事。也许是因为年代不是那么的久远,我们接到的电话的数量几乎赶上了北京的热线,天津朋友的热情,刘欢旧友的那种爽朗与直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种人格魅力将要带给大家的惊喜。于是在演播室的现场,当刘欢的小学老师一声令下:刘欢的同学都起立吧……是一种怎样的激动,一群成熟而稳重,衣着得体的朋友齐刷刷的站了起来,蔓延的钢琴听不出旋律,只有掌声代言……刘欢双手掩面而泣,潸然泪下。我们的制片广志站在台口泪光闪闪,这个刚刚做了父亲的大管家,刚才还拿着对讲张牙舞爪的监视着现场的一举一动,现在不管不顾的“玩忽职守”。朱军手里拿着话筒,任由这一刻在大家的心中蔓延,没有打断老师的讲述,没有追问刘欢的感想,也没有抒发自己的任何感言,摄像的镜头给的不是那么的规矩,切换的时候我看到了隐隐的穿帮,然而在剪辑的时候,我完整的保留着这些制作中的“瑕疵”。我没有修画面,补镜头,怎么录的就怎么放了出来……那一刻,大家甚至没有刻意的想着“非典”,空气中弥漫的是淡淡的消毒水的味道和一种绵延的情绪……我们开始想想《六十年代生人》这个充满记忆的题目,再听刘欢的那首翻唱的《映山红》,我脑子中的记忆似乎就镌刻成了那一刻的真实…… </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3>  常有人质疑《艺术人生》的眼泪,常有人调侃《艺术人生》的“煽情”,我们不想过多的解释,当有一种真的情怀在一瞬间迸发的时候,抱歉,刘欢没有忍住,我们也没忍住,其实很多的人也不忍住……文/马 宁 </FONT></P></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

㈡㈡
作者: 心怡    时间: 2006-3-27 14:28
标题: 回复:今夜无人入睡
楼主,转贴记得要注明哦。

┩┩




欢迎光临 新丰家园 (https://xinfeng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