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与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9 17:3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STRONG><FONT face=Arial size=2>1 </FONT>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与功能<BR><BR></STRONG>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BR>生殖腺(卵巢)<BR>输卵管<BR>子宫<BR>阴 道<BR><BR>二、结构与功能<BR>(一)卵巢的位置、结构与功能<BR>1、位置:位于盆腔髂内的卵巢窝内,左右成对,偏圆形。<BR>可分为:<BR>(1)内外两面,内面朝向盆腔,外面邻近骨盆侧壁。<BR><BR>(2)上、下两端,上端接近输卵管腹腔口,有卵巢悬韧带悬系在盆腔,下端靠卵巢固有的韧带连于子宫底。<BR><BR>(3)前后两缘,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后缘游离。<BR>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穿行在卵巢韧带内,经卵巢系膜分布于卵巢<BR><BR>卵巢位置图:<BR><BR>
<BLOCKQUOTE>
<P>2、结构:卵巢上皮:卵巢最外面覆盖着的表皮;<BR>             白膜:      卵巢上皮下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BR>             卵巢实质:上皮和白膜包被着的内容物为卵巢实质;<BR><BR>            卵巢实质又分为,皮质:靠近白膜部分的结构,占卵巢实质的大部分。 <BR>                                             主要由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结缔组织组成。<BR>                                    髓质:实质中央部分为髓质,髓质较为狭小,由疏松 <BR>                                             结缔组织构成。<BR><BR>    青春期前的女性,其卵巢较小且表面光滑。进入青春期的性成熟期后,卵巢体积开始增大,以后随着卵巢不断的排卵留下的痕迹,卵巢表面呈现出凸凹不平。<BR><BR><BR><BR>卵巢结构图:<BR></P>
<P>3、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分泌激素<BR><BR>(1)卵巢的生卵作用:包括卵泡发育、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等<BR>  <BR>卵泡发育<BR>    分为三个时期: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BR><BR><I>原始卵泡</I>:位于卵巢皮质浅部,体积小,数量多。女性在胎儿时期,卵巢内的原 始卵泡已经分化完成,女性在新生儿阶段,两侧卵巢有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青春期约有4万个,至40~50岁时仅剩几百个。在胎儿及儿童期可偶见少量卵泡生长,但都不能发育成熟。<BR><BR><I>生长卵泡</I>:生长卵泡包括连续发育并趋向成熟的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BR><BR><I>成熟卵泡</I>: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卵泡体积很大,直径可达20mm,并向卵巢表面突出。 女性每个月经周期,可有若干个原始卵泡生长发育,但通常只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BR><BR>     传统认为,人原始卵泡发育至成熟排卵是在1个月经周期的增生期内完成(约10~15天)。近些年对某些动物和人卵泡生长发育的研究揭示,卵泡生长速度较慢,1个原始卵泡发育至成熟排卵,并非在1个月经周期内完成,而是跨几个周期才能完成。在1个周期内,卵巢虽然有若干不同发育状况的卵泡,但其中只有1个卵泡发育至一定大小时才可在垂体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于月经周期增生期内迅速生长成熟并排卵。<BR><BR>排卵<BR>    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排卵时间约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在排卵前,卵泡液增多,突向卵巢表面的卵泡壁、白膜和表面上皮均变薄,局部缺血,形成圆形透明的卵泡小斑,小斑处的结缔组织被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解聚,黄体生成素(LH)促进颗粒细胞合成的前列腺素使卵泡膜外层的平滑肌收缩,导致小斑破裂。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随卵泡液从卵巢排出,经腹膜腔进入输卵管。<BR><BR>    从青春期至绝经期30~40年生育时期,卵巢在垂体周期性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下,每隔28天左右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出1个卵细胞,左右卵巢交替排卵。一生中约排卵400余个,其余卵泡均于不同年龄先后退化为闭锁卵泡。<BR><BR>黄体的形成和功能<BR>    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内的血管和结缔组织伸入颗粒层。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卵泡壁的细胞体积增大,分化为一个体积很大并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一些雌激素。<BR><BR>    黄体的发育因卵细胞是否受精而差别甚大。卵细胞若未受精,黄体仅维持2周,称月经黄体,黄体细胞迅速变小和退化,渐被结缔组织取代,称为白体。卵细胞若受精,黄体在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下继续发育增大,直径可达4~5cm ,称妊娠黄体(corpus luteum of pregnancy)。妊娠黄体可保持6个月,以后也退化为白体。妊娠黄体的粒黄体细胞还分泌松弛素,它可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松弛,以维持妊娠。<BR><BR></P>

u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9 17: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与功能

(2)卵巢的分泌作用:<BR>      1)雌激素:主要来自于卵巢,由卵泡细胞合成。<BR>雌激素的功能:<BR>l 促进女性附性器官发育、成熟 、并维持其正常活动。<BR>    作用于子宫,使子宫肌层增厚、子宫内膜增殖、内膜血管及腺体的增生。<BR>    作用于输卵管,能促进输卵管的里蠕动,便于胚泡向子宫运行。<BR>    作用于**,能促进**上皮增生,支持**上皮的正常生理变化。可以使**分泌物呈酸性,从而增加**抗感染能力。妇女在妊娠期,胎盘可分泌大量雌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刺激和维持乳腺增生发育。<BR><BR>l 能激发和维持女性的附性征:如,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及毛发分布具有女   性特征、音调变高、骨盆加宽等。<BR><BR>l 参与有关代谢:可促进身体肌肉蛋白质合成,加强骨骼钙盐沉着,对青春期的发育与成长起促进作用。<BR><BR>2)孕激素 :主要由卵巢黄体合成,也称黄体酮。<BR>孕激素的功能:<BR>l 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增生,并转变为分泌期。<BR>l 能使子宫及输卵管的平滑肌的活动减弱,有利于胚泡着床。<BR>l 妊娠后,孕激素能使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停止,不再排卵,不再出现月经。<BR>l 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活动,所以具有安胎作用。<BR>l 刺激乳腺发育,为怀孕后乳汁分泌准备条件。<BR>l 可防止妊娠复受孕。<BR><BR>3)雄激素:女性体内也有少量的雄激素,其作用是剌激腋毛和阴毛的生长并维持性功能,也参加一定有代谢作用。<BR>(二)输卵管的位置、结构与功能<BR>1、输卵管的位置:输卵管位于子宫底部两侧;<BR>2、输卵管的结构与功能:<BR>    输卵管是一对弯曲的喇叭状的肌性管,长约10-13厘米,直径为0.5-1.2厘米。内端连接子宫,外端开口于腹膜腔。全长可分为四部分:<BR>  l 子宫部:位于子宫壁内,开口于子宫腔;<BR>  l 峡部:在子宫外侧紧邻子宫壁较细的一段输卵管称为峡部,输卵管结扎术常选此处。<BR>  l 壶腹部:峡部外侧粗而弯曲的一段输卵管称为输卵管的壶腹部,这里通常是卵子受精的地方。<BR>  l 漏斗部,输卵管远离子宫的一端,外侧膨大呈漏斗状,其末端开口于腹膜腔,在开口的游离缘有许多指状突起叫输卵管伞,覆盖于卵巢表面。卵细胞从卵巢表面排入腹膜腔后,再经输卵管腹腔口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内的粘膜层上的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和输卵管壁平滑肌的收缩,帮助卵子向子宫腔运行。<BR><BR>输卵管结构图:<BR><BR>
<BLOCKQUOTE>
<P>(四)阴 道<BR>    阴 道是一前后压扁的肌性管道,由粘膜、肌膜和外膜构成,大部位于小骨盆腔内,后方以结缔组织和直肠紧密粘连,前方与尿道也与结缔组织牢固连接,上端连接子宫颈,下部穿过尿生殖膈,开口于**前庭。在处女阴 道口周围有处女膜附着。阴 道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分娩时高度扩张,成为胎儿娩出的产道。<BR><BR></P>

ヨヨ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8-29 17: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与功能

(五)女性的外生殖器<BR>    女性外生殖器指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前庭大腺、前庭球、尿道口,**口和处女膜。其上界为阴阜、下界是会阴,两侧居两股内侧。<BR>    1、阴阜。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外阴部分,由皮肤及很厚的脂肪层所构成。阴阜下邻两侧大阴唇。青春期,阴阜皮肤上开始长出阴毛。<BR>    <BR>    2、大阴唇。大阴唇为外阴两侧、靠近两股内侧的一对长圆形隆起的皮肤皱襞。前连阴阜,后连会阴;由阴阜起向下向后伸张开来,前面左、右大阴唇在阴阜联合成为前联合,后联合位于肛门前,大阴唇含有皮脂腺和汗腺。外侧面皮肤有色素沉着,上有阴毛;内侧面淡粉红色,类似粘膜,上无阴毛。大阴唇遮盖住小阴唇、**口和尿道口,大阴唇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又肥又厚,有的又小又薄。<BR><BR>    3、小阴唇。小阴唇是一对薄的粘膜皱襞,在大阴唇的内侧,表面光滑无毛、湿润。色褐或粉红、鲜红、黑红。小阴唇的左右两侧的上端分叉相互联合,再分为两叶,其上方的皮褶称为阴蒂包皮,下方的皮褶称为阴蒂系带,阴蒂就在他们的中间。小阴唇的下端在**口底下会合,与大阴唇后端融合,形成阴唇系带。小阴唇粘膜下有丰富的神经分布,故感觉敏锐。 <BR><BR>    4、阴蒂。阴蒂又称阴核,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是两侧大阴唇的上端会合点。是一个园柱状的小器官,被阴蒂包皮包绕,长约4厘米。由两个阴蒂海绵体构成,相当于男性**海绵体,有丰富的静脉丛,又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故感觉敏锐,受伤后易出血。阴蒂虽在外生殖器部位,但它不具有生殖功能,而是最重要的性敏感部位。<BR><BR>    5、前庭。两侧小阴唇所圈围的棱形区称**前庭。用手指將小阴唇朝左右分开時,就会出現。表面有粘膜遮盖,近似一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是阴蒂,底边是阴唇系带,两边是小阴唇。尿道外口在前庭上部。**口在它的下部。左右两侧各有一前庭大腺开口。此区域内还有前庭球。散布的小前庭腺与男性尿道旁腺相当。再下方可看见菊花状的肛门。在**、肛门之间有会阴部小空间存在。 <BR><BR>    6、 尿道口。尿道外口(external urethral orifice)介于耻骨联合下缘及**口之间,在阴蒂的下方,为一不规则之椭圆小孔,小便由此流出。其后壁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开口于尿道后壁,常为细菌潜伏之处。由于尿道口短且直,又位于阴蒂和**口之间,往往容易把细菌带入尿道,引起感染。尿道口的下方是**口。<BR><BR>    7、 **口。**口在尿道口的正下方。是**的入口。这入口处的薄膜就是处女膜。 <BR><BR>    8、处女膜。处女膜位于**口与**前庭的分界处,是环绕**口的中间有孔、不完全封闭的一层薄膜状组织。中间有一孔或多孔,称为处女膜孔。处女膜经血由此小孔流出。其大小、形状、厚度因人而异。大多数处女的处女膜是单孔的。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撕裂,疼痛和出血。处女膜破后,粘膜呈许多小圆球状物,成为处女膜痕,经分娩仅留残迹。有些妇女出生时就没有处女膜,或者处女膜在剧烈运动时撕裂。<BR><BR>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