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0|回复: 3
|
我国文字“史”上第一个个性字:口味“嗷嗷”
[复制链接]
|
|
汉初的贾谊在他的千古名作《过秦论》曾有过一句是这样写的:
“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
这句话讲的是他对秦朝的哀叹,这里面的“嗷嗷”也没有具体意思,就是一种声像词,意思也就大概是指“哀呼或悲鸣”之类的意思,深究一下其实觉得这个字用得很炒,其实在汉以前,尤其是楚辞中非常喜欢使用这种“声像词”,例如大家都不陌生的“乎”“焉”“兮”等,这是汉以前,包括汉中时的文人在写作时普遍喜欢的一种写法,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的一种心态就是很容易发出呐喊,容易激动,而且写的内容与题材无也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大悲大喜。
但贾谊的这个“嗷”字却是很少人这样用的,或许也是因为他的这篇大作比较有名气的缘故,所以他的这两个“嗷嗷”特别有名。鄙人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生动,而凸显他当时年少气盛狂放之情。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你会发现这两个字用得很“人性化”,就是说我觉得很有趣,比之其它的词要更加生动盈然,不流于俗表,但这样用的意思一般又很难让人明白。有趣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难道你不觉得不那么容易让人明白的东西,但却又隐隐了解的感觉更让人神往?
印象中论坛的小才女墨朵也曾经在她的论坛个性签名里用过,如果没记错是:
岁月让我。。。。。不能在此忧伤嗷嗷。
不知道她是否也受这影响。大家一起来品味品味~!
╲╲ |
|
|
|
|
|
|
|
读得书少,不懂“之乎者也”,只知道肚子很痛的时候就会“嗷嗷叫”~!
?? |
|
|
|
|
|
|
|
呵,我是后来才接触《过秦论》的…恩,很喜欢有声象词的文言!
至于签名那句,我记得是取自另外一篇(名字忘了),意思也差不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