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5|回复: 0
|
梁泗源——中共新丰县委首任书记
[复制链接]
|
|
梁泗源——中共新丰县委首任书记
梁泗源(1916-2000)是新丰县早期党组织和武装斗争主要领导人。新丰县黄磜镇梁坝村人,出身于中农家庭。11岁开始前往翁源龙仙镇缝纫店、英德县大镇墟织染店当学徒,14岁在翁源县松塘和翁源县六里私塾读书,16岁在新丰县立第一中学读书。1933年9月至1936年7月,先后在翁源县文光中学、莲塘村学校、曲江县黄岸村私塾教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时在广州工作的梁泗源,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进步书刊的启发,对抗日救亡运动有了深刻认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失去伙伴去不成延安,敌机轰炸、学校停课的情况下,他于1938年初毅然回到新丰老家梁坝,联合家乡进步力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1938年4、5月间,梁泗源和进步青年梁云康在梁坝以和尚寺为立足点,广泛结识进步青年,和农民谈心,宣传抗日救亡真理。1939年1月,他和梁云康、张雪斋在梁坝犁头围创办抗战学校,自任校长,首期招生40人。同时成立抗日救亡宣传队,由学生兼宣传队的队员,以出墙报、《抗战消息》、下乡村演说、街头表演、墙报讲解、下乡舞纸马等形式,到黄磜、回龙、沙田、梅坑等地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动员民众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941年3月,梁泗源由郑选民介绍在马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共后东特委调梁泗源到五华县皇华中学任教导主任,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党工作。
1943年4月4日,连平茶峻山党支部书记谢国璟被连平县国民党政府逮捕叛变,致使一批地下党员先后被捕,新丰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全面停止了组织活动。中共后东特委派梁泗源为新丰县联络员回新丰“处变”。他临危不惧,机智迅速地把已经暴露的党员骨干分批转送到东纵前线;对其他还未暴露的党员一一作了妥善安排,使新丰党组织避免了更大损失。
1944年11月,后东特委任命梁泗源为新丰县特派员,回新丰主持恢复党组织工作。他先后到马头、石角等地找地下党员了解情况,举办学习班,传达上级指示,陆续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使中断了整整两年的各级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
1945年6月4日,梁泗源与郑大东、赵准生在马头福水村组建起70余人的新丰人民抗日游击队。
1946年6月,东纵北撤,梁泗源留在新丰坚持斗争。11月,中共广东区党委决定恢复武装斗争。梁泗源奉命前往香港汇报工作,接受新任务。在香港期间,他参加了恢复武装斗争的学习班。1947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新丰地方党组织与部队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新丰县委员会,梁泗源为书记。同时成立“江北人民自卫总队”,梁泗源任总队负责人。
县委成立后,梁泗源带领县委和武装部队进行了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破仓分粮,摧毁国民党乡村政权的斗争。在斗争中发展武装队伍,扩大游击根据地。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与县委成员一起,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工作,于1947年1—2月在半江举办有45人参加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在黄沙坑小咸水举办20多人的青年干部训练班,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培训大批骨干。
1947年4月,中共翁江地工委成立,梁泗源为地工委委员。
1948年3月,中共翁江地工委改为翁江地委,梁泗源为地委委员。
7月,江北人民自卫总队分为东南区与西北区两个指挥所,梁泗源任西北区指挥所主任。
12月,根据中共粤赣湘边区党委指示,将西北区指挥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一团(简称北一支一团),梁泗源任团长兼政治委员。
1949年1月,成立中共新(丰)翁(源)佛(冈)边区县委员会,梁泗源任书记。辖新丰、翁源、佛冈的党组织和武装队伍。
同年6月13日,新丰县城解放,梁泗源任新丰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6月下旬,东二支二团奉命撤销,合编于北一支一团,梁泗源任政治委员。7月,撤销中共新(丰)翁(源)佛(冈)边区县委员会,恢复成立中共新丰县委员会,梁泗源任书记。9月19日,为迎接南下大军解放广州,成立新丰县迎军支前总指挥部,梁泗源任总指挥,积极组织领导迎军支前工作。1951年6月兼任新丰县人民政府县长,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和生产建设,为新丰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6月,梁泗源调离新丰,到中南局党校学习。后留在湖北武汉工作,先后任中南第一工程公司计划科第一副科长、中南第一工程公司科长、中南第六工程公司第一副经理、中南干部学校副校长、湖北建筑学校校长、湖北工业学校第一副校长、湖北轻工业学院筹备领导小组组员,湖北轻工业学校(院)委员、校长。1985年5月离休,享受厅局级政治生活待遇。
2000年8月17日,梁泗源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4岁。
π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