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准生读书时的私塾——保元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13:5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1917年,赵准生7岁,入本村“蒙馆”(私塾)读书。
1924年,赵准生前往连平县隆街亲戚叶濂洲家读私塾。叶以其辈名“世标”取名“准生”。在叶濂洲指导下开始看小说,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东周列国志》、《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红楼梦》、《西游记》、《西厢记》、《琵琶记》、《镜花缘》、《龙图公案》、《封神榜》、《七侠五义》、《聊斋志异》等等,许多古典小说都看过,并爱看成瘾。这些书极大影响着赵准生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对当时不公平社会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他自幼争强好胜,天资聪颖,反应敏捷,勤于学习,成绩出众,能写一手好字,老师时常夸耀,父母无比欣慰,希望长大后有出息。
1925年,赵准生到马头区黄田心保元堂黄严斋家就读,听廖虎臣(秀才)讲解经书和古文,并学写作文诗对、使用标点符号。他博闻强记,能背《四书》、《五经》中不少篇章,从此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他不赞成死啃书本,尤其不喜欢八股文。他善于独立思考问题,自由撰写文章,爱写古代散文和五七言诗歌。由于受新文化影响,他与同学们开展破除迷信、家庭革命、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开始对私塾的学习制度不满,认为私塾的秀才们是不合时宜的老八股、老学究。
1926年,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全国各地传播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是年秋,赵准生考入县城县立高级小学,由学文言文改为学白话文,学制为二年。他充满革命激情,求知若渴,接触新思潮,接受新思想。
1927年春季开学,赵准生因带领同学酝酿“择师运动”,意欲赶走庸才教师,未得成功,逼于无奈,只好退学回家,首次尝到了失学的滋味。是年秋,他又就读新创办的区校——新丰县第二区区立高级小学。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