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在线】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利器之一“人工湿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6:23: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1       什么是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自然沼泽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2             人工湿地作用机理    其作用机理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3             人工湿地分类及组成         




  
       表面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的污水从系统表面流过,水深较浅(一般在0.1~0.6m),氧通过自由扩散补给。进水中所含的溶解性和颗粒性污染物与系统介质和植物根系接触。常用的植物包括香蒲、芦苇、慈姑、莎草等。其优点是投资省,缺点是负荷低。北方地区冬季表面会结冰,夏季会滋生蚊蝇、散发臭味,目前已较少采用。










       潜流式人工湿地    在潜流系统中,污水在湿地床的表面下流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等作用,提高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在地表下流动,保温性好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较小,且卫生条件较好,是目前国际上较多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湿地处理系统,但投资略高。


垂直流潜流式湿地





水平流潜流式湿地


4          人工湿地起到净化污水、净化空气的作用      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的植物还能够为水体输送氧气,增加水体的活性。湿地植物在控制水质污染,降解有害物质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降解同化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使其成为微生物细胞的一部分,其余的变成对环境无害的无机物质回归到自然界中。     湿地生态系统中还存在某些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甚至一些湿地昆虫和鸟类也能参与吞食湿地系统中沉积的有机颗粒,然后进行同化作用,将有机颗粒作为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






5         人工湿地维护管理:      人工湿地栽种植物后即须充水,为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初期应进行水位调节(调试阶段);      植物系统建立后,应保证连续提供污水,保证水生植物的密度及良性生长;      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缺苗补种、杂草清除、适时收割以及控制病虫害等管理,不宜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     在低温环境运行时,做好人工湿地的保温措施,保证水温不低于4℃。



(图片来源:网络,部分文字资料由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提供)
“人工湿地”你了解了吗?环保小编会继续给大家带来环保知识,请继续关注。
想了解更多环保知识和环保公益活动,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请关注新丰家园每周二《环保在线》栏目。
                          爱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传递环保正能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