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53|回复: 0
|
【新丰历史】云髻山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传(二)
[复制链接]
|
|
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传(二) 转战闽西创建革命根据地1928年春,李任予参加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领导工作,在闽西地区领导农民武装斗争 。当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制定了领导工农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夺取政权的总任务。1928年初春,闽西农民运动逐渐由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发展为一触即发的武装暴动。从3月初开始, 龙岩、永定、平和、上杭、永定等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军阀豪绅展开激烈斗争,先后举行农民武装暴动,从而把农民运动推进一个创建苏维埃区域的阶段。
3月4日,龙岩县白土后田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暴动,打响了闽西工农武装起义第一枪。作为“福建总暴动的信号”引发了平和暴动,接着上杭蛟洋、永定相继举行了农民暴动。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组织了800余人的农民武装攻占县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接到平和临时县委即将举行暴动和要求派得力同志来指导帮助的报告后,立即“派李任予和刘瑞生(中学巡视员)二人代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前往该地协助工作,将省委的指示精神直接转给平和党部,并设法建立起平和与省委的交通(线)”。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非常重视这次农民武装暴动。特派具有政治水平、武装斗争经验和军事才能的李任予、刘端生二人为特派员,到闽西指导农民武装暴动。李任予、刘端生二人接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指示后,立即从福建厦门启程奔赴闽西平和。当他们到达平和时,由于暴动队伍已撤出县城,适值国民党张贞部围攻长乐乡,他们一时无法与平和党组织接头,只好返回省委。3月20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又派李任予、刘端生二人前往平和。于是他们再次绕道永定到平和,找到平和党组织和农民暴动队伍,从此建立起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与平和县委完善的交通(线)。
图为福建平和暴动纪念馆1928年11月,中共福建省委候补书记罗明到上杭传达中共“六大”精神,中共上杭县委在庐丰召开扩大会议,罗明传达了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后接着指出:“要加紧争取广大群众,积极准备第二次更大的武装斗争,要扩大和深入宣传土地革命,加强党在群众中的领导力量。”同时指出“闽西党组织目前的任务是恢复和扩大各区乡党的组织,建立党的基础,加紧训练,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建立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提出了发展新党员的具体要求。发动群众加入农会,自制武器作好武装暴动的准备。各级党组织要物色可靠分子,打入民团中去做分化瓦解敌军的工作。会议对中共上杭县委领导机构进行了改组,增选委员7人,其中常委3人,候补委员2人。李力一(李任予)任上杭县委书记。罗明来到闽西各地传达贯彻中共“六大”精神,对统一党内思想,克服悲观消极情绪,振奋革命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掀起土地革命高潮和 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上杭是李任予的客家祖居之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派李任予到上杭任县委书记,有利于开展武装斗争,发展党组织。李任予任中共上杭县委书记后,依照中共“六大”精神和罗明的指示,带领上杭县委致力于农村争取广大群众,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恢复和扩大各区乡党的组织,建立党的基础;积极准备第二次更大的武装斗争。1929年4月,上杭党员由200余人发展到300多人,建立区委4个、支部30余个。10月后,党组织迅速发展,有党员3049人。
图为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 又称树槐堂,位于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首战长岭寨战斗告捷,并进占汀州城,大大振奋了红军的士气,鼓舞了闽西和福建全省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热情。福建及闽西各级党组织及时把握了这一有利的革命形势,发动群众起来斗争,积极配合红四军的行动。中共福建省委从红四军入闽的胜利喜悦中看到了闽西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美好前景,为配合红四军入闽,3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制订了《关于闽西斗争工作大纲草案》,大纲草案中指出:红四军入闽加上国民党军阀混战的有利形势,必然使国民党在闽西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闽西工农革命运动将重新兴起高潮;认为“毫无疑义的在闽西有造成割据的可能”, 并提出闽西的工作应以上杭、长汀、龙岩、永定四县为中心的闽西苏维埃运动,造成割据局面,实行土地革命。并决定恢复中共闽西特委(原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于1928年11月30日在永定文馆遭国民党驻军和地方民团破坏而解体)。指派李力一(李任予)到上杭城水南,召开(龙)岩、永(定)、(上)杭、(长)汀、武(平)五县代表会议,恢复建立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书记 :邓子恢军事书记 :李力一(李任予)常委 :邓子恢、李力一(李任予)、李立民军事委员 :张鼎丞(省委委员,党团代表) 卢其中(永定红军团长) 傅柏翠(上杭红军领导者) 张赤男(张希尧,汀州县委)李任予成为闽西地方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为了响应红四军入闽,中共闽西临时特委确定了一个在永定、龙岩、上杭三县骚扰国民党军的计划,要求这三个县委发动群众,在各地散发宣言、标语,破坏国民党军交通,宣传红军胜利消息,以此威慑国民党军;同时,各县游击队分别向上杭、永定县城进袭,并在原来暴动区域再次举行暴动,造成四面骚动局面,迫使国民党军疲于应付,帮助红四军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围。李任予任军事书记后,积极领导闽西地方武装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大纲》,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积极配合红四军行动,为红四军再次入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5月初,蒋桂战争基本结束,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即以3个旅分由赣州、泰和、临川向于都、兴国、宁都、瑞金推进,企图围歼红四军于赣南地区。此时,粤桂军阀却燃起战火,接邻粤东地区的闽西各大小军阀先后投入了这场混战。盘踞在龙岩的地方军阀陈国辉,追随闽南的国民党新编第一师张贞部加入了讨桂阵营,于5月中旬出兵潮汕地区参加军阀混战,造成闽西腹地空虚的局面。5月中旬,毛泽东、朱德在赣南宁都附近,接到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书记邓子恢建议红四军再来闽西的书面报告后,鉴于赣南国民党军集中,闽西空虚的情况,决定避开赣军进攻锋芒,红四军再次入闽,开辟闽西新的割据区域。5月1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瑞金出发,经长汀古城、四都挺进到濯田乡。这时,国民党军发觉红军动向,赣军李文彬旅紧追不舍,闽军卢新铭团在汀江东岸设防拦截,企图迫使红军背水而战,围而歼之。5月20日上午,红四军进抵汀江渡口的水口,在当地群众的援助下,汇集9条大船,全部渡过了汀江,甩开了国民党军,向龙岩方向疾进。随后,全军抵达连城庙前。22日凌晨,红四军经苎园,加快步伐向古田进发。5月23日、6月3日和6月19日,红四军三次攻打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龙岩城。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军事书记李任予领导闽西地方武装配合红四军作战,先后打败了盘踞龙岩、永定、白砂等地的国民党军队,解放了龙岩、永定县城,极大地打击了反动统治,土地革命的巨大浪潮席卷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五县,开创了闽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6月10日至18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在连城新泉休整,在“望云草屋”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帮助闽西建立正规红军,成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使整个闽西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会后,红四军军长朱德到连城新泉传达红四军前委的决定,在闽西红五十九团及地方农民暴动武装的基础上成立红四军第四纵队,任命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军事书记李任予为第四纵队党代表,傅柏翠为第四纵队长。
图为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展示红四军第四纵队组织简况表6月16日,蒋介石发出“会剿”命令,指令赣军金汉鼎师集中瑞金、汀州,闽军张贞师集中连城、龙岩,粤军蒋光鼐师集中上杭、永定,对闽西红色区域及红军实行三省“会剿”。6月19日,李任予率领红四军第四纵队配合红四军主力第三次攻占龙岩县城后,红四军第四纵队进驻龙岩,在翁家花园进行编训,使该纵队真正初具规模,总人数达800余人,枪400多支。“七月分兵”进一步横扫了闽西境内的零星反动武装,促使各县红色区域迅速连成一片。以闽西地方武装改编的红四军第四纵队,后来转战闽粤赣边,纵横几百里,接受了战斗的考验,成为闽西红军主力的中坚。7月,李任予调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纵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后转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李任予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领导率领部队在闽西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除匪霸、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
图为李任予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兼纵委书记时用过的油灯,现收藏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红四军入闽后,为了配合红四军出击闽中的战略,全面实现红四军前委在闽西六县的游击计划,广泛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扩大政治影响。1929年7月27日,李任予在闽西创办了红军第一张铅印军报《浪花》,该报设有“发刊词”、“特讯”、“短评”等栏目。在《浪花》创刊号上,发刊词阐明该报的宗旨是“唤起被压迫阶级和弱者,去踏死那些为非作歹的败类——国民党反动派”,“效力于它的主人——被压迫阶级”。同时,《浪花》创刊号用漫画的形式惟妙悄肖地表现了国民党军惊恐万状的情形,热情地宣传红四军入闽攻克汀州,直取龙岩、永定、上杭,歼灭军阀郭风鸣、陈国辉的战绩,以及闽西各地举行工农暴动,组织工会、农会、赤卫队、暴动队,创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好形势,号召贫苦工农积极行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创刊号还刊载了龙岩县革命委员会制定的条例和分田标准等土地革命的有关政策。红四军《浪花》报的创办,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创办最早的第一张铅印的军报,在党的新闻报刊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陈列的《浪花》(创刊号),1994年发现于福建漳平县双洋镇观音亭的内墙上。这张用闽西特有的玉扣纸印刷的《浪花》报,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岁月的沧桑,已经斑驳不堪,与土墙牢牢粘在一起,不能分开,只好把报纸和土墙一起切割下来,把这个重达200多公斤的“大家伙”运回纪念馆,用玻璃罩起来,放在展室内永久保存。经福建省文物专家鉴定,这张独一无二的红军珍贵文献为国家二级文物。
上两图为古田会议纪念馆收藏的《浪花》文物。1929年8月7日,中共福建省委给永定县委并转闽西特委、红四军前委的信指出:“目前连城漳平宁洋一带的反动势力都很薄弱,我们应向这方面发展”。一则可以拱卫闽西现有的斗争区域,二则可以扩大我们的力量向闽南闽西北进展”。福建省委的意见和前委会议的决定是基本一致的。福建省委在信中还特别提到:“李力一(李任予)同志暂时在红军中工作,如果红军离开时,他一定要留在闽西做党的工作,因为他会说本地话,而且是一个得力的干部”。中共福建省委的信,充分肯定了李任予在闽西和红四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图为古田会议纪念馆第6展览厅收藏的红四军政治部主任李任予亲笔署名发布的《红四军责令土豪筹集军饷布告》。
图为李任予任红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时编印的歌本。8月初,根据红四军前委命令,红四军第二纵队与第三纵队按时赶到白砂集中,由红四军军长、代理前委书记朱德率领向宁洋县城挺进,开始了出击闽中的军事行动,李任予随前委、军部行动。8月4日,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一举歼灭宁洋守敌,解放宁洋县城。8月7日,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沿双洋河南进,直赴漳平县城,在新桥击败陈祖康部及反动兵团。8月8日,攻占漳平县城。进城以后,红军在朱德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了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8月15日,红四军第二纵队与第三纵队从漳平出发,经溪南、象湖、杨美,向大田、德化边界进发,出击闽中地区。8月下旬,由永春回师,重返漳平。8月25日到达漳平溪南时将一直跟踪的张汝劻旅一个团消灭,击毙团副一名,缴枪数百支。8月29日,朱德率部猛攻漳平县城。激战一日,国民党张汝劻旅残部退至永福,红军再次攻占漳平。接着,红军乘胜追击,又在永福歼国民党军一部。红军进占永福,直逼龙岩。这时,永福一带农民在红四军节节胜利的鼓舞下,揭竿而起,举行暴动。红四军派出红军干部指导永福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短短的几天内,永福、龙车一带就建立了四个乡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土地革命。红四军在溪南、漳平、永福等地的胜利,把国民党军三省“会剿”的包围圈打开了一个大缺口,侵占龙岩的杨逢年旅吓得连夜弃城逃回闽南老巢。9月6日,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重占龙岩,胜利返回闽西。击退国民党军队三省“会剿”以后,闽西红色根据地日益巩固。但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上杭县城仍被土著军阀卢新铭部盘踞。上杭城,位于汀江中游西岸,城墙坚固,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当时有“铁上杭”之称。驻扎2000多兵力,号称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据险在此固守。为了巩固和发展闽西苏区,消灭驻上杭城军阀的卢新铭部,9月中旬,朱德率部返回闽西以后,根据中共闽西特委和上杭县委的要求和建议,红四军前委决定集中兵力攻下上杭城,拔除敌人占据的这一重要据点,彻底消灭地方反动势力。随后,红四军第一、第四纵队奉命赶到上杭白砂集结。
图为上杭县城9月18日,红四军四个纵队,秘密到达上杭城郊。朱德主持召开支队以上干部会议,制定了攻城战术,主力部队选定第二天夜间,由地方同志作向导,从水西渡择水浅处涉水过江,第一纵队进攻西门,用迫击炮猛轰,将国民党军主力引向西门,第二、第三纵队主攻北门;第四纵队一部配合赤卫队攻取东门,另一部和赤卫队佯攻南门。朱德一面和各纵队、支队干部研究战斗方案,一面派人进城摸情况,联络地下情报站,命令部队做云梯,搭舟桥,作好一切战斗准备。9月19日,红四军和上杭地方武装共一万余人,云集上杭城东北地区。20日,在朱德军长亲自指挥下,红四军攻克了“铁上杭”。俘国民党军千余人,缴枪千余支。打破了汀江天险的神话,赶走了闽西“最后一个土皇帝”卢新铭。
◆ ◆ ◆ ◆ ◆ 李任予传分八期连载 | 未完待续下期预告:参与红四军领导工作每周六新丰历史,给你讲述新丰的故事 作者简介李美通,广东省新丰县人。从事文化、党史、地方志工作30余年,参与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党史、地方志资料500多万字。先后发表了“古田会议前后的李任予”、“从粤北山区飞出的雄鹰——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等文章;主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地方史(第一卷)》、《战斗在新丰(续集)》等著作并获得广东省党史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参与主编出版《中国共产党新丰县历史(第二卷)》、《新丰县志(1979~2005)》等党史、地方志书刊。作者所收集的李任予史料,填补了新丰县乃至广东省对红军早期领导人李任予研究的空白,为研究李任予、宣传李任予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丰家园商城找寻家的温暖招商:2289503长按关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