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的追梦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13:5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诗意的追梦人

——访新丰县第一幼儿园园长林绿绿


走进新丰县第一幼儿园,一股浓浓的生命力迎面扑来。校园翠竹成荫,鲜花盛开。教学楼的墙壁上贴满了卡通图片:太阳在墙壁上灿烂地微笑,小鸟在窗台上欢快地歌唱,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自由地游戏……在这个充满生机和艺术气息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健康而快乐地成长着。
对园长林绿绿而言,这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梦开始的地方。

营造诗意乐园


她是一幼校园的艺术家,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她那双清澈明亮又不乏深邃的眸子,有着艺术家的非凡洞察力;那双白皙修长的纤纤玉手,描绘着校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
她为一幼描绘了一幅绿色盎然的和谐图画。
世界著名教育家尼尔在《萨默希尔学校》一文中说道:“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她首先营造了适合幼儿成长的绿色文化生态环境。不管从园的教学楼、园内的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幼儿园硬件还是表现幼儿园精神文化的标语、橱窗、板报等幼儿园的一草一木等无不出自林园长精心的策划。她要让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株小花小草都散发着教育的芬芳,成为教育的材料。比如:今年一幼在装修一幢教学楼的外墙时,林园长几经思索,几易色调,决定从幼儿的特点出发,在墙壁上画有太阳、星星、小鸟、小草、音轨等各种各活泼而诗意的图案。这既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又为孩子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大环境。
她给一幼绘制了一幅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画。
在一幼成长的过程中,林园长和很多的创始人一样,也遇办学资金的严重不足的问题。一幼是公立幼儿园,尽管生源众多,名声鹊起,但是孩子们每学期的保教费却很少,每人只有区区450元。这对于一幼这样的一个大园来说,这笔为数不多的钱既要用来搞园的所有基础建设,还要用来发放一部分教师的工资,开支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花少钱甚至不花钱也能把园里园外打扮的漂漂亮亮呢?”这是林园长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的问题。几次三番考虑后,林园长决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新丰县本土文化的特色打造一幼的品牌。她想到新丰县的特产竹子,用竹子作装饰材料来装扮整个园,她把幼儿园装饰成一个独具“竹文化”特色的环境。于是,园内触目可见竹:竹篮、竹栏、竹条、竹帚、竹筐、竹片、竹扇、竹笠、竹尺、竹筒、竹帘、竹瓶、墨竹画、竹雕……应有尽有。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竹园。林园长说,她之所以首选竹子,是因为竹文化在中国渊源流长,有“竹子文明的国度”之美称。但她更看重的是竹子影响深远的精神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它挺拔秀丽的秆、潇洒多姿的叶、千奇百态的形,使一幼的校园独具韵味,情趣盎然。青青翠竹,给师生们带来了多少闲情逸致和无限遐思。它的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正是一幼人的写照。林园长用她那艺术家的匠心和灵感,为一幼营造了一个独特的乡土文化氛围。她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之后,林园长一发不可收拾,她又利用新丰县的本土特色物质“陶土、石头、张田饼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原材料在园内全面开展了各种手工教育教学活动,这在同行中独树一帜,一幼也因此与众不同。
现在,每一个走进一幼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意与艺术气息。

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林园长是新丰县幼教事业的领路人。
今天的一幼在新丰县名声赫赫。家长慕名而来,同行远道而来,一幼的校园门庭若市。今天的一幼各种设备齐全,活动室、音乐舞蹈室、体育活动室、书画室、图书材料室、阅览室、教玩具室、科常室、社区活动室等室室有特色;戏水池、沙池、足部按摩两用池、游泳池等池池皆精彩。一幼的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韶关市第一批“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市“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单位”、 “韶关市绿色幼儿园”、市“巾帼文明岗”、“民主评议行风政风优胜单位”等。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一幼的领路人——林园长的付出。是她,让新丰的孩子们站在了一条健康、快乐、绿色的起跑线上。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背负着全家几代人的期望。他们从蹒跚学步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穿梭在各种形式的兴趣班、辅导班,身心疲惫。怎样让这些幼小的心灵摆脱大人们套在其身上的枷锁,发展其天性,这是林园长从事幼教事业以来一直所思索的。针对这,她提出了办园的宗旨“让孩子玩得开心、长得健康、学得快乐”,她让教育从幼教开始回归原点。
学校要发展,硬件应先行。她首先提升了一幼的校园硬件。资金短缺,贯穿了办园的始终。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林园长亲自挂帅,带领全园的巾帼英雄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硬是改善了一幼的办学条件。于是,新丰的山上河边便有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林园长带着她的职工们,找竹子、砍竹子、运竹子,用竹子来装扮学校,建成了土香土色的“竹园”,让全园的环境上了一个新台阶。她还号召全体职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校园里那些布满灰尘的废旧物品,再次成了大家争相的宝贝。在她们灵巧的手下,昔日的废旧物品成了布置环境、制作教具、学具的上好材料。在林园长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配合下,幼儿活动室内教育设施的配备、教玩具、操作材料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之后,她们建立了校园网络平台,让一幼焕发着时代的气息。
怎样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呢?一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一幼成立了各种活动班,比如美术班、舞蹈班、书法班、体育活动小组、编织小组、雕刻小组等。她们合理利用新丰县的本土物质资源开展活动。如林园长利用竹子,和孩子们一起编织各种各样的竹用品。她们还把大根的竹子砍成一节一节的,让孩子们在上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上自己喜欢的文字。与竹有关的舞蹈《足屐乐》《竹园童趣》多次在省、市文艺比赛中获奖。小小的竹子,再次成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材料。鹅卵石是新丰县的另一土特产,这些年来,鹅卵石已走进了新丰的家家户户,与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林园长慧眼识珠,也把它引进了一幼的课堂。她们让孩子们在石头上画上形态各异的图案、色彩缤纷的线条、想象奇特的风景……孩子们让石头赋予了灵性。张田饼印工艺也是新丰县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其制作过程包含了美术、雕刻等技艺,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画面印纹清晰,图案美观大方,是新丰百姓团结、吉祥、平安、和谐、健康的象征。为了挖掘这一民间艺术的涵义,林园长决定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感受。在游戏长廊中成立了专门的和面车间和上印车间,道道工艺均由孩子们亲手完成。通过这些手工课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动手的快乐,合作的快乐,自主创造的快乐。林园长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带领着她的园一步一步地走向文化的深处,引领新丰的潮流。

为梦想而奋斗


今天的林园长是新丰县的幼教名人。她有很多头衔:省“南粤幼儿教师”、县“先进教师”、 局“优秀党员”,新丰县优秀的巾帼英雄。
有人说,家有斗米,不做孩子王。但是林园长几十年如一日,把她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新丰的幼儿教育。林园长告诉记者,当每天清晨来到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用他们充满童稚的声音向她问好时,她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许是长年累月的和孩子们打交道,林园长大大的眼睛也充满了孩子般的灵气。个头不高,精明能干又和蔼可亲的她,若不是她亲口告诉我们,年轻的她很难想象已经为新丰的幼教事业奉献了25个春秋。
爱,让她的梦想燃烧了起来。林园长1985年幼师毕业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幼教事业。林园长说,她是一个单纯的人,天生就喜欢跟小朋友打交道。当记者问她,有没有机会转行时,林园长爽朗的笑了:“有。但是干嘛要转行呢?我就是喜欢小朋友,骨子里喜欢小朋友,就是喜欢嘛。我觉得其他各行都不适合我,只有幼教最适合我。”林园长说,她有时候上街,看到别人的孩子就想逗逗,人家总是问:“你是不是教幼儿园的呀?”说完,林园长哈哈地大笑。林园长的笑声让记者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是的,爱就一个字,简单朴素却又深厚凝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一辈子。林园长就是凭着自己对幼教事业的这一份沉甸甸的爱,一路走来一路追寻。
执着,为她的梦想插上了翅膀。25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幼教老师成长为一幼的掌门人,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孩子们学得快乐,早在几年前,林园长主持了以“听读游戏识字”为实验课题,以艺术教育、黄金早期教育为园本课程,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和课程相结合的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之后她又承担“婴幼儿科学汉字”规划的重点科研课题、幼儿健康教育等课题研究。幼儿园的“听读游戏识字”教学得到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北京未来婴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的认可,被列为“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实验园”。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林园长在教育的路上,哪怕殚精竭虑,也在所不惜,因为她是一个“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人。
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这是林园长最喜欢的格言,她主宰了自己,成就了一幼,在贫困的新丰县托起了一轮红艳艳的太阳。
25年如一日,她矢志不渝的坚守着梦想的乐园,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这些小小的种子终有一天,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V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