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稿:罗小平老师《新丰记忆》的连载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0: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专稿:罗小平老师《新丰记忆》的连载之一

     今年国庆剧团聚会,我见到了四十五年前就仰慕的罗小平老师。1968年她是第一个分配到新丰县的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在舞台上,用扬琴自弹自唱的表演,令中学时代的我钦佩不已,就像现在的追星族,我就是她当年的粉丝了。虽然她在新丰仅工作一年就被韶关市文工团调走了,但她给新丰人留下的艺术财富和深刻印象,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与罗老师聊起当年的人和事,她把8年前写的几篇《新丰记忆》发给了我,阅后深感罗老师文笔的精彩,文风的朴实。罗老师真不愧是个从容、淡定、朴实、真诚而富有修养的大家 。经她同意,我作为专稿转载于此,让大家更加了解那个年代新丰
文化环境和文化状况,了解当年新丰经济落后与文化贫乏的程度, 因而让大家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环境,更加认清我们对新丰文化的发展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一) 业—初进新丰

        我几乎怀疑当年工宣队是对着一张广东省地图,胡指乱点地把全校八个年级一百多位同学发配出去的(第九个年级同学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外省去)。因为我一个人拿着学校革委会开的证明,到新丰县革委会报到时,人家奇怪地说我们并没有向你学校要过人。

   新丰县城只有两条交结成丁字的主要马路,最长的约三四百米吧。它在韶关地区最南面,层层大山把它紧紧裹住,那里的人开门见山。


   我家兄妹二人,哥哥随着学校,整个年级去海南岛橡胶农场当知青,父母被分配在不同的干校,家里只留下外婆。我要离家了,妈妈带我到中山五路百货公司买了一只三十元的皮箱和一张毛毯。
   到新丰的汽车早上六点开。天还未亮,我挽着新皮箱,拖着被袋,妈妈送我来到流花路省汽车站,和一车陌生的人去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地方。


汽车出广州城向从化方向走,过从化街口镇后人烟慢慢稀少,平路渐渐提升转进山坳,很快汽车就融入群山。这时道路越走越窄,山路越上越陡,我坐在最后一排竟可以看到车前的路。司机手拿方向盘不停地大转小转,山弯好像没有了尽头。看着窗外山峰复山峰,听着车内沉闷单调的发动声,车上的人开始昏昏入睡,只有我瞪着双眼,不知疲倦地望着那迎来送往的大小山脉,脑袋一片空白。


    那时的心情没有高兴也不知难过,全中国的同龄人都在上山下乡,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记得工宣队在大礼堂向全体学生宣读分配时,读的人很无情,听的人很麻木。会后同学之间偶尔会互相打听去向,讲的人不知所以听的人也不知所以然。那一个个县和煤矿工厂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就像翻开新发的教科书,里面的地名和我们无关又好像有关,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没有人提到将来会是怎样。学校没课上,老师靠边站,城市里所有的文艺团体都不存在,乱糟糟的文化大革命已经使人疲倦,反而很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毕竟还年轻。


     那天不知攀过多少峰,绕过多少弯。中午过后,汽车终于疲倦地停顿在一个小小的车站上,司机喘过气大声喊:新丰到了。


     好像不用问路,因为路只有一条。走到丁字路口,见一处机关群就往里走,果然是县革命委员会、县武装部。


    报到后,县革委的人用手向外一指,我看到了右坡下有一座独立的象祠堂那样的建筑。“你到那里去吧”。应着他的话,我向那座建筑物走去。原来这就是新丰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除样板团之外唯一存在的专业文艺单位。


注《新丰记忆》连载一是由丘绍淳老师于2014年11月6日发布于其qq空间。

ü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