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的意义,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前来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00:4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STRONG>人生的意义,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前来阅读<BR><BR></STRONG>我们可以把人生的意义问题集中在一个焦点上,这就是“假如明天不会来临,你将 <BR>怎样度过今天?”当我们面对人生的时候,最令人感到恐惧但又难以回避的就是这个生死难题。 <BR>  <BR>一、人生的意义 <BR>  <BR>  人有人生,有人生就有人生问题。所谓人生问题亦即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的问题, <BR>而人生的意义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或者说人生的理想问题,归根到底也就是生死问题。 <BR>  我们说“人有人生”,其实应该说“人应该有人生”,因为人并不必然有人生。为 <BR>什么人有可能没有人生?因为有的人――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只是活着,混混噩噩地活着,从来不去追问生活的意义问题,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这样的人生不是人生,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人生之为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自觉的,一个人应该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明白生活的目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就是这个意思。<BR>有人可能说,追问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和价值等等,这都是青春少年多愁善感的东西,我们成年人不会再去为这些“小儿科”苦恼。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其实,人生的意义问题是活到老,问到老,活到老,想到老的问题。自以为成熟的人是不应该思考这些问题的,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有谁敢说,他已经解决了人生的意义问题了?! <BR>  那么,为什么说人生的意义问题也就是生死问题?一说到人生,说的就是人的一 <BR>生,一生一生,只有一生,所以人生是有限的。当人生是有限的时候,人生就出现了意义的问题。如果人是不死的,那么人生就无所谓有没有意义,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问人生的意义,因为从理论上讲没有什么理想是不能实现的,在无限的人生中,你可以做无限的事,今天做不完的事可以明天做,总有一天会做完,故而人生完满无缺,我们无所需亦无所求。但是人若必有一死,人生便有了意义问题,我们就要问一问:如果人终有一死,我们为什么活着?如果人生是有限的,我们究竟能够以及应该实现哪些可能的理想?如果人生短暂,我们能否通达无限的理想境界?如果人只此一生,我们有没有可能拥有一个理想的人生? <BR>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人终有一死,人生才有了意义问题。换言之,人是因为有了生 <BR>死问题才有了人生的意义问题,而且人生正因为如此才成其为人生。这也就是说,人可以有人生但并不必然有人生。只有自觉地直面生死难题,我们才有可能有人生。 <BR>  <BR>二、生死问题 <BR>  <BR>  生死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生是问题,这不难理解,我们经常说,生存太艰难,活 <BR>得太累,整天为生计发愁,如此等等,可以说“生”就等于问题,只要活着,就得面临一大堆问题。那么,死怎么成了问题了?通常人们都是把生与死分开,看作是两个问题。 <BR>  然而,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并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子曰:“未知生,焉知 <BR>死”, 也许在他看来“生”是问题而“死”却不是问题。从经验上看,我们的确可以“知生”而不能“知死”,因为“生”是可以经验的而“死”是不可能经验的,更何况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却绝不可能选择不死。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死看作是人生的“界限”,那么可以说,所谓“知生”当以人的有死性为其前提,而所谓“知死”则指的是由其界限反观人生的意义。正如没有黑暗就谈不上光明一样,没有死就无所谓生。人生就好像漫漫长夜中的一点烛光,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那被漫无边际的黑暗所衬托出来的些许光亮,而它所及的范围是有限的。俗话说,死是人生之大限,人生正是因为死而被限制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短暂旅程。所以,生与死的问题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亦即由死而反思人生的意义,它可以极端化为我们一开始就摆出来的那个问题--“假如明天不会来临……”。就此而论,“人死观”乃是“人生观”的核心和焦点,一个有意义的或理想的人生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 <BR>  <BR>三、假如明天不会来临 <BR>  <BR>  显而易见,人生有理想才有意义,而理想只当它有可能实现之时才会成为我们的理 <BR>想,所以通常在我们的心目中都有一种“明天会更好”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构成了人生的精神支柱。然而仔细想来,我们并没有无限多的“明天”--总有一天我们将没有明天。显然,谁也不愿意面对这个冷酷无情的事实,因为“明天会更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假如没有明天”却将我们迫入了绝望之中。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明天会更好”中的“明天”意味着人生的无限延续,大多数人对人生意义的确认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尽管有些人是自觉的而有些人是不自觉的。表面看来,似乎认可人生的有限性将使人生失去意义:如果我难逃一死,我为什么要为无法享受的未来努力奋斗?为什么非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如此等等。因此,历史上有许多人以为人生的无限延续(这种无限的延续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肉身成仙、灵魂不朽、天堂地狱、来生来世等等)乃是人生的意义乃至道德所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在我们看来恰恰相反,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虚幻的未来或者明天倒很可能使“今天”失去意义,而且很可能使道德服从于某种外在的目的从而失去道德的意义。真正说来,唯有在人的有死性的基础上才能够谈论道德问题。换言之,当且仅当我清楚明白地知道我必有一死的时候仍然能够树立人生的理想,仍然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我的人生才称得上是有意义的人生,我才称得上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我仅仅为了取悦惩恶扬善的上帝以便获得永生而做善事,那么所谓道德就变了味道。 <BR>  但我为什么非要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我为什么非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理很简 <BR>单,因为我是人,因为我不甘于像一个自然存在物那样生存,因为我希望超越自身的有限性,所以除非放弃做人的资格(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会面对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因而不可避免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不仅如此,由于死亡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命运,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逃避死亡而是超越死亡。 <BR>  <BR>四、置之死地而后生 <BR>  <BR>  就人生之短暂而言,我们必须提前来思考“假如没有明天”的问题,因为没有对这 <BR>个问题的思考就没有一个自觉的人生。当然,“提前到死中去”并不是教我们如何去死,而是让我们深入地思考如何去生的问题,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切不要以为这个问题离我们还很遥远,实际上它就现实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或许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回避这个问题,也确实有可能尽量拖延时间以逃避面对这个问题将给我们带来的烦恼与痛苦。但是如果人的确终有一死,那就意味着我们只此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我们拖延直面生死问题的时间的时候,我们拖延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我们的人生。 <BR>  但是我们只有一次人生,我们只此一生。 <BR>  虽然生与死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难题,不过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尤其如此。或许前 <BR>人可以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对来生来世灵魂不朽的渴望来逃避死亡,对他们而言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却没有那么 “幸运”。因为我们知道,“上帝死了”,人“只此一生”,于是人生的意义问题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人的有死性意味着“明天终将不会来临”,它的确有可能使建立在“明天会更好”的基础上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但却并不意味着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死亡人生才有可能有其自身内在的意义。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作为自然存在物,他生命有限,终有一死;但是作为理性存在,他却向往无限,追求永恒。终有一死的人向往永恒,向往永恒的人终有一死,这就是人生在世所面临的最根本的悖论。虽然这个悖论对人生的压力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了我们无法承受的程度,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如果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并且赋予它某种积极的意义,那么我们将看到,人生其实正是由于人的有死性才真正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换言之,人生之路归根到底只能由我们自己去走,就此而论,唯有直面死亡才能使我们立足于自身而在世,向无限的生存可能性开放自己,选择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BR>  直面生死难题是需要勇气的,那需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当然,“置之死 <BR>地而后生”究竟会选择塑造怎样的人生,“立足于自身而在世”到底将走向何方,仍然是未知数。由于人的有死性对人生的理想、意义或价值具有极其严重的消解作用,我们不仅需要直面生死的勇气和决心,而且需要有克服虚无主义以及由此而来的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能力和精神。 <BR>  我们不可能退回去以逃避死亡的方式蒙蔽自己的理智,而只能去寻找某种有可能超 <BR>越死亡并且克服虚无主义的人生理想。在某种意义上说,思考人生的问题也就是通过死亡而反观人生的意义,围绕“只此一生”的生死难题来探讨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理想人生的可能性。在人生问题上,在生死问题上,我们只能做到真诚地思考而不可能奢望找到终极的答案,因为人生之深不可测的底蕴是任何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穷尽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关于生死难题的不同答卷,有多少种关于生死难题的不同答卷就有多少种不同的人生。人生的魅力,人世间的绚丽多彩,就在于此。 <BR>  人生应该有意义,但并非必然有意义。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有意义的理想人生, <BR>那么就请从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假如明天不会来临,你将如何度过今天?” <BR>  <BR>五、开放的人生 <BR>  <BR>  直面死亡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你应该意识到你是你自己人生的主人。 <BR>  无论人生有多大的限制,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人是自由的,人 <BR>的行为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因此都必须由自己承担责任。 <BR>  人不同于物,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他是自由的,他的一生无论多么短暂,都是在可 <BR>能性中选择的结果。我们总希望有人作我们的靠山,有人为我们指引方向,有人为我们开路搭桥,有人为我们承担责任……。但是,当我们面对死亡之时就会发现,其实一切后果最后都必须由我们自己承担,例如死亡。死亡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人的死只能是他自己去死,谁也代替不了。我们之所以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逃避死亡的心理。只有当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死亡之时,我们才能有自己的人生。 <BR>  人生是由无数的可能性所组成的,当然,由于人生有限,我们只能实现无数的可能 <BR>性中的一些可能性,而不可能实现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自己的人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他的人生有什么意义,都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必须明白,我们自己的人生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面对困难也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前怕狼后怕虎,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命运,创造一个理想的人生。 <BR>  <BR>六、人生倒计时 <BR>  <BR>  生死问题之所以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是因为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人生是有 <BR>限的。 我们尽可以将这个谁也不愿意直面的难题推后,推到将来,能托一天算一天。但是,我们推托的实际上不仅是生死问题,而且是我们的人生意义问题。想一想,当在座的各位垂暮之年,临终之时,再来思考生死问题,会是什么场面?我们一定会悔恨,悔恨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思考这个问题,倘若知道人终有一死,而且会这样快就到来了,我们会不会还是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不”。所以,我主张“人生倒计时”,应该有紧迫感。 <BR>  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说的是一个小人物,小公务员的故 <BR>事。伊凡?伊里奇病了,病得不轻,病得快死了。亲朋好友们都来安慰他,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他自己一开始也相信人们所说的话,但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自己这回真的要死了,这次是他,伊凡?伊里奇,而不是别人,要死了。于是,他感到,死亡本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却被人们轻描淡写地庸俗化了。人们包括他自己以前回避不谈的死亡实际上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命运,如果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我就不会这样度过一生了。 <BR>  通常我们也象伊凡?伊里奇一样,并没有深入思考死亡这个问题,不仅不会思考, <BR>还会尽量回避它。例如与死有关的东西都是忌讳,甚至与死谐音的“四”,电话号码、汽车牌号等等,都要避开。一句话,我们在逃避死亡。 <BR>  然而,死亡是不可能逃避的。逃避死亡的结果,不仅逃避不了死亡,而且逃避立刻 <BR>人生,因为逃避死亡,而疏忽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样的人生当然是一个失败。 <BR>  所以,生死问题是十分紧迫的大问题。要知道人生是有限的,有限的人生是一个不 <BR>可逆的过程。这就是说,人生之路,乃是不归路。已经做的事,能不能说因为错了,再改过来?改是可以改,不过那只是说你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可能使已经做的事有什么改变。 <BR>  不要以为我们有许多明天,明天是有限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复明 <BR>日,万事成蹉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BR>  <BR>七,理想的人生观 <BR>  <BR>  理想的人生观就是面对死亡仍然怀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R>  应该承认,面对死亡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假如明天我就要死去,我今天我会做什 <BR>么?我可能醉生梦死,麻醉自己的神经,使自己忘掉对死亡的恐惧。我可能痛哭流涕,煌煌不可终日。我可能求助于宗教,以信仰来排解对死亡的恐惧。我也可能打家劫舍,满足一时的欲望……。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但是都不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R>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应该建立在对死亡问题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之上,逃避死亡不会 <BR>产生理想的人生。这就是说,只有当直面死亡,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理想的人生。因此,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应该是清醒自觉的,经过理性审慎的。 <BR>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能建立在逃避死亡的基础上,这就是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 <BR>无限的明天,而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最长不过百年。我们不可能延长人生的长度,即使医学发展了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也仍然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加大生活的密度。  <BR>  当然,加大生活的密度,并不仅仅是给自己找许多许多的事,而是多做有益的事, <BR>多做令人愉快的事,“不让一天无惊喜”,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充满了欢声笑语,给自己带来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死亡,而是平庸,是那种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的生活。如果你对人生根本就没有兴趣,那么你也就不害怕死亡了。怕死是非常正常的事。正因为怕死,我们才关注生。 <BR>  <BR>八、人生无悔 <BR>  <BR>  真正理想的人生是无悔的人生。一个人如果做到了无怨无悔,无论他的一生在常人 <BR>看来如何如何,都没有关系,对他自己来说,他的一生就没有虚度。 <BR>  人生真的能够无悔吗?我们是有疑问的。人生有限,当你走向死亡之际,你会感到 <BR>还有许多的事没有做。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演完所戏。戏没有演完,你就不得不退场了,你留下的只能是一盘残局。 <BR>  那么,怎么才能人生无悔呢?人生无悔,不在于你能够完成了什么,实现了什么, <BR>而只在于你去做了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至于这件事是否能够完成、实现,那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当一个人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就做到了人生无悔。 <BR>  <BR>                                                  --------------永恒的诺言<BR>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