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髻山诗人】 莽莽山林,幽幽山溪,充满野性的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1:21: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野性云髻山 (外一章)作者:云髻山人
粤北云髻山, 新丰江发源地, 一座散发野性魅力的深山, 既巍峨, 又安谧。近百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山地,莽莽山林,幽幽山溪,充满野性的美。每到春天,山花怒放。洁白的野金樱,如霜似雪;鲜红的杜鹃花,如火似霞;到了炎夏,满山青翠,清风徐来,游人尽可以放牧心灵,荡涤胸襟;秋天来了,天高云淡。满山枫叶片片含情,象金红色的蝴蝶,在秋风中上下翻飞 ,如痴如醉;

图by澄怀
而在宁静的冬日,云髻山是半坡霜露,半岭冰雪,山崖里到处悬珠挂玉,草甸上到处白雪如棉,漫山遍野一片晶莹......野性的云髻山,虽然既有名花宝树,又有珍禽异兽;既有奇洞怪石,又有激流飞瀑;虽然整座山雄浑壮观,高耸入云,顶峰象妇女的发髻造型秀美,云雾缭绕之日,飘飘宛若仙姬!只可惜自古以来,云髻山下都没有出现过文豪诗翁,哪怕是仅仅路过!没有产生一首象<<望庐山瀑布>>那样的名诗传遍天下,甚至没有一句象“终南捷径”那样的成语留下千古话柄。而且,野性的云髻山,虽然曾经是广州地区的最高峰,可是这方土地自古以来也没有诞生过英雄豪杰,未能象水泊梁山,更未能象井冈山那样名闻遐迩,因而它只能象一位养在深闺的山野村姑,虽然秀色可餐却一直默默无闻,不能广为人知。它在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后,新世纪起始才作为旅游区对外开放,就象一匹刚刚套上缰绳的野马,依然是桀骜不驯的风姿,崭新的面貌仍有几分古朴,还有几分原始。野性的云髻山,现在还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少年男子汉。唯其野性,更加显得矫健;唯其野性,更加独具风采!不远的将来,英俊的少年终会健康成长,建功立业,顶天立地!


野性的云髻山,目前还是一名薄施脂粉淡扫蛾眉的年轻村姑。唯其年轻,才有活力;唯其年轻,才更有可塑性。有朝一日,年轻的村姑经历多年修炼,定能变得雍容华贵,更显娇美!灵秀而又野性的云髻山啊,百年之内,方圆百里必有人杰脱颖,连带云髻山的美誉名扬神州大地......
  (载2015年第2期《散文诗世界》2015年1月16日菲律宾《商报》)
                    又见荞麦
又见荞麦, 在故乡的山麓坡地。素净的繁花如霜似雪。许久没有见过荞麦花的倩影了。我好奇地询问正在附近劳作的乡亲: 家家户户盆满钵满, 干吗还种荞麦?乡亲们淡淡一笑: 禽畜养多了, 种来作饲料呀!这回答, 在我平静的心湖掀起滔滔巨浪: 这今时用作饲料的荞麦, 却是我们往日的主杂粮!


我徜徉在优美的摇曳着的荞麦花中间, 搜寻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我仿佛又看见已逝的母亲在麦地里弯腰除草的身影, 又听见母亲饱含忧郁而又充满希望的声音在身边回荡: 荞麦花开了, 饥饿的日子就快过去了……那是多么荒唐的岁月啊, 每到青黄不接的季节,乡亲们碗里的稀粥都照得见人影! 在许多能够填饱肚子的东西被当作姓“资”的尾巴割掉之后, 山坡里唯一幸存的荞麦, 就宛若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麦加, 在大伙的视野里闪耀着诱人的光芒!五月的季风终于吹熟了荞麦。饥肠辘辘的乡亲, 终于吃上了用荞麦粉做的糍粑 ,虽然粗涩, 但却是那样甘香。肚子饱了, 心里便踏实了, 愁眉也舒展了, 日子又能过下去了……从此, 我对荞麦一直怀着感恩的心情。这朴素的作物, 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成熟,它是否也有善良的灵性? 而每当我遭受困难和挫折,每当我付出了真诚而不被理解, 我就会想起靠荞麦度荒的艰难岁月, 想起荞麦美好的品格, 心里便会坦然 , 便不再彷徨。哦又见荞麦, 又见荞麦, 人间已是几度沧桑……  (载 1992年12月7日<<佛山日报>>)


(短评)乡情诗章的赤子之心景星(广州民间文化学者) 散文诗“野性云髻山”是诗人李剑魂对代表故乡的云髻山的感悟式抒情。流水行云般的辞句,细腻地描绘了故乡绚丽山野的壮阔与迷人。我早年熟悉的乡山在散文诗中,它的巍峨莽苍,神秘传说,春夏秋冬,都变成诗意流溢的文字而显得更为耀眼。读者或因之记住云髻山的名字,乡人或因为故乡而骄傲。我更留意的,是诗人对故乡文化现状的感喟。它虽然“飘飘宛若仙姬”,但自古以来“没有出现过文豪诗翁,哪怕是仅仅路过”。没有因此产生一首名诗使云髻山的声誉传遍天下,甚至连沽名钓誉者也不会到这里来(“终南捷径”成语,是一个古人讽刺那些故意到终南山做隐士,以引起朝廷关注而达到曲线做官目的之典故)。从将故乡自然(野性)之美引伸到文化层面上来看,正是诗人对故乡之爱的独到的眼光。云髻山俗称“阿婆髻”,阿婆,是客家人将敬重和坚韧意蕴集于一身的形象,更多的是带有忍辱负重的历史品味。昔日的档案里,故乡常有“疫疠肆虐”、“山贼横行”、“民风未开”之评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家乡人民在缺衣少食、生命财富安全无保障的环境下,读书识礼的高贵是天鹅肉般的奢求,更难谈得上出现文化名人与传世名篇了。如今故乡已消除了历史贫困的痼疾,有如健朴的“村姑”、“少男”那样充满了发展活力。“百年之内,方圆百里必有人杰脱颖,连带云髻山的美誉名扬神州大地”,是作为游子的诗人预言式的祈望,展示了热爱故乡的赤子之心。随着物质文明将来迎头赶上,人才辈出与文化品位大幅提高的局面也必将出现。我想,这不但是诗人对故乡未来的乐观信念,也是对故乡更加重视文化教育的一种祈望。虽然人世的沧桑感正如“又见荞麦”,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李剑魂,广东新丰人,网名云髻山人,是广东东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广东散文诗学会桃园分会会长,江湖有“神州诗坛独行侠”之称。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歌及诗评,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华夏诗报》、《菲律宾商报》以及《作品》、《芳草》、《现代诗》、《新创作》、《诗歌报月刊》、《散文诗世界》、《佛山文艺》等报刊;组诗“总理,您是这样感动中国”入选《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出版诗集《鹃声如潮》、《蝉声如雨》、《乡愁如烟》;先后7次获全国诗歌大赛奖,并获建国60周年佛山市优秀作家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