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9:2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月色有点昏暗,天空没有星星的衣裳,城市有着霓虹的暧昧.她倚靠着墙栏,仰望着那片灰蒙,有一抹晶莹一闪而过。
  在这个有点龌龊的城市,灯光不相信眼泪。她身上找不到悲观的气息,眼神也露出坚定的目光。但如果你有注意过,你会发现,死亡的阴暗总是扼攫着她的咽喉。她通常记不清人的长相,分不出人的名字,被认为是个高傲的人;她带着点小洁癖,守着些古怪的性格,被误认是个孤僻的人;她喜欢透视着天空发呆,突然的自言自语,被嘲笑为痴傻的人;她笑得灿烂如花,语言积极风趣,被羡慕成是洒脱的不羁的风。思想无时无刻不折磨着思想,激烈的,绝望的,灰暗的,光明的,希望的,沉默的,甚至是死亡的自白。假装无所谓,反正都是过日子,如此或这样那样都只是为了生存。无论生活是如何的叫嚣与撞击,她自闭并且麻木了。她紧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
  渴望平凡朴实的简单生活,却过着逐波随流的时间,生活呵生活,她是个恶毒的使者。时而温驯,时而不可理喻,时而天真善良,时而阴险狡诈,总之就不会让你事事如意,让你上了天堂,你要留意了,地狱的门已悄然无声地裂开了细缝。叔本华的悲观论,他说:“我们一定要把人类的生存当作是一种惩罚,一种赎罪的行为,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观察世相。”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理想的乌托邦。。。。。。是什么?他们的存在是什么?是为了用哲学的眼光来诠释人生?还是渴望用思想统治思想?探索真实的本质。那么普通而平凡的世人呢?他们醉于烟雾弥漫的酒色,如果只是为了恍然大悟的轮回,那些铜锈味,金**的日子只是为了活着时的欲望买单吗?那么那些坚持原则的可爱人群呢?他们坚守心中的某个理想,信仰着某个宗教,愿意用自身的行动去向谎言证实是真理,踏平了荆棘,磨平了棱角,那么他们得到了幸福吗?
  无数的质疑像利刃刺向无辜的灵魂,外表平无波无浪,平静如常,谁知晓思想早已开始无数次的争吵。你要么就乖乖地去做个平庸的老实人,好好去生老病死,成家立业;要么就等着被腐食般的念头折磨至疯狂。因为你,你只是个无知的人,别妄想去证明因为所以然。它们叫嚷着。
凉凉的,身上打了下冷颤,要入冬了吧。忽然,她笑了。
                                                                                                           彼岸 2008-11-6
PS:看钟同学发得那么孤单,我也凑上一脚,发旧作了.[s:29]

PP

评分

参与人数 3 +212
收起 理由
碗仔 + 84 原创内容
钟扬映 + 110 原创内容,不给白不给
Stone + 18 原创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9#
发表于 2009-9-14 19:07:18 | 只看该作者
岸,其实挺会写诗的,她的每一篇散文,若能压缩至一首写景诉情的诗,效果会更好,因为有时我觉得她的文字拖沓
8#
发表于 2008-12-3 11:43:45 | 只看该作者
不知该怎么样去评论或者去写读后感,但确实很有感觉。
7#
发表于 2008-12-3 11:30:0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看到一个热烈又敏感的女子
用一双闪烁的眼睛叩问着...

梦呓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0:30:21 | 只看该作者
[s:10] 太感动,这个东西竟然赚了这么多的分.

钟同学与碗仔说的都很有道理.写这个东西,我正在看叔本华等人的东西,又想起和一个朋友讨论的话题,当时脑袋是混乱了的,到现在我仍未能很好地整理出我们的对话,但愿朋友早我一步整理出来,那是首次用另一种角度去探研生活.[s:29]

呓语的东西竟有这么多的分,[s:55]
5#
发表于 2008-12-2 15:08:32 | 只看该作者
乱回一通贴,主公竟给分那么多![s:55] 希望你下次都容许我这样赚分哦,比自己写来赚的容易![s:16]
另:回贴中乱引用一翻,也不知是否著者的重点词句,希望没有断章取义罢
地板
发表于 2008-12-2 14:02:13 | 只看该作者
美文...[s:57]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 13:39:47 | 只看该作者
上天入地,总会找到幸福的
《苏菲的世界》里面讲过,人类就像是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物,幸福的人们有两种,要么深埋在皮毛深处享受温暖,要么爬到皮毛上面探索宇宙。
文中提到了这两个方向
想要幸福,我们选择哪条路?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 09:14:24 | 只看该作者
客坐的要求是要认真回贴,对每一篇原创认真评析。其实我不懂“文学批评”(大学的中文好象有这个专业)甚至连简单的“读后感”也不会写。因为我的思维不够系统化,太散,太零星,归纳不起来。不信,朋友们看看我对这篇作文的感觉——
看完彼岸的《她》,首先让我想想到“整篇都是寂寥”六个字,然而马上又脱离文章而想起刘大白的一首诗了,如下
整片的寂寥
          ----刘大白
整片的寂寥,
被点点滴滴的雨,
敲的粉碎了,
也成为点点滴滴的。
不一会儿,
雨带着寂寥到池里去
又成为整片的了;
寂寥却又整片地回来了。
    面对这个充满XXXXXXXXXXX的社会,时常让人感到一种巨大却无法言说的压力。
孤独成习惯,然后对孤独成习惯性依赖。感到寂寞吗?也无奈!
“月色有点昏暗”,她面向的恐怕不只是“昏暗”的月色,还有“昏暗”人间呢?
说是逃避也好,说是自恋也罢,终成漫长难耐的孤独,于是造成眼角“有一抹晶莹一闪而过”,下文交代了——那是眼泪。
    “无论生活是如何的叫嚣与撞击,她自闭并且麻木了。她紧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说的似乎很好听,然而源于人类生命本质深处的呼唤却时时折磨着“她”。人是群居的动物,根本不可能与世隔绝,都渴望理解,但都得不到理解。(多说一句,所以有人常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肥虫,我咋知道你想啥”。)只好“假装无所谓,反正都是过日子”,但又叫喊着“生活呵生活,她是个恶毒的使者”
说道这里,连自己也想顾影自怜了,哈哈,生活啊生活,真他吗的牛!

℡℡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