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80|回复: 11
|
宁为玉碎:不投降的帝王
[复制链接]
|
|
讲几个小故事
楼主水平和见识有限,如有不当或纰漏之处,望看客们多多指正
拜谢~
(另:你们有谁看到“金尊”同学么?)
るる |
|
|
|
|
|
|
|
门大嫂狠久木有出现的说,最近又出神马新作木有?给小弟膜拜一下? |
|
|
|
|
|
|
|
9#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20:30:57
|
只看该作者
小李子和小屁鹏 发表于 2015-9-2 19:17
读后感:不食嗟来之食
好久不见 |
|
|
|
|
|
|
|
7#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15:37:24
|
只看该作者
静 发表于 2015-9-2 15:28
记得要常来哦!
必须的~~ |
|
|
|
|
|
|
|
通往夏天的门 发表于 2015-9-2 14:47
打包好行李,一时不知做啥好,就想着上来唠嗑下
以后有时间了再过来更新更新
记得要常来哦! |
|
|
|
|
|
|
|
5#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14:47:03
|
只看该作者
静 发表于 2015-9-2 14:42
好久没看“金尊”同学了,也好久没见小门同学了,现在小门终于浮头了,哈哈!
打包好行李,一时不知做啥好,就想着上来唠嗑下
以后有时间了再过来更新更新 |
|
|
|
|
|
|
|
通往夏天的门 发表于 2015-9-2 12:57
艾玛,人气可真差。
这个贴子就用来讲讲故事吧
偶尔会整理个把故事或读书心得发上来
小门常来,人气就多了些~ |
|
|
|
|
|
|
|
好久没看“金尊”同学了,也好久没见小门同学了,现在小门终于浮头了,哈哈! |
|
|
|
|
|
|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14:41:55
|
只看该作者
《宁为玉碎:那些不投降的帝王》 (二)
那时的投降仪式花样百出丧心病狂,亡国君臣须“肉袒面缚,衔璧牵羊,素车白马,衰服舆榇,草绳萦首,徒跣号哭…”就是袒露上身,双手绑缚于背,嘴巴衔块玉璧,牵一群羊,表示从此以后会温顺如羊的侍候新主;背后跟着一群缟素旧臣,带着一群送葬用的车马,扶着棺材,脖子被绳子拴着,光着脚丫边走边哭,表示我错了啊,我该死啊,罪当应诛啊,你看我棺材都为自己准备好了——当然,来到胜利者面前,却是跪求松绑,焚棺,真个尊严扫地。
能完成这种仪式的人,也真不一般呐!
真个有血性的都看不下去,有血性的都全殉国去了。比如南宋国灭,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投海,紧跟着,十万军民自发投海殉国。
相比千古词帝李煜,算是无骨文人的代表,国亡之际,宋朝将领邀他上船谈判,不敢进去,杵在岸上抖个不住,君王意气全无,最后还得两个人架着上船。苟且偷生,千里迢迢跑到赵皇帝城下完成屈辱的投降仪式,受封了个被嘲笑半死的“违命侯”,被迫戴着高帽天天晃荡,老婆隔三岔五被别人宣进皇宫谈人生谈理想——如此贪生,等来的却是一杯鸩酒。早知如此,不如及早赴死,以全气节。不过他要是有点气概,没有多活那么几年,那宋词史就会因他而逊色不少吧。
再一个无骨文人皇帝,莫过宋徽宗赵佶了。这货是名副其实地贪图逸乐贪生怕死,看到金人来势汹汹,立马传位给钦宗,退位做太上皇,花月正春风呢,继续做自己的富贵闲人。其人一生功过不去说他,只说投降后,被掳北上,其妻女不少沦为军妓,命丧黄泉。就连他本人最后也是被折磨而死。
可见投降,未必就能善终。
再说项羽,当初他若不自刎乌江,而是选择投降刘邦的话,高祖自然会给他活路,可能还会为安抚楚地或美名天下而封项羽一个什么王什么侯,把他圈养起来也不好说。但代价呢?除了遗臭万年,无颜见江东父老外,他心爱的虞姬肯定也要成为刘邦或其部下的枕席之宾。
所以决战前,虞姬必须死,不死的话,项羽也会先杀了她。自古以来,胜利者征服对手后,都喜欢将对方的女人纳为已有,这也是进一步征服和羞辱对手的意思。
项羽以寡敌众,战死乌江,所谓英雄末路,到底可以博得史家同情和叹赏,为他正名一二。因此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还是蛮高的,虽然这货是个天才战神,但其实是个非常残暴的暴君,所到之处,一律屠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不得不说,这方面跟刘邦差太远了。
话尽于此,按国际惯例,得来个总结。
投降,未必可以活命;就算可以活命,也未必能相安无事地活到寿终正寝。
即便侥幸苟活一生,但从亡国仪式开始伴随整个人生,都是极尽屈辱的,比如逢年过节,国宴家宴或什么千秋万寿节庆时,胜利者多半还会把你叫出来,众目睽睽之下对你嘲笑取乐一番,你还得装孙子配合,装疯卖傻,不然白绫毒酒,有你好看。
因此,那些宁为玉碎也决不投降的帝王,或者更极端点,象崇祯皇帝,宁可手刃至亲骨肉,也不让她们苟活于世,也实在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
|
|
|
|
|
|
|
楼主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 14:00:49
|
只看该作者
《宁为玉碎:那些不投降的帝王》 (一)
在历史长河里,天下时常四分五裂,群雄残酷厮杀,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可总有些倒霉蛋功败垂成,就差那么一点点,却因不占天时地利或人和而从云端跌落,落得个身首异处或摇尾乞怜的黯然收场。
比较著名的,如三国时期刘备的白痴儿子,那个乐不思蜀的刘禅。
这刘同志可不是《三国演义》电视剧或小说里刻画的那般痴傻昏庸,相反地,在《三国志》里,关于他的事迹及形象描述,都是比较仁厚正面的。就连孔明对他的评价也是“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兵临城下,后主不战而降,对刘禅本人来说,只会落得千古骂名,可对百姓来说,却是不幸中的万幸。毕竟,谁当皇帝不是一样?可刘禅要是死守成都,背水一战,玉石俱焚,其结果只会连累百姓,涂炭生灵。可刘禅没想过力挽狂澜,直接投降。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贪生怕死,也可以说性格中还有仁厚的一面——毕竟,当初他还是有让两军交锋的资本。
至于“乐不思蜀”一说,亡国投降,装疯卖傻以苟存性命也情有可原;再者,其表现好坏,大抵还会影响到晋朝对蜀地的一些民生政策。
象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位时,也算是个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可惜生逢乱世,竞争太惨烈,一朝国破投降,也只能装疯卖傻没脸没皮地活在别人的屋檐下。毕竟分分钟脑袋搬家,只能说,这类人比较识时务罢了。虽然此计不一定可以活到寿终正寝,但起码死于非命或连累家眷及百姓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可这么一来,这类投降之君,免不了要被新的朝代君臣提笔立书,将其里里外外贬损一番,代价,便是遗臭万年。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然而,还有些宁为玉碎不作瓦全,宁愿自杀也决不投降的帝王,如:帝辛(纣王)、项羽、朱友贞、李从珂,朱由检等。
为什么他们宁愿惨烈地自焚、自刎或自缢,也不投降呢?
且不论个人气节民族气节问题,窃以为,单单亡国之礼那一关就会让很多曾经尊贵无比、高高在上的帝王生不如死,所以索性去死了。
ひ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