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7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丰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7:3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R>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新丰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 〗</TD></TR>
<TR>
<TD class=box align=left>    新丰县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南与广州从化、惠州龙门相连,北接翁源,东邻连平,西靠佛岗,距离广州150公里,深圳180公里。通过 105 国道可直达广州,经新(丰)龙(门)公路可连接惠州和深圳。全县总人口24万,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BR>    新丰县是东江发源地之一,著名的新丰江水库43%的水源来自新丰,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示范区,省级重点林业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典型山区县。旅游资源丰富,到处呈现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新鲜,有天然热水湖,气候条件好,境内海拔1438.8米的云髻山,为省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是旅游、度假、登高、赏雪的好去处。新丰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美誉。<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R>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新丰区位图 〗</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R>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地理位置 〗</TD></TR>
<TR>
<TD class=box align=left>    新丰县地处粤中偏北,韶关市南端,东江、北江和流溪河三河水系分流之处,新丰江上游。南连从化、龙门,北接翁源,东邻连平,西靠佛冈;县境范围东西界于东经113°42′北纬114°36′,东西相距98.4公里,南北界于北纬23°53′东经24°17′,南北相距45公里,全县总面积2015平方公里。105国道纵贯县境,有新龙公路、省道S347、S244线连接106国道、惠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距广州150公里、深圳180公里、韶关160公里,交通便利。</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R>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新丰县政府中心广场 〗</TD></TR>
<TR>
<TD class=box align=left>    新丰属典型的山区县。境内山高岭峻,地势险要,山峰林立,山脉纵横交错。东部为九连山脉,西部为青云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斜贯全境。地势为中北部较高,东西部稍低,形成一条条狭长的山谷地带和一个个小型盆地。境内有大小山峰1109座,其中千米以上的65座。距县城北面8公里的云髻山,又名阿婆髻,海拔1438.8米,是县内最高峰。境内丘陵、盆地广布,河谷平原狭小,有山地面积1698.9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其他用地面积100.2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BR>    县境内水系受山脉走向和断裂构造的影响,形成新丰格子状水系。整个水系以青云山脉为界,以东属东江水系,新丰江干流发源于云髻山麓;以西属北江水系,各条支流大致呈平行状向西北流入翁江,于英德城南汇入北江。全县有大小河流568条,总长293.2公里,其中集西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条干流和8条支流。<BR>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3℃,无霜期为286-307天,年均降雨量1923毫米,年均日照1575小时;中部偏北属高寒山区,年均气温比县城低7-8℃,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和高山花卉。</TD></TR></TABLE>
<P>新丰是粤北地区的一个农业重点县。建国前,县境内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十分滞后,尤其是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经济相当落后;建国后,逐步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实行对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但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一落千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尤为迅速,现已形成了以电力、陶瓷、建材、林产、农产品加工、人造花、纺织、制衣、铁矿、啤酒、五金等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BR>    跨入新世纪以来,新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确立“以江源引财源,化边缘为前沿”的发展思路,坚定走“工业兴县、农业稳县、第三产业旺县”的发展道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城市建设和民营经济”三大战略重点,积极创造条件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生态县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打造广东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新丰江之源生态县三大品牌,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13.3亿元,增长13.1%,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增长12%的奋斗目标,增幅在全市排在第三位。第二、三次产业分别增长27.5%和11.6%,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23.7:36.5:39.8,比2000年的32:27.1:40.9明显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200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11.4亿元,增长34.3%,实现了年初确定增长33%的预期目标。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3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45.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5828万元,增长52.5%;发电量32037万千瓦时,增21.5%。蔬菜、水果、竹子、松香、花卉等初步形成商品基地化,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生产成效显著,绿色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小白菜、佛手瓜、尖椒、玉角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蔬菜荣获国家商标总局认证的“丰绿牌”商标,同时还成为全省创建绿色食品示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170元,比上年增加63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7万亩,增长16.1%;粮食总产量5.4万吨,增长12.7%;畜牧水产总产值1.3亿元;劳务输出总收入10293万元,增长5.3%。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完成3904户,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农村安居工程、饮水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开发有一批花园式商住小区,中心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态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信息、饮食、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快速。<BR>    财税金融形势良好,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80万元,增长25.2%,比年初确定增长10%的预期目标增加了15.2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位。实现财政总收入28969万元,财政总支出28830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其中税收收入3846万元,增长19.7%。2005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0亿元,增长2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年末存款余额11.56亿元,增长16.9%。全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收入11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BR>    外引内联态势良好,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引进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83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1万美元;引进内联项目20个,合同引进资金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46亿元。全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764万美元,增长16.3%。另外,我们与(香港)盛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20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合同;与东莞客商达成了开发云髻山旅游景区的意向。一大批外源型工业企业投资落户紫城工业区,成为良好的招商引资发展平台和工业企业的规模载体;新丰的高山花卉、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和生态观光农业已经成为台商的投资热点。2005年,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668户,注册资金9971万元。着力打造新丰江之源绿色生态旅游品牌,提高了新丰的知名度,全年接待游客15.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338万元,带动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3亿元,增长11.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增长14.6%。<BR><BR>    新丰县建置前,属南海郡龙川县地。<BR>    南齐武帝永明元年(483),析龙川县地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属南海郡。<BR>    梁天监六年(507),改属东莞郡。<BR>    陈祯明二年(588),改东莞郡为东官郡,新丰隶属亦随之变更。<BR>    隋开皇十年(590),东官郡废,新丰属循州。开皇十八年(598),改新丰县为休吉县。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循州为龙川郡,废休吉县并入河源县,属龙川郡。<BR>    明隆庆三年(1569),析河源县地,兼割英德、翁源两县之东南隅,设置长宁县,取“长久安宁”之意,属州府。初设县时,知县赵钺在长吉都之沐河竹子坝(今属连平县)治事,至隆庆六年(1572)徙治鸿雁洲(今丰城镇城东象岭坪大营一带)始建土城。万历元年(1573)迁治所于君子嶂下(今新丰县城)兴建砖城。<BR>    清朝,长宁县属惠州府。<BR>    民国初,废府制。民国3年(1914),因避江西、福建两省的长宁县重名而复称南齐旧县名新丰县。民国3-9年,属潮循道;民国10-38年,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区。<BR>    1949年6月13日,新丰解放。1951年1月,广东省东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东江专署)成立,新丰隶属东江专署。<BR>    1952年11月9日,新丰改属粤北行政公署。1956年3月1日改粤北行政公署为韶关专员公署,新丰隶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成立后,新丰隶属韶关专区。<BR>    1975年1月,新丰县划归广州市管辖。<BR>    1988年1月,新丰县划回韶关市管辖。</P>
<P>   (1)生物资源:<BR>    新丰县植被类型属亚热带常绿林,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统计,木本植物有79个科,186个属、476个种以上,其中,裸子植物有9个科、16个属、21个种以上;被子植物有70个科、170个属、455个种以上;草木植物以蕨菜、芒类、蔓生莠、竹类居多。还有花草、药用植物、地衣植物、稀有食用菌,以及人工载培农作物等。动物资源方面,因山地广阔,植被茂密、水源丰足,适宜各种动物繁衍。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金猫、穿山甲、鹿、猿、麝、猴、水獭、果狸、猫头鹰、山牛、莽蛇、娃娃鱼、画眉、杜鹃、鹞鹰、喜鹊、长尾凤、白鹤、燕子、啄木鸟、白鹇等。<BR><BR>   (2)林业资源:<BR>    新丰县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用地面积为160933.3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2.7%,是国家重点生态建设示范区,是广东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面积145775.5公顷,森林覆盖率79%,活木蓄积量571.6万立方米。全县建有生态公益林41133.3公顷,松香基地34866.6公顷,竹子基地16333.3公顷,水果基地9000公顷,速生丰产林基地2000公顷。<BR><BR>   (3)矿产资源:<BR>    新丰县矿产资源品种多含量高、储量大,种类有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地下矿泉、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等6类,26个品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300亿元。其中铁矿储量1200多万吨,平均品位53.2%,稀土矿储量20万吨,瓷土储量2000万吨。<BR><BR>   (4)旅游资源:<BR>    云髻山旅游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438.8米,区内遍布奇峰怪石和天然岩洞,该旅游区是以绿色生态、山地体育为特色,集登高、探险、观光、旅游、休闲、渡假为一体的山地体育旅游区。雁塔旅游区内有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雁塔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构造独特,对研究古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新丰森林温泉渡假区内的大岭温泉含10多种微量元素,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还有九栋十八井景区、回龙燕子岩景区等。有交通大酒店、新丰迎宾馆三星级标准宾馆,可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雅的居住环境。<BR><BR>   (5)土特产资源:<BR>    新丰土特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皇上皇”汤料、香菇、木耳、灵芝、兰花、山茶叶、蜂蜜、反季节蔬菜、木屐产品等。其中新丰对“足之宝”保健木屐系列产品,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权,产品远销日本、南韩、泰国和港、澳、台等地区;“皇上皇”汤料,具有香醇、甘甜的独特香味;山茶叶长在云髻山上、茶叶嫩绿厚实,气味芬芳,甘香可口。<BR><BR>   (6)水力资源:<BR>    新丰是东江发源地之一,著名新丰江水库43%的水源来自新丰。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达13.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2亿千瓦时。</P>
<P>    新丰县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4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县政府驻丰城街道办事处。据统计,200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38948人,增长0.6%。其中非农业人口61515人,增长3.1%;农业人口177433人,下降0.2%,占74.3%。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出生率为10.67‰,自然增长率为4.95‰。全县人口密度为第平方公里119人。<BR><BR>    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1990年12月31日零时,新丰县普查总人口200183人,其中汉族人口200060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人,少数民族有壮族、土家族、瑶族、满族、回族、畲族、侗族、仫佬族,主要是因为工作、婚姻等原因迁入当地,现多聚居在丰城、回龙、遥田、梅坑、沙田、马头等镇。<BR><BR>民俗方言<BR>    新丰习俗风俗具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在农业生产方面,依照二十四节令的规律安排生产,成为习惯。有上山立“山神土地神位”,做“牙祭”,冬闲牛放野,打“横塘”,早出工晚收工,早造争日、晚造争时,亲邻帮工等生产习俗;春节期间有送灶神、入年界、吃“团圆饭”、给小孩发“压岁钱”、祭拜神明、年初一“开大门”、年初二“许神”、年初三“送穷”等习俗。还有年宵节“吊灯”;二月二做糍马;清明节做“艾糍”,门前插柳,扫墓祭祖;四月八过“鬼节”;端午节旅游、吃粽子、插艾枝、桃枝以驱邪;六月六过“尝新米节”;七月十四追祭先人;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放“孔明灯”;重阳节登高、扫墓;冬至叶姓人家不过冬等时岁习俗。婚俗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闹洞房、“回门”(又叫“三朝”)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养老送终,还有修族谱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订立族规等传统。<BR>    新丰方言,有客家话和水源话两种、后者又称蛇声。据统计,该县使用客家话的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0%,分布在丰城、马头、沙田、遥田、回龙等乡镇。使用水源话的约占全县人口的30%,分布在石角、大席。据查,该县使用客家话有770年的历史。<BR><BR></P></TD></TR></TABLE>

щ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7: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P>各乡镇简介:</P>
<P><FONT color=#cc33cc>街道办简介</FONT> <BR> <BR>    一、地理位置<BR>   丰城街道办事处地处新丰县城城区,位于县境内中心偏东南方,东与马头镇相邻、西接梅坑镇、北靠黄礤镇、南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共有4个社区居委会和25个村委会,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42人。街道办事处驻原丰城镇政府驻地。</P>
<P><BR>    二、历史沿革<BR>   丰城街道历史悠久,据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明隆庆六年(1572)新丰县治迁建至本地,先筑城於鸿雁洲(今城东村大营),后于万历元年(1573)迁建于君子嶂下(今县城)。自此以后,丰城均为县治所。明清时期,丰城地区设黄陂、泷长、塘肚围3个约和太平、文昌、聚奎3个坊。民间十四年(1925年)为新丰县第一区;建国后,丰城曾先后称为第一区,附城区,新丰红旗公社第一团,黄陂公社、城郊公社、丰郊区等。1986年撤区改镇,换称丰城镇。2005年12月撤镇改称街道办。</P>
<P>三、民族、民俗<BR>   丰城街道人中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其他民族迁居于此,群众日常多以客家话和水源话(又称蛇声)两种方言为主,其中以操客家话人口较多,约占全镇人口的65%,分布在高桥、文长、紫城、城西、城东等地区;使用水源话的人口约占全镇总人口35%,主要分布在鲁古、板岭、涧下等地区,许多村也同时使用两种方言。另外,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濒临广州。普通话、粤语为广大群众所使用。<BR>丰城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以发展“三高”农业及绿色生态农业为主,有林面积299502亩、耕地14940 亩,其中水田11351亩,旱地3589亩。由于丰城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种植各种蔬菜,近年建立许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珠三角洲地区提供大量新鲜、环保的蔬菜。</P>
<P>四、交通状况<BR>   丰城街道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城镇位处珠三角洲边缘,大珠三角经济区腹地,距广州、深圳、惠州等周边地区的路程均在200公里以内,2个小时的车程。交通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国道105线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境内,本境路段均为双向6车道水泥路面道路。省道1912线南北通过本地区,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另外,往西有省道1911线连接,区域交通也十分便利,每天均有通往广州、深圳、惠州、中山、珠海、韶关等班次。</P>
<P>五、旅游景点<BR>   云髻山自然保护区:云髻山,又名亚婆髻,位于本镇罗洞村三合(地名)处,距离县城3公里,是丰城街道办、黄礤二镇的交界,主峰海拔1438.8米,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周边市、县的第一高峰。云髻山超过千米山峰有10多座,山高峰秀,林海莽莽,景色秀丽,1990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辖面积87平方公里。</P>
<P>    雁塔:又名文峰塔。建在县城东郊于坳头村基围山上,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该塔塔身、塔心室的平面均呈六角形,为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3.2米,底层直径7.6米,壁厚1.57米,内分13层,塔心室为六角直式,楼梯为壁绕平座式。站在雁塔上,滚滚的新丰江及新丰县城美景可尽收眼底。 </P>
<P><FONT color=#ee1196>领导介绍</FONT> </P>
<P><BR> 丰城街道办事处委员会书记: 伍时考</P>
<P>丰城街道办事处主任: 潘何焦 </P>
<P><BR><FONT color=#dd22b8>名优特产</FONT> <BR> <BR>    画眉:是本镇比较出名的一种鸟,其啼声婉转,悦耳动听,很受人们喜爱。1982年隶属广州市管辖时,画眉被评为广州市市鸟,本镇城乡有不少人饲养画眉,逢年过节,在县城开展画眉唱、斗竞赛活动。八十年代初,曾掀起“画眉”热,爱画眉、养画眉之风盛行,并出现丰城镇罗洞画眉村。近年随着群众爱鸟、护鸟意识的增强,捕捉画眉的现象越来越少,现在在郊外随时可以见到画眉枝头欢唱。</P>
<P><BR>    兰花:本镇山高、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各种兰花的生长。本镇兰花品种繁多,有春兰、鹤顶兰、四季兰、兔耳兰、秋榜、罴兰、寒兰、笑春兰等。在八十年、九十年代涌现出远近闻名的靠养兰致富的长陂兰花村。近年来,许多外商进入本地投资高山花卉种植,并取的成功,兰花的种植日具产业化。</P>
<P><BR>草菇:又名禾秆菇:是丰城驰名的土特产。本地出产的草菇具有个大,质嫩、味香的特点,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在香港和海外享有盛誉。</P>
<P><BR>香菇:又名冬菇,是丰城镇著名的特产,特点是体大、肉厚。香菇分两种:一为鲜品,嫩滑鲜美;二为干品,香味浓郁。本镇生产的香菇主要内销珠三角地区及销往港澳地区。</P>
<P><FONT color=#e61ae6>便民电话</FONT> <BR> <BR>      新丰县丰城镇人民西路45号</P>
<P><BR>      联系电话:0751-2252632</P>
<P>               0751-2293330</P>
<P><BR>      传真:0751-2252632<BR>      邮政编码:511100 </P>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7: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P><FONT color=#ee11c2>黄礤镇</FONT></P>
<TR>
<TD class=box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黄礤镇 〗</TD></TR>
<TR>
<TD class=box align=left>    <BR><BR><BR>    黄礤镇位于新丰县境北部,东与马头镇、连平县为邻,南与丰城、梅坑两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交界。全镇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 4071,总人口18070人,其中农业人口 17881人。<BR>    黄礤旧称黄茶,因文献缺失或语焉不祥,明朝之前其历史难以考究,镇内围人墩遗址曾出土周代文物,是全镇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营盘村是古代官府驻守重地。待至明庆乾隆三年(1569年),长宁(新丰)置县,才有黄茶铺约、礤头约之称。清、民国、建国初期不断分属不同地区的管辖。1959年,在黄茶地区设立营盘公社,为黄礤地区第一次设置镇级机构。1962年把翁源县礤头乡的四个大队与营盘公社合并,组成一个公社,各取其一个字,称为黄礤公社。镇内居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为客家群体,逢年过节有炸油角、打米饼、裹粽子、舞瑞师、舞纸马等风俗。黄礤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是东纵队北江支队的一个大本营,解放战争期间是北一支队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战场。建国后划为革命老区镇,在梁坝村和营盘村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BR>    黄礤属山区镇,地势从东北向西递减,是青云山脉的一部份。境内高山林立,千米以上大山有十多座,全镇平均耕地海拔550米。黄礤呈典型的高寒山区气候,夏天昼夜温差15℃左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夏天气温比较清凉,冬天有下雪、结冰现象。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912.6毫米。<BR>    黄礤山林面积广阔,木材蓄积量大,有较好自然生态环境。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5158亩,水田面积10567亩,旱地面积4591亩,山地面积33.6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BR>    黄礤镇经济较为落后,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耕作,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番薯、芋头等品种。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101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00万元,农业总产值6200万元。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粮经比例达3.7:6.3,反季节蔬菜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种植面积达23000亩,产量6万多吨,产值5.6千多万元。其中佛手瓜常年种植面积达8000亩,产量5.3万吨,产值4千多万元,是省人大“一乡一品”扶持项目。佛手瓜、尖椒、玉角获得中国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目前已形成北片四个村为主的产菜区、中片粮菜混种区,西片种粮区的生产格局。<BR>    黄礤镇境内资源丰富。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冬暖夏凉,适于正反季节蔬菜种植、名贵花卉种植、旅游渡假开发等。有铁、铝、钨、煤、锰、石灰石、高岭土等多种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15万千瓦,目前已建成26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BR>    黄礤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省道S244线贯穿全镇,南连惠州、深圳、东莞,北承翁源、始兴、韶关及江西,是粤北通往珠三角东部最快捷的通道。目前省道S244线进行扩宽改造,建有3.4万伏的变电站一座,全镇实现村村五通(通电、通邮、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完成了宽带网建设,手机信号基本覆盖全镇。<BR>    黄礤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2787人,适龄入学率达98%,娱乐场所有文化站1个,灯光球场1个,卡拉OK室1间。医疗卫生保健设施有镇级卫生院1间,乡村卫生站13间。<BR><BR><BR><FONT color=#e61ae6>[本镇经济概况]</FONT><BR><BR>    黄礤镇属省级贫困镇,经济较为落后,各项经济指标均落后于县内其它乡镇。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BR><BR>    黄礤镇地处高寒山区,反季节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有较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反季节蔬菜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当地政府抓住这一有利机遇,积极加以引导与扶持,蔬菜生产朝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方向发展,目前全镇种植面积23100亩(含复种),产量6万吨,产值5600多万元,是省内较有名气的蔬菜基地。2000年,佛手瓜列入省人大“一乡一品”议案扶持项目,常年种植保持8000亩,产量5.3吨,产值4000多万元,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名牌产品,畅销珠三角及港澳市场,佛手瓜、肉角、尖椒已获得中国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全镇仅靠蔬菜一项人均可收入2000多元。<BR>    山地综合开发方面,当地政府根据全镇不同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重点发展有当地特色的油茶、油桃、竹子、连州桃等种植,目前油茶面积已扩展至600亩,规划五年内在全镇发展成万亩油茶基地;竹子面积2500亩,水果面积3000多亩。山地经营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amp;nbsp;&amp;nbsp;&amp;nbsp;&amp;nbsp;黄礤镇矿资、水力资源丰富,发展潜力相当大。当地政府在保持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进行资源型经济的开发。全镇已建成小水电站26座,装机容量8000多千瓦,6座小水电站在建,年收入约450万元。瓷土年开采量达100万吨,年收入1200万元。资源的开发,大大增加了镇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BR>    招商引资工作出现喜人的势头,项目不继向各个领域扩展,已有资源型项目12个,农业项目4个。继杰荣农业发展公司后,引进台商投资开发的新丰优美花场,占地100亩,总投资约900万元,种植各类名贵兰花80多万盆。另有大丰农业休闲农场和广东丰彩园艺公司落户我镇从事名贵花卉、高山茶种植。当地已在北片海拔65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5C°的地区设立名贵花卉种植开发区,大力引进外资进行花卉种植,把黄礤打造成省内有名的名贵花卉种植基地。西连山风景区开发纳入重点招商项目,资源发掘与前期规划已完成。资源开发、花卉种植、旅游开发将为黄礤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TD></TR></TABLE>
<P><FONT color=#ee11ee>领导介绍 <BR></FONT> </P>
<P><BR>      黄礤镇党委书记:潘三峰</P>
<P><BR>          黄礤镇镇长:刘光志 <BR><FONT color=#ee11c2>本镇招商 <BR></FONT> <BR>西连山旅游开发:<BR>   座落镇内雪洞村,紧连云髻山旅游开发区,内有西莲寺奄、甜笋塘、白面石等景点,是县级自然保护区。香港嘉艺集团拟投资把西莲山建设成一个集宗教文化、生态旅游、休闲渡假、高山茶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区,开发面积约10平方公里,投资额1.5亿元。目前已完成公路路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车可直达西莲寺奄。</P>
<P>各贵花卉种植:<BR>   镇内北片四个村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65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5℃,山地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约二百公里。目前已有台湾优美花场、杰荣农场、大丰休闲观光农场及广东丰彩园艺公司落户镇内,投资额达5000多万元,开发面积3000亩。镇政府已在北片四个村设立名贵花卉、高山茶种植开发区,可采用租用、征用山地方式诚邀四方客商前来投资发展。<BR>瓷土深加工:<BR>   境内瓷土资源丰富,储量逾亿吨,目前已形成年开发百万吨的生产规模。瓷土以低温泥为主,品质优良,不含其它杂质,是高级建筑材料的上乘原料。镇内电力丰富,地价低廉,劳动力充裕,是建设中、小型建材企业的理想地方,可采用合作、独资等投资方式。</P>
<P>旅游景点:<BR>   西莲山风景区,海拔1009米,区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颇为丰富,共分西莲寺奄、甜笋塘、七星塘、白面石四个景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区内林地和草坪地连成一片,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95%,西莲寺奄座落西莲山腰,由少林高僧开山立基,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历来是县内外乡民求签祈福圣地。山顶甜笋塘有近300亩的天然大草场,气势磅礴,空气清新凉爽,是登高郊游的好地方。七星塘是隐没在近千米山中的七口水塘,塘水终年不干,平常游人只能见其四口塘,全部找到须花一番力气。附近山高林密布,呈高寒植被特点,冬天可观雪景。白面石造型独特,一柱擎天,相当雄伟、奇秀、险峻,山顶不可攀登,山中有一落差近50米高瀑布,水流倾泻,如白练空挂、碎玉掷地,棉絮飘飘,十分美丽壮观。<BR>   西莲山佛寺距本县黄碟镇府约7公里处,据寺内大钟记载为公元1615年建,距今288年。至建国初,寺庙已全部塌崩。1977年,雪洞等村群众自发捐资重建。1990年,群众再次捐资3万多元扩建,并在附近建有小水电站。此后,不断有佛教信徒和游客捐资助建修善。寺庙现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分为佛祖庙、李仙师庙,分别有塑像、古钟等文物,周围环境优雅。每年农历8月初3日,群众自发举行庙会,每五年或十年还有较大的宗教活动。每年佛教信徒、游客逾万人.</P>
<P><FONT color=#e61ae6> <BR>名优特产</FONT> <BR> <BR>无公害蔬菜:<BR>   黄礤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当大,佛手瓜、玉角、尖椒获得了中国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在种植中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加上境内空气清新、土质优良,产出的蔬菜鲜嫩可口,入口不留残渣,尤其是佛手瓜具有补肾、壮阳、降血压、扩癌等功效,可作煲汤、鲜煮、生炒等美味佳肴,深受珠三角地区居民喜爱,部份出口到港澳台地区。</P>
<P>番薯:<BR>   黄礤番薯种植在富含矿物质的黄土中,出产的番薯个大色靓、清甜可口。番薯品种繁多,有红心、紫心、白皮、白心等,可按需进行煲汤、熟煮、干晒、深加工等食用。种植面积1800亩,产量3000多吨,产品畅销县内外。品质尤以营盘猴子栋一带为佳,用此处番薯食用、煲汤,制作别有一番风味,每年都有大量的客商前来采购调运。</P>
<P>茶油:<BR>   黄礤茶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居家食用和馈赠亲朋的佳品。现存旧茶面积约300亩,产量约6000公斤。</P>
<P>猪肉:<BR>   黄礤猪肉具有味清肉香、味道清甜的特点,所养的猪采用土家饲料喂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不含激素。“全猪汤”远近闻名,饮后有原汁原味、清甜无比,回味无穷的感觉,是黄礤地区的招牌菜。制作的各种腊腌制品是市场的抢手货。逢年过节,县城有相当部份人都到黄礤抢购猪肉。目前全镇生猪年存栏量保持在5000头。</P>
<P> <BR><FONT color=#d52bd5>便民电话</FONT> <BR> </P>
<P>      联系电话:0751-2423289</P>
<P>          传真:0751-2423289</P>
<P><BR>      邮政编码:511120 <BR></P>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7:4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 回龙镇位于新丰县境内的西北部,东与梅坑镇相邻,东北与翁源县接壤,西北与英德市毗邻,南靠沙田、遥田两镇。<BR>    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回龙村,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现墟镇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距县城55公里,离106国道青塘段10公里,省道1911线贯穿境内,交通比较方便。<BR>    回龙镇属丘陵台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耕地15399 亩,其中水田12304亩;山地面积19.5万亩。<BR>    回龙镇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建有小水电站18座,总装机容量为8500千瓦,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在矿产方面,铁矿储藏量25.5万吨,稀土储藏量9.7万吨,石灰石储藏量13518万吨,瓷土的储藏量也非常丰富,本镇松山村有质量较好的温泉待开发。<BR>    回龙镇是新丰县的工业重镇。境内建有四间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产品远销珠三角等建筑市场,选配矿场各一间、钢球厂一间。近年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外地客商纷纷到该镇投资置业,如莹石加工厂、速生丰产林的种植、百万头肉猪生产基地等。<BR>    回龙镇农村居民仍占绝大部分,全镇的进步有赖于农民的进步,回龙镇党委、政府以脱贫致富统揽工作全局,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镇共种有反季节蔬菜1.9万亩(含复种),种植了5000多亩的以地膜花生为主的其它经济作物。“九五”期间,该镇与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书,建成了连片3000亩的优质龙眼基地,现已全面挂果并进入丰产期。建立了8.4万亩松香基地和2.5万亩竹子基地,规划种植了2万多亩速生丰产林,大力创建生态镇。<BR>    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不断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镇村道硬底化建设90%,达30多公里;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村村通,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全面完成了农电改造工作,农村电价稳定在0.79元/千瓦时以下,全镇有30%?4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镇辖范围有一所初级中学,13所完小,2所幼儿园,其中回龙中学、回龙小学被县评为一级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十五”期间完成了7所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有一所卫生院,17个行政村都设有医疗站,巩固提高了初级保健达标成果,儿童计划免疫率达97%以上,建有文化服务大楼、老人活动中心和敬老院,各项活动开展正常。</P>
<>    回龙镇于2003年经省建设厅批准为“中心镇”,中心镇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已完成。</P>
<>    该镇的特产主要有:三月红水果、盛产灵芝、香菇,远销珠三角、港澳市场。<BR>    该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待开发,一是新村石灰石岩洞,有岛水库、三台石等景点群;二是回龙水库及周围的自然森林区;三是松山温泉及自然森林区等;四是“将军地”(民国陆军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周围森林区等。</P>
<>领导介绍 <BR> <BR>      回龙镇党委书记:余文增</P>
<><BR>          回龙镇镇长:曾  伟 </P>
<>便民电话 <BR> <BR>联系电话:<BR>0751-2392883<BR>传真:<BR>0751-2392883<BR>邮政编码:511190<BR> </P>
5#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8:0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沙田镇</P>
<>沙田镇位于新丰县西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以种植水稻、反季节蔬菜为主。省道347线贯穿镇内,北通回龙、翁源、韶关;西通遥田、英德;南通从化;东通新丰县城。沙田镇属山区镇,全镇总面积242.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69人,其中农业人口20329人,总耕地面积20124亩,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瓷土、稀土等矿产资源。<BR>   近年来随着脱贫奔康工程的稳步推进,沙田镇初步建立起蔬菜、水果、三元杂交猪“三大龙头”企业和竹子、松香“二大基地”。本地特有的水力、瓷土、稀土等资源也得到有效开发,农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8元,全镇粮食总产量为10323吨,增长79%。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通卫星电视,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BR>   </P>
<><BR>   民族方言:客家方言;该镇人口均为汉族。<BR>   咸水温泉位于沙田镇咸水村。此温泉共有三个出水孔,孔与孔之间相距约为十米,每个井孔的排水量达30立方米/小时,常年水温均在38摄氏度以上,地下热水补给相当充沛,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一旦开发,加泵自吸,温度与水流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温度达45度左右,出水量可达1000立方米/小时。</P>

<>  <BR>   [咸水温泉介绍]<BR>   泉水中含有重碳酸磷、硫酸盐、硼、铅锌、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浸泡后对身体疲劳、皮肤病、心血管堵塞、精神不振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BR>   由于本镇经济困难,缺乏技术,难以注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开发此温泉,但是此项目的开发必将有利于沙田镇的人民群众,推动沙田镇的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因此,我镇诚意邀请社会上有意之士前来考察研究,不管最终是否能携手合作,我镇将提供最大的便利,希望社会上有意之士能于沙田镇共创辉煌,走向更好的明天。</P>
<>领导介绍 <BR> </P>
<>沙田镇党委书记:温继兵</P>
<><BR>    沙田镇镇长:陈旭日 </P>
<>本镇招商 <BR> <BR>   (一)果品深加工<BR>   沙田镇是一个山区镇,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合种植水果,特别是青梅和李子。近年来,我镇为增加农民收入,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发掘和发挥山地优势,向山进军,相继建成全县规模最大的青梅和李子生产基地(其中青梅 1.2万亩,李子5000多亩),年产青梅1000   吨,李子300吨。我镇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还十分注重开发、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新、优、稀”品种,培育更多的沙田水果精品。因此,我镇所产的青梅、李子85%是优质的。青梅具有核小、肉厚、酸度足的特点;李子具有爽口、果大、甜度适中的特点。<BR>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解决农民朋友的水果销售问题,镇党委、政府十分期盼能在本镇建一个果品深加工工厂,但我镇财政较困难,缺少相关技术,因此我镇诚意邀请社会有意向的人士能来投资,我镇将提供一切便利。<BR>   (二)高山油茶改造<BR>   高山油茶基地位于沙田镇长春村金羊村民小组,总面积500多亩。该基地于70年代由当地村民种植,由于油茶基地所在村村民已全部迁离原居住地,加上当地经济较困难,缺乏必要资金对油茶进行管理,造成油茶多年失管,收益甚微。<BR>油茶树粗壮易管,当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油茶树的生长,因此,若能对该油茶基地投入资金加以改造,能获取较好经济效益,而且收效快。当年进行改造便有收成。<BR>   茶油是天然植物油,无公害,且具有保健及药疗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油市场前景广阔,而且价格稳定。<BR>   该油茶基地现愿以全部发包或联营的形式向社会引进资金进行改造,利益共享。恳请社会上有意之士前来考察,我们将提供最大的便利,盼能与投资者共同创造沙田的美好未来。<BR>   (三)金青村反季节蔬菜基地<BR>   沙田镇素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称,特别是金青、河洞、排岭等村,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土资源,坚实的技术后盾,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R>   2003年是我镇蔬菜的丰收年,我们充分利用当地农民种植蔬菜的优良传统,扩大了“无公害蔬菜”的品牌效应,正确引导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镇共种植反季节蔬菜26000亩,总产量达29500吨,总产值达3749万元。我镇的蔬菜种植业正在迅速的发展。<BR>   我镇蔬菜产量虽多,但蔬菜保质期短,一旦没有及时销售出去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的蔬菜销售问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镇期盼能在外资的注入下开办这样一间蔬菜深加工厂,诚意邀请社会上有意之士能前来投资,发展的前景是无限的,我镇也将提供一切的便利、尽自己的义务,务求与投资者共创辉煌,达到互相获利的目的。</P>
<> <BR>名优特产 <BR> <BR>     </P>
<>    香菇、木耳、茯苓、无公害蔬菜、优质青梅、梨等。 </P>
<P>便民电话 <BR> </P>
<P>      联系电话:0751-2322888</P>
<P>          传真: 0751-2322888</P>
<P><BR>      邮政编码:511170</P>
6#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8: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遥田镇</P>

<>遥田镇镇基本概况</P>
<><BR>   遥田镇位于青云山脉西南端,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新丰县主要粮食、蔬菜、松脂生产基地。省道3392线贯穿境内,往西可连接国道106线通佛冈、英德;往东可连接省道1911线通翁源、韶关及县城。距京珠高速公路仅23公里。遥田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暖湿,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征。全年降水量为1768毫米,年平均气温20.3℃,无霜日达330天以上,太阳辐射量达103.06千卡平方厘米。全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08有人,其中农业人口29812人,总耕地面积21494亩。 <BR>   遥田镇因地处粤北山区,开发较迟,工业污染几乎为零。境内山峦起伏,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达94.3%。近年来,随着脱贫奔康工程的稳步推进,初步建立起蔬菜、水果、三元杂交猪“三大龙头”企业和竹子,松脂“二大基地”。本地特有的水力、瓷土、稀土矿等资源也得到有效开发,农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3亿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212元,增长1.3%;乡镇企业收入141万元,增长1%。贯穿境内三条公路干线已铺设硬底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电、通车、通卫星电视,因特网络通及全镇每个角落,农村基础设施设日臻完善。 <BR> <BR>                         农 业 概 况 </P>
<><BR>   遥田镇农业资源丰富,具备种植业热带作物的自然条件,是新丰县的主要粮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本镇特有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规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辣椒、红果、梅、李等农副产品物美价廉,畅销珠三角地区,遥田镇始终实施保护生态环境,走无公害农业道路。因地处山区,土质肥沃,排灌方便,气候温和。农作物单靠农家的禽畜粪便就可以保持旺盛长势,无需施用化肥、农药,禽畜饲养以青饲料为主,享用本地产的蔬菜、水果、禽肉均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本镇盛产的冬菇、草菇、木耳、灵芝、甜笋、茶叶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遥田镇仍加紧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效组合,积极引进新品种,重新规划布局,发展立体“三高”农业。如桃源村的2300亩农业基地均实行山顶种松树,山腰种果树,山脚种蔬菜的模式,加快了山地综合开发步伐。全镇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030亩,粮食总产量9621吨,增长34.7%。 </P>
<>主要优质农作物产品: <BR>   1.粮食作物:优质水稻、甜玉米。 <BR>   2.经济作物:梅、李、红果、尖椒、甜笋、香菇、花生、茶叶。 <BR>   3.珍稀药材:巴桔、灵芝、五指毛桃、八角筋 </P>
<><BR>                         交 通 旅 游 </P>
<><BR>   1、交通 <BR>   遥田位于粤北山区最南端,处在新丰、佛冈、英德三县市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广州168公里,韶关160公里,106国道擦西边而过,贯穿镇内的省3392线已铺设公路硬底化,公共汽车往韶关每天2班,往广州每天5班,往新丰县城每天4班,墟镇通往19个村委会全天均有出租车等候。<BR> </P>
<>   2、旅游 <BR>   遥田镇是广东省有名革命老区镇,墟镇后山具有黄伟明、赖苍天革命烈士墓地,江下村具有北江纵队第一支队成立会址,这两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区,成为遥田镇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镇丹桂山风景迷人,山上保存有始建于明朝的竹林寺,从寺中现存的古壁书画,挂钟可以追寻过往历史,吸引了不少省内外知名人士前来寻根问祖。丹桂山旅游景点建设已立项于县统战部,相信在近几年内,丹桂山将会建成集古迹田园风光于一体旅游度假胜地。</P>

<>领导介绍 <BR> </P>

<>遥田镇党委书记:潘光凯       </P>
<P>        办公电话 (0751)2212132</P>
<P><BR>    遥田镇镇长:曾庆飘     </P>
<P>        办公电话 (0751)2212348 </P>
<P>便民电话 <BR> <BR>  </P>
<P><BR>     联系电话:0751-2212132</P>
<P>              0751-2212348<BR> <BR>         传真:0751-2212133</P>
<P>  <BR>     邮政编码:511150</P>
7#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8: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梅坑镇</P>

<><BR> <BR>   梅坑镇位于新丰县城的西南部,东与丰城街道办相接,南与从化、龙门县交界,西与沙田镇和回龙镇相邻,北靠黄礤镇和翁源县的礤下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1406,北纬2401,总面积为276平方公里,共有2个社区居委会和20个村委会,总面积3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3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5人。梅坑镇政府驻梅坑圩。</P>
<>   梅坑镇的地形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均向东南倾斜,为丘陵地带,山地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90%。本镇地处中来热带,其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0~20.3摄氏度,全年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降雨量为1872.3毫米左右,因其独特气候,本镇种植业十分发达,一是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农村种植业;二是种植竹类,品种有绿竹、丹竹、苗竹、  泥竹、水竹等多个品种;三是林木丰富,适宜种植松、杉、桐、橡、柯、椎10多个种类和目前人工种植的经济林小叶桉。<BR>   梅坑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钼矿、铜矿、硫铁矿;水泥石灰岩,水晶、瓷土等。其中:铜矿分布在长坪、长江八里排一带15平方公里的山地,主要矿物质为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硫黄铁矿;钼矿分面在三岔水地段的钼矿床,共有矿带与矿化标志带来21条;尖山铁矿主要分布在梅西村尖山;瓷土分布在长江、长坪、新坪、清水、利坑村一带;水晶分布在新坪村一带。<BR>   地下热水:境内有3处热水,分布在大岭村(水温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梅东村(水温45摄氏度至50摄氏度),徐坑村(水温40摄氏度)。<BR>   梅坑镇基础设施完善,105国道和S347线贯穿全境,村村通水泥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及无线电网络。<BR>   此外,梅坑镇的特色经济有五大块:第一是劳务输出,全镇约有3000多人在外打工;第二是运输业,全镇有500多人搞运输创业;第三是种植,长坪、新坪、清水、长江等几个村的村民80%均种植反季节蔬菜;第四是饼印雕刻,主要集中在张田、大岭村;第五是在外经商和建筑业,本镇有近500多人在县城及珠江三角洲经商或从事建筑业。</P>
<>领导介绍 <BR> </P>

<><BR>梅坑镇党委书记:李翠琼(女)</P>
<><BR>    梅坑镇镇长: 潘光席 </P>
<>便民电话 <BR> </P>
<><BR>    联系电话:0751-2382803</P>
<><BR>        传真:0751-2382805</P>
<><BR>    邮政编码:511180 </P>
8#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18:0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BR>   马头镇管辖原大席、石角、马头3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3个社区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53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4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97人。马头镇政府驻马头圩。<BR>   1、地理位置<BR>   马头镇位于韶关市新丰县东北部,西距县城14公里,东接河源市连平县、东源县,属珠江系东江上游。境由105国道与省道1910人线贯穿构成的道路交通网络,北连江西、达北京,南接广州珠三角地区,达深圳、珠海,属新丰县东部经济贸易较为兴旺的乡镇,2002年被省列为县级中心镇进行规划建设。<BR>   2、自然地理<BR>   马头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势落差大,中部属于丘陵区。全镇山地、陂地多,平原少,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河谷中。森林面积为18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73%,主要以松、杉及其它阔叶林木为主。<BR>   镇内河流主要以新丰江、羌坑河为主,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万千瓦。但农业用水较困难,属于较干旱的农业镇。<BR>   3、历史沿革<BR>   据新丰县志记载,马头镇墟市始建于清初,位于福水、乌石岗、军屯地交界处的新丰江畔,因墟镇的西北有一小山,形似马头而得名。1959年因国家建设新丰江水库,墟市属水淹区,故迁移至现今湖塘村建新墟,并建镇治所。马头始建行政区域均隶属新丰县管辖,清时称都;民国时期改称二区;解放后55年冬撤数字区改为马头区,后称马头人民公社,文革后期分别从辖区内划出石角、大席两个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公所建制,后撤区设镇,于2005年12月底,大席镇、石角镇再次合并为马头镇。<BR>   4、人口民族<BR>   马头镇总人口为42414人,其中农业居民39711人,镇街居民3225人。人口密度小,仅为128人/平方公里。外出人口达8113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8.63%;外来人口仅为1802人。人口素质相对比较低,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为主,占人口总数78%。汉族占99.99%,只有因婚嫁而来的满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BR>   5、民俗方言<BR>   马头镇民俗均按客家人传统习俗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历代相沿的风尚、礼节、习俗有的兴盛不衰,有的随社会变革而随之变迁,如现已废除土葬,改为火葬,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全镇群众几本是使用客家方言水源语系。解放前,马头已有雅盖基督教会堂,1950年基督教在新丰县范围停止活动。改革开放后,基督教雅盖会堂活动被恢复,2002年基督教雅盖会堂迁至湖塘村长夫新街,余继棠任会长,现有会员210人。<BR>   6、资源物产<BR>   马头镇域内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是(1)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3.3万千瓦,现已建成18座水力发电站发电量达3.1万千瓦;(2)气候资源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反季节蔬菜,可建设无公害的反季节蔬菜基地;(3)林业生态资源丰富,有8.3万亩松香基地,现已进入采脂的松林1000多亩,年产量达290吨;有6.8万亩生态林,因建设生态县的需要,现已全面封山育林,严禁砍伐;2003年引资营造速生丰产林共2万亩。现存动物物种主要有穿山甲、蟒蛇、猫头鹰、大头龟、水鹿等 。(4)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较大,品质较高;矿区主要公布在张田坑、层坑、军屯、科罗、板岭等村,除铁矿、煤、稀土矿、瓷土外,还有石灰石、铜、锡、钨等10多个品种,且易于采掘;(5)农产品主要以水稻、花生、甘蔗、李子、柑桔、香菇、木耳、草菇、莲藕等;(6)小加工工业制品以木屐、牙签、竹筷等竹木制品为主,还出产根雕。<BR>   7、经济概况<BR>   建国前,马头镇经济是连结粤北、江西物产交易的集散地,有小轮船直达惠州、河源,是新丰县东部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其税收占新丰县财政收入1/5。<BR>    建国后,随着土地改革和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头镇的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5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674.9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3012元。<BR>   8、旅游景点<BR>   兴昌围也称九幢十八井,位于潭石村105国道旁,建于1714年,距马头镇2公里,现有人口383人,清一色温姓。<BR>   兴昌围,属于新丰县马头镇清初时期较为著名的客家民居标志性建筑。据温氏族簿记载,兴昌围从温中可至其孙温天水历经四代人努力方建成就,大屋结构为横三栋,纵三栋,并开挖十八口井故称九幢十八井,因该大屋建起后,至温天水生三个男丁而结束温姓代代单传,便起名为兴昌围,即兴旺昌盛之意。这一豪宅大屋建筑用地20亩左右,建筑所用材料必须精挑细选,经人工水磨、雕刻、镶嵌而成,所有门、楼、阁、梁、屏均刻有山水、花鸟、龙凤、人物等浮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结构严谨得体,整座建筑充分体现清初客家人建筑艺术与风格。<BR>   鲁古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马头镇西南,距墟镇 8公里,属鲁古河电站前池,方圆2.2万亩,保护区内古树参天,花鸟等野生物众多,气候宜人,现仍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暑天是天然的避暑胜地,现被韶关市定为市级自然保护区。</P>
<>领导介绍 <BR> </P>
<>马头镇党委书记:  胡志彬</P>
<><BR>   马头镇镇长:  易必恒 <BR>   你目前所在的位置是:&gt;&gt;新丰概况&gt;&gt;乡镇介绍&gt;&gt;马头镇&gt;&gt;本镇招商 <BR>本镇招商 <BR> <BR>招商引资<BR>    马头镇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的年度规划。本着“以诚招商,以情稳商”的原则,通过外引内联,近年来,吸纳了大量外资,为马头镇、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共引进镇压外资金1750万元。其中,引资370多万元,兴建瓷泥锡泥烘干厂;引资200万元,兴办了丰达蚕丝有限公司;引资280万元,兴建横岭电站;引资400多万元,在湖塘、雅盖、雅坑、秀田、秀坑、石角村进行开发速生林种植;引进大君子峰生态园项目,首期投资50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 <BR>便民电话 <BR> </P>
<><BR>  联系电话:<BR>           0751-2362919  <BR>           0751-2362919  <BR>    <BR>     传真:0751-2362929</P>
<> 邮政编码:511130 <BR></P>
9#
发表于 2006-6-26 00: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谢谢你为我们的家乡作了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外乡人了解,认识新丰!![em175]
10#
发表于 2006-6-28 10:3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原来我们家乡资源还是那么丰富的
11#
发表于 2006-6-28 13: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em175][em175][em175][em178]</P>
<>新丰加油!</P>
12#
发表于 2006-7-2 20: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丰简介

一起努力吧新丰人民!为了自己的同时也为了新丰。
13#
发表于 2011-5-19 17:47:0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我们家乡,呵呵!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