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有好消息要告诉大伙儿~ 4月22日(下周日) 县图书馆 举办 梁镰芝个展 一幅幅画作将呈现在你的眼前, 让你一饱眼福! 导语 毕业于广州美院的梁镰芝是一个很有天赋的画家,他本可以在商业艺术领域大有作为,却跑到广州从化的一个钟楼古村租下一栋炮楼,花了六七年时间,投入二十多万,改造成一个艺术空间,举办艺术课堂,成为当地古村之友牵头人,推动古村重新焕发生机。
梁镰芝炮楼工作室,一直是个迷。一条古村49套古房子,历经160年的沧桑,目前只住着一个人,就是梁镰芝。2018年1月末,青年画家梁镰芝回了趟老家——广东惠州龙门,接受了《龙门客厅》节目的专访。
他是画家,又不仅是画家
梁镰芝,青年画家,艺术家,留着一头“长发”,但眼神里并没有一般艺术家所透露的不羁。
梁镰芝自己说,他曾经是个叛徒。他背离了美术学院教育体系所灌输的传统具象的唯美价值,将触角伸向了意象绘画。然而,意象主义美学的某些束缚令他更加向往自由,于是他再次反叛,他走向了抽象绘画的无边疆野。
可是在他身上,还有艺术家少有的亲和与对现实的干预力。他不仅仅是画家艺术家,还是当地古村之友牵头人,首届中华新乡贤,一直关注古村落保护事业。
2011年,在一次跟随广州文博专家的参观学习中,梁镰芝来到一条仅住着一位老人家的古村落——广东从化区的钟楼古村。这是一个清朝咸丰年代的村子,目前是从化保留最为完整、体量较大的村落之一。
炮楼片区俯视图 航拍(2015)
钟楼古村有一座炮楼,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高建筑。在日本侵华的战乱年代,炮楼的西角曾被大炮摧毁了一小部分,所幸造楼时比较讲究,只伤皮肉,未动筋骨。或许是因为“命不该绝”,炮手在瞄准时因毫厘偏差,才得以保存下了从化三宝之一——钟楼炮楼。
机缘巧合之下,他成功租下这里。自梁鐮芝入住钟楼古村以来,他积极地为钟楼古村的保护奔走相告,而他本人前前后后也为古村的维修投入了二十多万元。
经初步维修,大致状态还算保留了下来,在维修时基本都是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现接了水,通了电,有了卫生间,有了简易厨房,墙上挂了我的那些色彩缤纷的油画。室内弥漫着交响乐的旋律,空气中飘散着几缕铁观音的清香,偶尔还有浓烈的咖啡香气,与颜料搅和成一团。
梁镰芝看书和写作的位置
他说:艺术要普及大众
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画家不只是会画画,而且要有社会责任感。”
最初他的工作室是封闭的,并不对外开放,他说:“一般画画的时候希望是孤独的安静的。”但是外人、游客经常好奇这里的故事,好奇艺术家为何在此停留,艺术家有怎样的创作,在传达些什么?
“2015年的一个早晨,当时刚刚睡醒,就萌发了要将这里开放为一个公共空间的想法。”
一开始开放工作室,他是为了满足外界对这里的好奇,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这竟然打开了一个新通道,艺术创作与古建保护之间的通道。一来结识了同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有一些爱好者,甚至是策展人。
“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在他们所给的意见与分享中,我也在做一些改变。”
这个炮楼的当前的租赁期是十年,他希望日后还能延长租期,继续深入当前的艺术创作,科普古村保护理念。
他说:关注着古村与艺术之间的各种发生的可能性。回到初心,艺术本该服务于普通大众,并行美育之教化功能,使得源于生活的艺术在净化寻艺者心灵的同时助推古村保护,并带动周边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时俱进。
梁镰芝受邀参加“直播广州”古村文化保育活化课分享 录制
2015 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梁镰芝在现场分享对艺术与公益的理解
在对艺术的思考与创作上,他是叛逆的;在古村保护,在艺术与人,与建筑,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的这件事上,他是执着的,不可动摇的。
梁镰芝与他的画
在《龙门客厅》节目中,梁镰芝还分享了自己的画画生涯与对艺术的思考
附梁镰芝先生部分作品:
▲ 格子系列-神清气爽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 格子系列 - 来访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格子系列 - 四方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 景观系列- 黑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 格子系列-暮色泛起的爱意 80×8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7
▲ 景观系列-溪 80×8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 格子系列-野猪王的夏天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7
▲ 景观系列-有风吹过的清晨 100×10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7
▲ 蓝调系列 - 潮涌 80×8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 蓝调系列 - 大浪 80×80cm 布面油彩 梁镰芝 2016
来源: 梁镰芝工作室
你可能还想看
有好的文章可以发送到邮箱 89919308@qq.com
新丰家园新出APP 打开你的手机应用,搜索 “新丰家园”下载吧 !
打开APP 有关新丰的第一手资讯立刻为你送上
▼点击“阅读原文”,新丰特产在里面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