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8|回复: 4
|
从“地里刨食”到“特产刨金”
[复制链接]
|
|
编者按 地处粤北山区的新丰县丰城镇,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传统农业区。近年来由于城区不断拓展,该镇的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因此,在当地通过集约土地、规模经营的方式并非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选项。于是,丰城镇农民跳出“地里刨食”的传统思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他们将特色经济当作新兴产业来精心培育,既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农民增收,又让人看得见其发展远景。
40亩土地发展种草
龙文村发兔财
□本报记者肖建通讯员胡思明
53岁的龙文村村民潘希俊一家5口人,两个女儿已出嫁,儿子在广州打工,老两口留在农村。“儿子挣钱够自己用,我们两个耕一亩地,养几头猪再种些菜,虽然日子过得去,但还是有些紧巴。自从去年养兔到现在,一年增加了6000元收入,今年再养多一些,收入可增加到万元以上。”6月27日上午,老潘喜笑颜开地对我们说。
潘家的房子是二层半砖木结构农房,首层面积约150平方米。去年起,他在自家房子首层的一角辟出约50平方米地方,架起三层铁笼发展养兔,存栏量120只,养了一年,卖兔子的纯收入就达6000元。“养兔子成本低、见效快,特别适合劳动力少的家庭,我们家这100多只兔子都是我老婆一个人管,一个人卖的。”老潘说。
龙文村下辖9个村小组,254户,1092人,人均耕地不足4分,加之青壮年外出务工十分普遍,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去年8月,龙文村在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下引进新西兰大白兔项目。村支书、村委主任李才振告诉我们,由村干部筹资3万元成立了兔业公司,就靠这3万元启动资金,最先安排20户试养,每户养4组20只(每组1公4母),成功后随即推广,半年时间不到,全村便有105户村民养兔,全村存栏量达到4000只,从去年8月至今不到一年,全村已卖出肉兔6000只。
“龙文村养兔户均200-300只,像老潘家养120只算少的了,他挣了6000元,则说明全村接近一半的农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增收超过6000元。”李才振说。兔子繁殖能力强,每只母免每年可生产8胎,每胎产8只,每只兔从出生到上市需15天(6斤重),成本是每天投入一元的精饲料,草料可以在山上割,肉兔收购价每斤6元,而一只兔所需精饲料成本15元,每只兔子农民纯挣21元。一个劳动力可照管300只兔子,效益相当高。
养兔还有一个好处是种兔可以自繁,村民老李告诉我们,农户一般半年内与其他养殖户交换公兔,就可保持种质优良。“养兔在农户中推广十分容易,现在一般农户已无需村两委动员和帮助,村两委现在动员那些大户带动特困户发展养殖,龙文村共有14户特困户,已带动9户,剩下5户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因此可以说已初步实现共同富裕了。”李才振说。
龙文村目前正全力推进养兔专业村建设,目前已调整出40亩土地发展种草,形成更大规模后,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拉长利润链条。
朱洞村做鸡饭
八成农户建起楼房
所谓“鸡饭”,是粤北客家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做法是将鸡肉切成小粒,加香葱丝、冬菇丝炒饭,鸡骨则用于煲汤。制作工艺虽不复杂,但鸡饭质量之优劣完全取决于用料是否新鲜、精良。新丰县丰城镇朱洞村人深得个中秘诀,他们不仅鸡饭做得好,而且将“朱洞鸡饭”打造成当地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吸引了粤港无数食家,其结果如县有关部门所介绍:“小饭店热闹的生意每天需要大量的本地鸡、鸭、鹅等家禽和蔬菜等原材料,而它们主要由当地群众提供,由此带动了当地家禽饲养业、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朱洞村近20家农家饭店年创产值超百万元,极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该村80%农户建起了漂亮的楼房,朱洞村也成为当地闻名的富裕村。”
朱洞村位于县城以南4公里,群山环抱,景色秀丽,新丰通向深圳、惠州的重要通道——省道244线穿村而过。俗话说,路通财通,而“朱洞鸡饭”也是从该村穿过的省道244线新龙公路建好后开始兴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新龙公路建成通车,每天数以千计的外地车从朱洞村经过。新龙公路的建成方便了朱洞人出行,也带来发展的商机。当时一部分精明的朱洞人发现:每天有这么多的汽车,汽车上的司机、乘客总是要吃饭的,于是在自家的农舍里做起了农家饭的生意。
要为旅客们提供怎么样的饭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他们慢慢发现用自家饲养的鸡焖出来的饭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方便快捷,很受路过司机、乘客的欢迎。“朱洞鸡饭”不仅香味独特,而且价格实惠、制法简单,它很快成为深受县城周边地区食客喜爱的一种佳肴。许多食客慕名而来,专门到朱洞品尝美味的“朱洞鸡饭”。朱洞人紧紧抓住这一商机,纷纷投资兴建专门经营“朱洞鸡饭”的小饭店,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全村共有这类饭店近20间。
贵锋泉饭店是其中的第一家。6月27日中午,老板周祥对我们说,10年前刚开店时客人稀少,后来推出“鸡饭”,大受欢迎,生意才逐年兴旺。真正挣钱是近5年,他家的饭店也几经装修。村支书、村主任周家逢说,朱洞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1人,做鸡饭的农户今年内可达30户,占全村农户的30%。其他农户一来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二来可以养鸡、种菜、磨豆腐卖给饭店,第三还可以选择在饭店打工挣钱。“一个项目搞活了全村经济,5年前我们村是丰城镇最穷的村,今天是最富的村之一。”
有人认为朱洞人发家得地利之便。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周家逢却认为,省道244线新丰县境内沿钱的农家饭店多矣,何以朱洞村一枝独秀,其经营之道肯定有过人之处。他进而解释道:“一只两斤多重的优质鸡,炒一大盘饭,一盆鸡汤,一盘酿豆腐,外加一盘青菜,够6-8人食用,只收70元,各农家饭店都将鸡饭当作招牌培育,坚持质量,统一价格,薄利多销。正是村两委引导开饭店的村民取得经营共识,才有今年的结果。”
龙文村接近一半的农户通过养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增收超过6000元。
□肖建摄
彐彐 |
|
|
|
|
|
|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2 18:5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惢嗳╭袮╮ 的帖子
[s:39] 表羡慕、、上面那人不是有两个儿子吗!!
[s:21] 考虑考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