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4|回复: 7
|
看看韶关职教的发展情况,再看看我们县的职教发展。
[复制链接]
|
|
韶关市中等职业教育情况
来源:韶关市教育局职成科 发布时间:2007-01-23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技工学校16所,其他中等职业学校21所),另有非学历职业培训学校38所。37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属政府办学27所,属民办学校10所。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的11所(含卫校和技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骨干示范性专业5个,市骨干示范性专业9个。每万人口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为241人,比2005年增加41人,排在全省前列。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4460人,其中专任教师3054人,占68.5%;本科以上1665人,占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54.5%;高级职称382人,中级职称1270人。占地5507亩,校舍建筑面积138.2万米2,图书150.3万册,设备总值3.43亿元。
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得到了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肯定,2003年以来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作会议、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议上,分别介绍了经验做法。
二、主要工作及主要成绩:
(一)《职业教育法》和全国全省职教会精神得到了广泛贯彻落实。多年以来,我市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1998年和2003年市政府分别专门召开了全市职教工作会议,并先后两次作出了《关于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表彰了两次职教先进单位和个人;市人大、市政协也很重视很关心职业教育工作,多次检查《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各县(市、区)政府也分别召开职教工作会议,制定了实施意见,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发展职业教育,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使《职业教育法》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学校。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很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每年年初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基础上,2004年12月,又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全面部署。今年4月党政班子换届后,市委市政府又将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二)狠抓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每年投入职教资金近亿元,狠抓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抓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建设,使职业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重点学校建设有新突破。曲江区委区政府区科教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在经费十分紧张、办公费难以保证、教师工资发不齐的情况下,仍从人财物和政策等各方面全力支持曲江职业技术学校上国家级重点和省及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4月正式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此,我市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达11所(含卫校和技校)。
二是骨干示范性学校建设形势喜人。我市现有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都纷纷申报“省示范性学校”,以此为契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全市有7个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和市职中被省教厅批准列入骨干示范学校建设行列,并兴起了建设高潮,是全省最多学校被列入的市之一,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肯定。曲江职校在评为国家级重点以后,曲江区委区政府和科教局又根据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和曲江职校招生形势好、要创建省级和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把一路之隔的曲江三中校舍场地整体移交给曲江职校使用,使曲江职校校园面积扩大近一倍,校舍增加1.1万多平方米,并进行了大量的校园建设,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乳源民中从2005年1月份开始就动工兴建一栋3000年米2的实训中心、两栋1000多米2学生宿舍,目前已投入使用,把原不标准的运动场降低1米多,扩大面积,建成一个400米2标准环形跑道运动场,于2005年申报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获得省的批准;乐昌中职学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利用民营资金建起了一栋3000多米2饭堂和三栋学校宿舍,去年底开始,又投入600万元兴建一栋6000米2的实训中心大楼,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始兴中职学校在2002年整体搬迁每年都在建设基础上,2005年又建起了一栋4000米2综合大楼;翁源中职学校在2003年建起两栋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基础上,2005年又建起了一栋近2000米2的实训中心和一栋教学楼;南雄市人大和政府均已通过决定要把南雄中职整体搬迁,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仁化县科教局也已决定投入400万元扩大仁化中职校园面积,建设一栋实训中心和一栋学生宿舍,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去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新增校舍面积71205米2。
三是加强了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建设,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图书150万多册,比去年增加8万多册,设备总值3.43亿元,比2005年增加4425万元。全市37所中等职业学校有32所学校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设备。1998年以来,共有11所中等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被评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中等职业学校43.24%。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提前达到了1998年我市职教《决定》提出的建设目标。
(三)努力抓好招生工作,中职规模不断扩大。多年来,我市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千方百计宣传发动本地初中毕业生升学升中职,前几年,在全国中等职业招生普遍滑坡情况下,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仍比较好,保持稳中有升,2006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1691人,在校生77446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3077人和12720人,分别增长10.8%和19.7%。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共54759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1691人,中等职业教育占57.9%;在校生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共136919人,中等职业学校77446人,占56.6%,职普比保持5:5以上。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市教育局非常重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协调发展,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每年春节刚过都要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文件,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各中学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要求,并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任务完成情况列入中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以落实,还印发通知,2004年开始,对每年初中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调查上报,同时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手,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动员初中毕业生报读中职学校。二是改革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法,实行统招与自招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各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潜能。三是通过宽基础、活模块、职教与普教互相融通的综合课程改革,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读中等职业学校。四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使各县(市、区)十分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帮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五是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招生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刊登广告,印发宣传单张,组织招生咨询活动,组织师生下乡巡回演出,利用电视制作播放宣传专题片、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六是广泛发动师生到农村逐家逐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等等。
(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成功完成了第二个周期的宽基础、活模块、职教与普教互相融通的综合课程改革试验,搭建了普高与中职,中职与高职相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增强了办学活力,扩大了办学规模,促进了职教发展。同时,在3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学分制试验,成人高中转为非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已走上正轨。
二是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技能教育得到加强,专业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2006年,全省首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我市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韶关获团体二等奖,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三等奖3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我市派出5位教师参加,也获优异成绩,1人夺得第二名、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我市获团体第三名、二等奖。参赛5位教师全部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006年6月,我市在曲江又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有18所学校400多名学生参加了竞赛,是历次参赛学校和人数最多的一次,带动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工作普遍开展。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时尚,全市19644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17000人分别获得了各类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毕业学生占毕业生的86.5%。“双师型”教师建设也得到加强,10月份在曲江中等职业成功举办了首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计算机应用”和“数控加工”两个专业的专业技能竞赛,有14所学校的35位教师参加,乐昌职中罗建新等18位教师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816人,占专任教师27%。
三是加强了教学管理工作,制订了“韶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检查评比方案”,2006年10月底组织进行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检查评比,有9所学校获得优秀,9所获得良好,3所及格,优良率85.7%。
四是就业升学成绩喜人。2006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644人中,就业19177人,就业率97.6%。据市教育局组织的跟踪调查显示,我市中职毕业生普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今年全市7所中职学校667人参加“3+证书”高职升学考试,624人上线,上线率93.6%。
(五)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为了做大做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在1999年和2002年两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基础上,2004年开始市政府又重新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特别是市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成立了4个中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组和韶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建设办公室,抽调专人,积极开展工作,虽然整合工作涉及部门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但经过多方努力,整合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目前,市经贸学校和市艺校、市体校已分别并入市职中和铁一中,并完成交接工作;新校建设概念性设计方案已获批准,征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为韶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省也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个别县(市)和市个别部门领导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学习了解不够,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把职业教育当包袱当负担。
2、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比较困难。我市经济欠发达,中专学校经费很难按《职业教育法》规定逐年增长,教职工工资(40%活工资)也很难按规定足额发放。
3、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品牌学校、特色学校缺乏。严重影响质量提高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4、部分学校招生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普通、成人中专招生仍然比较困难。
=================
新丰县要发展职教,不能停留在口头宣传上。
﹊﹊ |
|
|
|
|
|
|
|
新丰好的老师都跑出去了,
抵噶给老师暗黑唔备课,出去打麻将,买六合咯。。
ゴゴ |
|
|
|
|
|
|
|
现在职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难道让考不上大学的学生还要象以前那样
沦为没有技能的低等劳动者吗?发展职中教育,不仅可以优化目前的教育资源,优化职业结构,还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同时也是增加了新丰的收入呀
|
|
|
|
|
|
|
|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8 08:2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Y511100 于 2008-4-1 13:13 发表 ![]()
现在职中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难道让考不上大学的学生还要象以前那样
沦为没有技能的低等劳动者吗?发展职中教育,不仅可以优化目前的教育资源,优化职业结构,还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同时也是增加了新丰的收入呀
以上分析早在新丰职中开办之初就已经知道了。现在的问题不是办不办的问题,而是县如何处理职中发展问题。 |
|
|
|
|
|
|
|
职中的发展瓶颈就是没有特色专业,吸引不了学生!如果有特色专业的话,招生问题不是问题! |
|
|
|
|
|
|
|
[s:57] 要什么没什么。鬼会去吖?我都后悔在那读过了! |
|
|
|
|
|
|
|
7#

楼主 |
发表于 2008-5-3 22:36: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文雅 于 2008-5-2 11:39 发表 ![]()
[s:57] 要什么没什么。鬼会去吖?我都后悔在那读过了!
在你看来读书靠的是教师与学校,却没有考虑过读书主要是靠自己的。
在职中里读书的,我想没有不骂新丰职中的,这个可以理解。 |
|
|
|
|
|
|
|
呵,做什么东西还是得靠自已。老师只是起开导的作用。
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