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2046 于 2008-5-8 09:26 发表 ![]()
[s:45] ![]()
智慧
居然要手动引用图片[s:19]
[ 本帖最后由 碗仔 于 2008-5-8 20:14 编辑 ] |
|
|
|
|
|
|
|
![]() 原帖由 2046 于 2008-5-8 09:29 发表 ![]()
[s:45]
勇气
居然要手动引用图片[s:19]
[ 本帖最后由 碗仔 于 2008-5-8 20:16 编辑 ] |
|
|
|
|
|
|
|
奥运盛事,志在参与,发完.[s:59] [s:59] |
|
|
|
|
|
|
|
[s:57] [s:57] [s:57] [s:57] 昨天體育中心那裏沒變成餅乾就不錯了,那個場面如果說用人踩人的話都不為過,人多得不得了,啥都看不到,還別說去拍照 |
|
|
|
|
|
|
|
原帖由 Maxmall 于 2008-5-8 19:58 发表 比那些高空俯拍的强多了不过你这种“冷静”、“理智”的态度使你失去了对人的心理的感知能力置身人群,拍出来的东西居然如此的冷你这个立场没有弱点这就是你的弱点
不是我要扮野,要标新立异。因为以我当时的深刻体验和感知。我闭上眼睛都能想像到人群的心情。也能想到人们在这种气氛下拍出来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基本证实了)。我觉得这高度一致的单一的形态显得很特别(至少比火炬还罕见还出乎我的意料)。于是。我从第三人称的角度。反观包括2046在内的人们和正在发生的事。所以。我静了下来。拍了这些照片。这些照片是忠于个人想法的私人影像日记。而不符合大众主流的代言人角色。
[s:80]
|
|
|
|
|
|
|
|
2046拍的照片好呀!!![s:39] [s:39] |
|
|
|
|
|
|
|
原帖由 sgxf 于 2008-5-9 07:42 发表 2046拍的照片好呀!!![s:39] [s:39]
你过奖了。期待你的照片。[s:63] |
|
|
|
|
|
|
|
那种人群汹涌澎湃的感觉。如同置身在大河马(水上乐园)的波浪池最前端。但是水泡/救生圈脱手了。。。。
电视是体验不到第一现场的震撼的。照片也不能。许多直接往人堆最深处构图的照片看起来很能“保鲜”,
但相比现场依然很软弱无力。即使我也这样拍。得到的只是雷同,已经有数以千万计的雷同照片可以共享。而且我当时的条件完全没优势
(我用的是全手动相机,对焦都要拧半天,镜头是小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用了400度胶卷。身上也没有任何有利站位置的特殊身份的挂牌)。
。。。
倒不如换个角度。表达另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
现在看来,基本达到目的。
[s:80] |
|
|
|
|
|
|
|
原帖由 lcf 于 2008-5-8 20:45 发表 再来.
虚实处理比我好多了,我的乱套了。
许多都是估焦估暴光拍出来的。
[s:80] |
|
|
|
|
|
|
|
老伯骑自行车那张很赞
形意俱佳
原帖由 lcf 于 2008-5-8 20:42 发表 ![]()
4 |
|
|
|
|
|
|
|
我同意
参与事件本身才是重要的
照片无所谓
也许你本人并不是文字所反映出来的那么冷静
但是那种场合下
要拍到能刻划人物心理的照片确实是挺难的
加油
原帖由 2046 于 2008-5-9 08:18 发表 ![]()
那种人群汹涌澎湃的感觉。如同置身在大河马(水上乐园)的波浪池最前端。但是水泡/救生圈脱手了。。。。
电视是体验不到第一现场的震撼的。照片也不能。许多直接往人堆最深处构图的照片看起来很能“保鲜”,
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