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3|回复: 0
|
文科状元家中一贫如洗
[复制链接]
|
|
郑润泽是费用全免的贫困生,他平时会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学校做杂务
状元档案
姓名:郑润泽
学校:潮阳实验中学
类型:广东省文科总分状元
分数:681 分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
得知自己成为广东省文科总状元后,郑润泽独自坐公车回了趟家,听到这个消息后,父母表情淡淡地对他说“要冷静”。
平时主动帮学校做事
在此之前,高考后的郑润泽没有放松休息,一直留在学校帮忙做着整理资料、仪器等事务。作为一名费用全免的贫困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得知自己获得全省文科状元,郑润泽大大松了一口气,“这是我最好的回报”。
今年20岁的郑润泽来自潮阳农村,家里有5个兄妹的他排行第四,因家中一贫如洗,全家只有他和最小的妹妹在读书。郑润泽所就读的潮阳实验中学校长张复昌告诉记者,郑润泽在学习上特别集中特别勤奋。在老师们看来,郑润泽是一个天分不错的学生,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就此取巧反而扎扎实实地复习,“是少见的基础扎实、全面均衡的‘种子选手’!”
尽管平时学习任务繁重,且学校从未提出任何要求,但郑润泽常常会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学校做一些杂务,“这孩子特别懂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奋斗目标一直在提高
有些内向的郑润泽告诉记者,一下子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有点不适应,对于状元他并没有特别期待,考完后他觉得自己发挥不错,但考到状元却是“意料之中的意外之喜”。
他坦言,自己是勤奋刻苦型的考生,在他看来,勤奋是获取高考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郑润泽建议,考生们在备考时,应首先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虽然一直很仰慕北大,但高一刚开始时,郑润泽的目标只是暨大,但随着高二、高三成绩的慢慢稳定,他的目标也逐步从中大变成人大、北大。他建议考生们,可以制定一个“跳一跳摘苹果”的目标,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来努力实现。
名人名言考试派用场
“我不是书呆子。”虽然以勤奋著称,但郑润泽的课余生活也极其丰富。他也爱打篮球、踢毽子、听周杰伦……甚至他还热衷于背诵名人名言。“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酬躇满志”,语文高考时,面对“不要轻易说不”的题目,这句肖伯纳的名言脱口而出,为行文增色不少。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利用大块时间集中复习一到两门功课,利用边角料时间背单词、简单复习当天知识点等,这是郑润泽屡试不爽、最想与学弟妹们分享的诀窍。
郑润泽想报考北大。他说,虽然也曾经想过要报考香港的院校,但随着年纪渐长,考虑到香港与内地的观念障碍、价值观念、经济条件的悬殊,他清醒地认识到,那里并不适合自己。而北大作为自己一直仰慕的大学,其浓厚的学术氛围一直深深地吸引着郑润泽,“其实我有一个梦想,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那才是适合我的平台。
理科状元曾帮老师讲课
状元档案
姓名:赵蔼姗
学校:珠海一中
类型:广东省理科总分状元
分数:696 分
第一志愿:保送北大
赵蔼姗被保送北京大学,6月18日已收到录取通知书
“有几次我喉咙不舒服,她主动提出帮我讲课,效果也很好!”珠海市一中高三(13)班(化学班)班主任钱建真老师谈到自己的学生赵蔼姗时,激动地如是说。
昨天,他获悉赵蔼姗以总分696分的成绩,一举夺得广东省高考理科状元。
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意志力好,智商高,做事稳重,有组织领导才能……”谈到找蔼姗的优点时,带了赵蔼姗三年的班主任钱建真如数家珍。高二下学期,小赵曾经获得了广东省生物竞赛一等奖,高三上学期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为此,她被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并于今年6月18日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早在3月份便知道自己保送北大的事情,但赵蔼姗仍坚持参加高考。“我希望能够用实力证明我自己,也为学校争光”。
昨日成绩出来时,赵蔼姗仍在接受英语培训。
非常喜欢武术体操
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是,赵蔼姗非常喜欢武术和体操。“从高中第一节体育课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武术!”赵蔼姗告诉记者,她在高中三年里,学过长拳、舞剑,以及散打的基本动作,高三的时候还学会了打太极拳。
“上大学后,我要重新修读武术,我最喜欢的两个爱好就是拉韧带和掰苹果,高三时最习惯的减压方式就是每天拉韧带。”赵蔼姗的妈妈告诉记者,赵蔼姗从小就非常关注体操,所有的体操运动员她都了解,赵蔼姗还很喜欢京剧。“我自己不玩体操,但是我喜欢看体操新闻,就像男孩子喜欢NBA一样,我经常上网去看体操新闻”。
对于自己此次能够夺得理科状元,她也显得非常谦虚。“我觉得我只是尽力的在考试中发挥出水平,没有一个考生会在考试前把拿状元作为自己的目标”。
对于考上状元是否打算重新选择学校的问题,赵蔼姗称:“我自己压根没想过其他的学校,一直都是以北大为目标,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上大学两年后,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状元头衔要有平常心
状元档案
姓名:杨振帆
学校:广州培英中学
类型:英语单科状元
分数:145 分
第一志愿:复旦大学
“查到英语考到145分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吃惊,随后觉得特高兴!考试的时候只告诉自己,向140分冲刺好了,没想到考到145分,当时也没想到自己是状元。”昨日上午,毕业于白云区培英中学高三(6)班的英语单科状元杨振帆兴奋地告诉记者。
谈到学习心得,他告诉记者,其实他也看过很多高考状元的经验,“但是觉得自己没有他们那么高的天赋,只是让自己做好每一次、每一个时间段的学习。因为我觉得,细节是决定一切的。”杨振帆说,在他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一直都是一丝不苟的。
他的听力、语法是强项,但从来不因为是强项而忽视每一次训练和学习的机会,而对于相对弱项的作文,他整个高三都在进行恶补:“一般是一天一篇作文训练,有时候甚至好几篇,直到最后写得得心应手,高考也就是这个状态!”
面对状元的头衔,小杨说:“考试总有分数高低,只是这次考试、这张英语试卷我比其它的同学考得好而已。”他说他会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个头衔。而对于“状元热”,他表示压力很大,生怕会说错话,“希望少一点这样的追捧,这样会捧高一部分人,而可能让另一部分人受伤”。
“我现在就希望早点定好要报考的高校,并早日得到录取通知书。”小杨说,本来想报考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他,觉得现在自己的分数报考香港的大学风险很大,于是转而考虑上海和广州的高校,当然,复旦大学是首选高校,最中意攻读专业则是管理方面。
地理状元反感“状元热”
状元档案
姓名:赖晓锋
学校:增城郑中钧中学
类型:地理单科状元
分数:135 分
赖晓锋毕业于增城市郑中钧中学,地理单科成绩135分,“刚开始也没意识到可以拿到省地理单科状元,以为最多就是增城市里的,后来班主任打电话跟我说了,爸妈知道后特别开心,”赖晓锋说,“广州市统测和第二次模拟考试,我地理都拿了第一名,但是拿省单科状元还是有点意外,但付出总是有收获的。”
在选考的地理科目学习上,赖晓锋自有一套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跟着老师走,毕竟老师经验丰富,可以教给我们的很多,比自己什么都去慢慢摸索来得好。因为地理要记的东西很多,我们做过的题目也很多,一定要善于总结,找到适合自己可以尽快记住的方法,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从今年高考地理试卷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很多需要考生结合材料分析地理原理,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求其实也是挺高的。”
对于目前所谓的“状元热”现象,赖晓锋表示自己其实很“不喜欢”,他说:“每个人其实都很努力,为了高考大家也都在尽力,付出都应该有收获,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推崇‘状元’。尽管有时候‘状元’们的学习经验很有意义,但最重要的还是得找到适合个人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