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7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为"关于文学阅读与应试作文的讨论"之重新立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01:3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首先我需要从头讲起,我把这次事件称为”82事件”.事件起因在于论坛文学版<<大家最近看什么书啊>>一文中,墨朵小MM一时愤慨发表了一番对中国教育(没错,我确定是)的现状的一番评介.虽然不算精辟也不算全面,但总归是扯到了上面去.同时我也相信,随着飞速的社会发展,她的这一番言论也有可能代表了她们这一代学子部分人的心态,其实关于教育的争论放在历史上哪一代都从不少之,大家也无须见怪,而同一时刻.碗老师因为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以也一时有感加入讨论,紧跟着老师发现讨论离题了.另外开贴,于是继而发生了:



新丰论坛第一次激情碰撞(请允许我发挥下娱乐精神)------


       群雄激情大斗法!!!

在这篇新的贴子名为<<关于文学阅读与应试作文的讨论>>一贴里,碗老师, Maxmall,彼岸,猪壮壮以及墨朵各位同学老师前辈都发表了一番创意无限,激情澎湃的言论,差点就燃点起我心中那团火…..扯远了.
在此次事件中,以上各位都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内心真实感受, ,两个拳头一齐打,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发表了各自的言论, 旁求博考,旁搜博采, 旁通曲暢, 旁引曲证, 旁徵博引, 旁指曲谕
…….皆是肺腑之言.

     以上,各位都是有识之士,不是我故意吹捧,我的确很为有这样激烈而真实的讨论感到高兴.作为教育界的碗老师固然权威,M兄也大气粗,彼岸是内省而坚决,但猪壮壮与小墨朵也不失为一代年少俊杰.

       但据有关专家分析,由风某人代其发言,我依然要很无情的告诉大家,这个讨论是没有结果的.虽然碗老师是本着自身的远大抱负出发,虽然墨朵小姑娘是那么的雄心壮志.但是<<关于文学阅读与应试作文的讨论>>这篇名题,实际是教育的缩影,相信这个讨论连历史本身也无法解决的,自古到今.也从来都没有人能给出怎么样的文学阅读与写好应试作文有必然联系.每个学子的路都不一样,每人的风格都不一样.但是静心来看,碗仔老师的说法是比较中肯的,也可圈可点.:


以上的言论基本上表达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请注意是作文写作”)对学习以及语言综合能力如何能得到一个更好好的学习渠道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但小墨姑娘没能理解到老师的意思,小墨姑娘更着重的是文学的创作,我可以感觉到她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但我依然很抱歉的告诉你,严格说来,在应试作文中不存在真正的文学创作.一切的离题也是由这里开始,包括后面的其它朋友(在我看来是, Maxmall兄擅于骏论,可对此观点反骏,但请另外开贴).

但我还是很欣赏小墨姑娘的发言,我不掩饰,看到她会想起年少的我.我始终相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人总好过沉默不言的人,那种沉默到底是虚伪还是沉着,我不知道,不过说话也不行动但内心又明明有想法的人,就是一种懦弱.连虚伪也算不上.也许我们会因为毕露风芒而撞得焦头烂额.但夏天穿棉衣的熊估计也不会比我们乐观多少,恐怕委实比我们可笑得多 .....STOP!

YY完了,下面这一句,请认真体会下,好吗?

请相信:--------世上不存在分岐,只存在意见不同.

所以这次的讨论,虽然目前是百家争鸣,但不管是现在停止还是明天继续热论,这只能是一场讨论,因为上面那句话,意见不同产生了出发点不同.出发点不同一切就不会连接上.我还是那句话,谁都没有错,.这个论题讨论到这个地步也不可能回到原位,大家的话题已经触及很深层的知识,包括社会,人伦,青春,教育,工作,人生.

所以,碗仔老师的命题是失败了,但不是她的原因.毕竟只是网上,不好操作.若认为我是在虚伪做中间人说好话做和稀泥的人的话,尽管可以另外开篇写一篇.


<<
论风出手是不是金牌和稀泥以及其虚伪主义所存在之印证>>

    无任欢迎,如果还觉得不够满意.

   可以再写一篇<<论风出手之吉它演奏与金刚猿人存在何种联系>>则更妙!更俏!


好了,不耍嘴皮子功夫了.在下一贴里我将会简洁的总结一些此次事件发生引发的讨论所产生的现象与局部状态的筛选进而得出更为适合大家讨论的话题.

我认为是,你认为不是,可以另立贴子.

,兑现我的诺言,我要立论!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01:52:29 | 只看该作者

立论

       我把此次的论文题目叫<<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
        接上面的话,如果大家都认真的看完了原贴里的回话,大家会发现其实他们的话题一直没怎么涉及到应试作文,反倒大部分都是各抒已见的以自己喜爱的文学风格.文学类型对自身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因此,以这个名题为续集立论我觉得是最好的,要用以前的那个名题,我已然认为不可能,重新立,若立得太远了点,估计各位都没有心情了,.以上这个论题应该还是能让大家继续\"激情洁湃,创意无限\"的.
           把焦距放前点,就是课外读物.当然你读黄色书也是课外读物,.但现在是在讨论文科,不是生物科.
           OH!伙计,你知道,要是讨论生物与生理那该是多么的枯燥啊!上帝(请用CCTV西片配音演员的口吻与语气来读)
          诚意邀请以下几位参加:
                     碗老师
           墨朵
           彼岸
           猪壮壮
           Maxmall
                  要求:请以上各位以学生的角度来讨论课外读物对你读书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利于弊.这个 创作包括你在应试中的作文.
               深夜执笔,写完还是觉得脑袋相当混沌.希望各位能看得懂我的意思,也希望 各位能谅解...我是真的为论坛的文学而写的.尽管不是很好....

ˊˊ
板凳
发表于 2008-8-6 03: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楼 风出手 的帖子

先占个沙发表示支持.这样好多了.可以避免不知不觉跑题了.
我把此次的论文题目叫<<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
这要看一个人,有些人读而不致用那是对写作没多大用处的.像身边大把同学看了无数的言情,或快餐式读物.写起作文来倒不怎么样!但无论如何都好不可改变的是他见识多了某些.
如果一个人有思想点,就会把看到的想到的读到的感悟到的不知不觉间应用到写作当中去,多读多看那肯定是非常有益处的.甚至能从量变到质变.
答案应该是:八分好两分弊.
[s:41]

地板
发表于 2008-8-6 08:06:55 | 只看该作者

收到收到

不过等下要去上班了,晚上回来再好好说:  )
5#
发表于 2008-8-6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风了,论坛需要你这样的工兵。

但是,你做的事情不是“立论”,什么叫“立论”,可以请教碗仔老师,或者google一下,百度也行。我建议各位都做一下这个功课。

我所谓的“驳论”,与立论相对,不是“骏论”。

好了,说回你发这个帖子。你希望大家各自下个结论,然后总结出结论,昭示后人吗?以后大家都圆满胜利了?一个草率结论会比激烈的讨论过程重要吗?你听说过费马定律破解的故事吗?

你定的这个主题<<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几个概念已经与原帖的讨论相去甚远。譬如学生写作完全不同于应试作文。更重要的是,原帖讨论的平等的两件事情,在你这里变成了“课外读物”服务于“学生写作”,变成了一元指向的价值观问题。在一般网友看来,如果前者“利于”后者,就好;如果前者“不利于”后者,就坏。这样的争论,蒙着赤裸裸的功利色彩,有意思么?

呵呵,你们继续。
6#
发表于 2008-8-6 10:20:59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决定最近断网好好看书,所以可能不会太常跑上来跟踪了.(最近迷上了杜拉斯<一

个叫寒的网友大力[s:201]我看下此女的书,说对我应该有帮助,或者可以确立我以后要走

的风格.认识寒是缘于一个文稿参赛,本人直觉此人很不简单,如果因此能让我下定决心

走一条路,我乐意之极.>与叔本华<是由于最近陷入一种是与否的自我挣扎中,所以需

要找此类书籍来说服内心的自我.>相对目前我来说,看书这是个非常重大的工程.题跑

得有点远了.不可否认我是喜欢交待过程的人.好,继续来胡言几句.)

风说到\"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就个人经历来说,利弊相随.正如我最喜欢说

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谁能说得清?就好像我老是向人求证什么是好人?什么

是坏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种类似弱智的问题一直困扰我至今.

课外物对我来说,影响颇深,当然有正面也有反面的,起码现在的我就有两种思想(光明

与黑暗).先说说我都看些什么书吧,散文,诗歌,文学小说,言情小说<中专时期>武侠小

说,心理学,童话<初中时期仍在看,当时若无其事去校图书馆借来看.>,杂志,快餐式小

说(最近两年看得蛮多)...不一一逻列了,需要说到的时候自然会说到.

我看书是因为本身身体不好,不喜欢说话,就只能找一些书来看,那时看书是没怎么选择

的,看得最多的是文学小说与心理散文.因为看得快(也不知能不能吸收,不过当时是以

看了这书我会不会头痛来衡量.譬如金庸,一看他的书即时头痛病犯.在我当时的年纪来

说,太深奥的书,我看了也是白看,我不会让脑细胞在那里死去.当然有段时期超喜欢证

明题,老是找些高难度的题目来证明自己是优生.这都是题外话了.).我喜欢作笔记,看到

我喜欢的词句都会记下来,目的很明确,当我的作文需要此类的语言的时候我可以借用.

我记得初二语文老师说过,要想写好作文,就只能平时多看多读还要多练笔.不可否认,

初二语文老师是影响我的其中一人.由一开始老师每个星期给我布置一个命题作文到

后来自己找材料写作文.我的功底都是大部分那个时候练成的.当然,我是学生,那个时

候目的很明确,我不要别人超过我,至少我不能落后,所以我只能多看同学不看的略嫌浪

费时间的文学小说来提高我的个人认知.(我有个怪僻,别人都喜欢的风格,我是不屑的,

所以我老是会尝试反思维去写作文.初一作文在测验中得过零分,因为命题错了.当时老

师仍拿来作范文,当时他是这样说,这篇作文其实仍是可以得高分的,但为了让我记住教

训给了个零分.那是我在坚持自已写作文的第一个零分也是最后一个零分)

当时很爱读四大名著,鲁讯,冰心,巴金.傲慢与偏见,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

等小说,目的是吸收别人的词汇,对情景与场景的些描述.不可否认,在我的作文中都会

出现些别人的美句.当时不会创新,只会借用.不过管它了,当时我的水平就是有限.只要

我用得好,用得对,就会变成我有用的东西.(来个题外话,如果你现在用这些来考我,算是

白考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看过用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都会忘记,为什么会这样?一

时半会我也说不清,等我研究透了才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遗忘的现象).很讽刺的

就是,我有很多消极的思想,但在学生时期是从来只写积极向上的作文,因为我是学生,

我要拿分数拉成绩.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沉迷在言情小说而荒废学业.过于抒情却变成了无病呻吟的空洞作

文.初中时期,我不明白为什么女生都喜欢看言情小说,正如她们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只爱

武侠小说.不可否认吧,当时我是学生,我没有考虑得太深远,起码我没有想过为以后走

创作的路打基础.我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并努力写好作文.


那时看课外书我采取的是,看得懂的就继续,不懂的地方停一停,感觉自己可以了再继续

看下去.(哆里哆嗦说了一大堆,感觉没有说出重点.暂且看着先吧.弊端无非是偏科或者

在思想上有很大想不通,或者会出现无病呻吟的作文,但感觉只要选好书,利还是大于弊

吧.个人感觉当时我得到的远远是利的多.而弊方面都是初中以后的事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0:3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xmall 于 2008-8-6 08:58 发表
辛苦风了,论坛需要你这样的工兵。

但是,你做的事情不是“立论”,什么叫“立论”,可以请教碗仔老师,或者google一下,百度也行。我建议各位都做一下这个功课。

我所谓的“驳论”,与立论相对,不是“骏论” ...



                  风方对M方的决定表示理解与赞成。并祝愿你在另一篇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文章里再展风采。(强烈要求M兄能另外开一篇贴 来讨论“费马定律破解”,我并没有听过,开贴 讨论后也可以让大家认识到更多的知识与交流。)


                  多谢小猪,YU520还有彼岸的支持,请各位继续。

                  目前一切秩序良好,请大家保持良好心态继续发言。

[ 本帖最后由 风出手 于 2008-8-6 10:36 编辑 ]
8#
发表于 2008-8-6 10:31:34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Maxmall 于 2008-8-6 08:58 发表
好了,说回你发这个帖子。你希望大家各自下个结论,然后总结出结论,昭示后人吗?以后大家都圆满胜利了?一个草率结论会比激烈的讨论过程重要吗?你听说过费马定律破解的故事吗?你定的这个主题<<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几个概念已经与原帖的讨论相去甚远。譬如学生写作完全不同于应试作文。更重要的是,原帖讨论的平等的两件事情,在你这里变成了“课外读物”服务于“学生写作”,变成了一元指向的价值观问题。在一般网友看来,如果前者“利于”后者,就好;如果前者“不利于”后者,就坏。这样的争论,蒙着赤裸裸的功利色彩,有意思么?


或许你理解错误意思了,我没有感觉到蒙着赤裸裸的功利色彩,只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成长经历吧.正如前面所说,大家所处时期不同,或者同一时期所活的方式不同,客观点.我们都不是专业的驳论者,就算扯远了,扯近了又如何?我们也只是说的个人思想,我们能代表或者说完这些教育就会有不同还是我们就会成为伟人?当然你不愿拘如一式,但有谁喜欢?有时间再好好重看碗仔老师与猪壮壮同学及风此篇再来继续.好了,各位继续抨击吧...

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s:29]
9#
发表于 2008-8-6 11:29:14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新来的。原帖插不上话,不过一有回帖我就跑去偷窥。
不过现在话题暂时转移到讨论方式上来了(我只插话讨论方式,不讨论文学和写作)。

我觉得MM同学期待开放的或随机的讨论,偶然性甚至戏剧性的结果。
不想原帖被引导向单一的方向。他说成“功利色彩”。(一元指向)

我个人也觉得结果是无用的,结果还没出来大家已经有各自收获了。
无法预测的结果(离题)在让讨论出现新的价值。话题是个起点。[s:80]

MM说道:一个草率结论会比激烈的讨论过程重要吗?    我是赞同的。

论坛讨论和工作会议就有这样的不同之处。[s:82]

(闪人)

[ 本帖最后由 2046 于 2008-8-6 11:32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8-6 11:37:25 | 只看该作者

回9楼

与我所说的“敢于表达自已想法的人”实际上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小猪同志与墨朵MM发表完关于课外读物对写作的影响后,可以接着讨论这个:

            一个草率结论会比激烈的讨论过程重要吗?

           将会非常精彩有趣。。。
11#
发表于 2008-8-6 11:38:3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看你们打牙教,挺好。
12#
发表于 2008-8-6 12:38:16 | 只看该作者
咳咳,好吧,由于我个人说话从来尖锐,没有2046那种温柔敦厚
使风感到受了侵犯,我也很不好意思——致歉

父亲说我“滚屎操尿”,导师说我“妖蛾子”,证明我强烈的破坏欲望
所以我经常忍不住对论坛小朋友们狠下毒手
罪过罪过

但我一直坚信,得罪不起的朋友不配做我的朋友
当然,这里的得罪是指意见不合,不是借钱不还哈[s:19]
所以我从来不介意得罪人,嗯,2046就经常被我拍得满脑袋大包

我对这个论题的意见也基本上都说出来了,这里就不重复
也很高兴看到大家的想法
希望这样的坑越来越多
大家继续。
13#
发表于 2008-8-6 12:52:36 | 只看该作者
先上来浮个头先...

我认为文学阅读对我的写作直接影响不大..
影响的是思想,应该是思想上的变化导致写作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14#
发表于 2008-8-6 13:01:57 | 只看该作者
对了,补充一下费马定理的事,科普一下。
费马定理是大数学家费马提出的猜想,300年来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前赴后继想证明它。他们没有成功,但因为他们的努力,数学被巨大的推进了。

“三个世纪的历史表明,费马最后定理是有巨大价值的数学问题。要想预先正确判断一
个问题的价值是困难的,并且常常是不可能的。因为最终的判断取决于科学从该问题得到
的收益。希尔伯特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费马大定理的价值时说:“证明这种不可能性的尝试,
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说明这样一个非常特殊、似乎不十分重要的问题会对科学产生怎
样令人鼓舞的影响。受费马问题的启发,库默引进了理想数,并发现了把一个循环域的数
分解为理想素因子的唯一分解定理,这一定理今天已被狄德金和克朗奈克推广到任意代数
域,在近代数论中占着中心地位,而且其意义已远远超出数论的范围而深入到代数的函数
论的领域。”希尔伯特还评价说,“费马猜想(即费马大定理)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直到近年,费马定理才获得证明。

我引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未必能得到结论,或者能活到得出结论那一天。但是我们为了得出结论所做的实际工作,常常都是很有价值的。那些数学家都“离题”了,但很多离题的工作更加伟大。我希望这个讨论本身也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至少是一只会下蛋的鸡,而不是一个煎蛋、荷包蛋……

科普地址: http://www.math.nankai.edu.cn/jpkc/sxwh/ziyuan/4/4-3.pdf

[ 本帖最后由 Maxmall 于 2008-8-6 13:02 编辑 ]
15#
发表于 2008-8-6 13: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14楼

我大概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过程确是个享受
16#
发表于 2008-8-6 13:26:57 | 只看该作者
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

我还不擅长于写论文,阅历浅,只能乏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还好彼岸同志的帖子给了点借鉴

我看的课外读物是屈指可数了.
能够重读的就是村上春树 杜拉斯 米兰昆德拉这几位了.
也比较喜欢张悦然.算是80作家里比较能看的一位吧 写得比较自我 也是她的书开拓了我对于西方的开放思想

我不喜欢把阅读与写作放在一起谈关系.
它们是2种不同的东西吧


抱歉..貌似又离题了
再谈利弊
就我自身而言...利是大于弊的
利还是增益思想之类的云云....
弊就是在应试作文上有时会有一些跃跃欲试的想法..会碰钉子
.....

下回继续说..今天心情一般....
17#
发表于 2008-8-6 13:48:08 | 只看该作者
上班中午休息,冒上来,看一下,原来好热闹。顺便说几句。
     由于专业和兴趣的转变,我现在看的纯文学的书比较少了,看社会学和经济学还有自己的专业法学的书比较多,但是回想中学时代,还是决定文学阅读对写作是有帮助的。
     我庆幸我初中语文老师很注意让我们读书,对我们写作也是很看重,所以初中时代读了许多小说,名著。但是我想很多人在高中时候对写作和阅读还是比较矛盾的,我也庆幸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对我们的写作很民主。我们有两本作文簿,一本是命题作文簿,一本是自由作文簿,每本隔周交叉交一次。两本的作文我都没觉得有什么难处,命题作文顶多就是带着镣铐舞蹈,当然,或者说我的生活本来就比较充实和多感想,所以写起来比较顺畅。
     说回阅读,《少男少女》我上初二后就不再读,觉得很快餐,《读者》类的上高二后也没怎么读,也是觉得快餐,《萌芽》后来也越读越少,觉得口味都一个样,没新意。上高中后读得多的是《中国国家地理》、《南风窗》《南方周末》,当然,这些已经在文学的界限边缘了。但是保持一定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宽,知道的素材更多,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写作。

     先声明这不是来辩论的,中午吃多了。。。思维散乱。。。更不是立论。。。在大学打辩论打了三年。。。不能坏了辩论的牌子。

     当我饭后闲谈。以后有心情有时间再写。
18#
发表于 2008-8-6 17:5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楼 Maxmall 的帖子

无非就是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哲学常识.....

[ 本帖最后由 猪壮壮 于 2008-8-6 17:59 编辑 ]
19#
发表于 2008-8-6 18:49:15 | 只看该作者

M

要掰就去掰比你更牛B的人,掰倒“论坛上的小朋友”算不上什么本事。论坛本来就是个开放平等的地方,交朋识友从来只有合不合适/谈不谈的来,而没有什么“配”不“配”, “得罪不起的朋友不配做我的朋友”。您姿态一下摆的这么居高临下,那就不要再扯谈什么友谊了吧。说到意见不合,我和风出手大哥也一向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争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友谊,我想这首先是一个相处上的态度问题。破坏欲很多人都有,但没有人活该为别人的破坏欲买单。你说到“2046就经常被我拍得满脑袋大包”还有他表现出的“温柔敦厚”,我想这恰恰反映出了2046自身的涵养,而对于你从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引以为荣和沾沾自喜,我就不得不觉的你是傻不拉几的了。
20#
发表于 2008-8-6 19:20:35 | 只看该作者
猪兄这么激动啊,不值得

我一般都喜欢跟大人辩论,不过我回别人贴之前,没有去查人家出生年月的习惯。

另外,我就是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配做我的朋友,有人不配。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又不是故意摆出来的姿态,这有什么沾沾自喜的。

2046的温柔敦厚是他的优点,这意味着我也要温柔敦厚吗??好吧,我觉得我现在是挺“温柔敦厚”的[s:58]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