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决定最近断网好好看书,所以可能不会太常跑上来跟踪了.(最近迷上了杜拉斯<一
个叫寒的网友大力[s:201]我看下此女的书,说对我应该有帮助,或者可以确立我以后要走
的风格.认识寒是缘于一个文稿参赛,本人直觉此人很不简单,如果因此能让我下定决心
走一条路,我乐意之极.>与叔本华<是由于最近陷入一种是与否的自我挣扎中,所以需
要找此类书籍来说服内心的自我.>相对目前我来说,看书这是个非常重大的工程.题跑
得有点远了.不可否认我是喜欢交待过程的人.好,继续来胡言几句.)
风说到\"论课外读物对学生写作之利与弊\",就个人经历来说,利弊相随.正如我最喜欢说
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真假假谁能说得清?就好像我老是向人求证什么是好人?什么
是坏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种类似弱智的问题一直困扰我至今.
课外物对我来说,影响颇深,当然有正面也有反面的,起码现在的我就有两种思想(光明
与黑暗).先说说我都看些什么书吧,散文,诗歌,文学小说,言情小说<中专时期>武侠小
说,心理学,童话<初中时期仍在看,当时若无其事去校图书馆借来看.>,杂志,快餐式小
说(最近两年看得蛮多)...不一一逻列了,需要说到的时候自然会说到.
我看书是因为本身身体不好,不喜欢说话,就只能找一些书来看,那时看书是没怎么选择
的,看得最多的是文学小说与心理散文.因为看得快(也不知能不能吸收,不过当时是以
看了这书我会不会头痛来衡量.譬如金庸,一看他的书即时头痛病犯.在我当时的年纪来
说,太深奥的书,我看了也是白看,我不会让脑细胞在那里死去.当然有段时期超喜欢证
明题,老是找些高难度的题目来证明自己是优生.这都是题外话了.).我喜欢作笔记,看到
我喜欢的词句都会记下来,目的很明确,当我的作文需要此类的语言的时候我可以借用.
我记得初二语文老师说过,要想写好作文,就只能平时多看多读还要多练笔.不可否认,
初二语文老师是影响我的其中一人.由一开始老师每个星期给我布置一个命题作文到
后来自己找材料写作文.我的功底都是大部分那个时候练成的.当然,我是学生,那个时
候目的很明确,我不要别人超过我,至少我不能落后,所以我只能多看同学不看的略嫌浪
费时间的文学小说来提高我的个人认知.(我有个怪僻,别人都喜欢的风格,我是不屑的,
所以我老是会尝试反思维去写作文.初一作文在测验中得过零分,因为命题错了.当时老
师仍拿来作范文,当时他是这样说,这篇作文其实仍是可以得高分的,但为了让我记住教
训给了个零分.那是我在坚持自已写作文的第一个零分也是最后一个零分)
当时很爱读四大名著,鲁讯,冰心,巴金.傲慢与偏见,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
等小说,目的是吸收别人的词汇,对情景与场景的些描述.不可否认,在我的作文中都会
出现些别人的美句.当时不会创新,只会借用.不过管它了,当时我的水平就是有限.只要
我用得好,用得对,就会变成我有用的东西.(来个题外话,如果你现在用这些来考我,算是
白考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看过用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都会忘记,为什么会这样?一
时半会我也说不清,等我研究透了才来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遗忘的现象).很讽刺的
就是,我有很多消极的思想,但在学生时期是从来只写积极向上的作文,因为我是学生,
我要拿分数拉成绩.
当然也有很多同学沉迷在言情小说而荒废学业.过于抒情却变成了无病呻吟的空洞作
文.初中时期,我不明白为什么女生都喜欢看言情小说,正如她们也不明白我为什么只爱
武侠小说.不可否认吧,当时我是学生,我没有考虑得太深远,起码我没有想过为以后走
创作的路打基础.我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并努力写好作文.
那时看课外书我采取的是,看得懂的就继续,不懂的地方停一停,感觉自己可以了再继续
看下去.(哆里哆嗦说了一大堆,感觉没有说出重点.暂且看着先吧.弊端无非是偏科或者
在思想上有很大想不通,或者会出现无病呻吟的作文,但感觉只要选好书,利还是大于弊
吧.个人感觉当时我得到的远远是利的多.而弊方面都是初中以后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