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猪壮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对于敏感词审查制度微不足道的抗议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9-30 11:17:03 | 只看该作者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好一套理论,至少你讲到的很多都是这样,我不做反驳。
标准自在人心,特别是这个开放的社会年代。江山一代自有一代的风情[s:40]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6哥和风哥都讲的很好,要的就是这份严肃,现在出去一下,等下再回来再好好说:    )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kele520 于 2008-9-30 11:17 发表
标准自在人心


既然是自己的标准,似乎没什么必要拿出来讲

[ 本帖最后由 猪壮壮 于 2008-9-30 11:44 编辑 ]
24#
发表于 2008-9-30 13:09:06 | 只看该作者
我眼中的标准很简单
大雅至大俗,雅到俗人都喜欢,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样雅俗共赏
25#
发表于 2008-9-30 13:22:54 | 只看该作者
白居易好诗好人,此人弃甲归田园后每与人闲聊,只要对方说的是他不感兴趣的话题,他就面有鄙色,若说到他感兴趣的就会手舞足蹈,慷慨大笑。钱钟书刚开始在西南联任教时不穿华服布鞋只穿洋服,上课用英文教,下课用英文说。北岛顾城更不用说,这些都是奇人异士,品其作品不能用常人眼光看待,用常人思维思考。碗仔老师说的好,雅俗共赏,有成语曰,但你此“俗”是什么俗了?你使用的是大俗,何解?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9:01:37 | 只看该作者

无严肃,不文学...

问“什么是好的文学?”,是文学标准的问题。问“什么是文学?”,是文学的形而上问题,即文学的存在问题。我觉的大家在思考时务必要对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

TO:2046
你说的这些话和我的观点是融洽的,因此我只想对你的原话作些补充。你提到了一个早先的例子,这套文艺观念很好理解,可以表述为:

凡是符合社会主义利益的文学就是好文学。

我对政治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不过要是接受了这一个理论,那我想可能很多小说家都会选择改行去耕田。好在这种文艺观念如今已经被淘汰了。文学是非政治的,或者是政治中立的,文学还是非道德的,不要用道德去要求一个小说家或一篇小说。写出好小说来就是王道,不管写出这个小说来的人是国王,还是杀人犯。

TO:风出手
关于小说,诗歌,散文。你也否定了它们是递进的,这我赞同。可你要说“任何一方面它们都不是单行方向,是相互循环使用的圆周体”我觉的你不免过于乐观,诗歌写的好的人,小说未必就写的好,小说写的好的人,散文也不一定写的好看,这几乎是一个文学常识。到了现在,小说和诗歌之间的距离未必就亚于理科中化学和物理之间的距离。
27#
发表于 2008-9-30 23:5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ukele520 于 2008-9-30 11:13 发表
同意,随便  写写   不算是文学。。。
  我们只能算是涂鸦,和文学挨点边便算光荣了。哈哈
     好作品总有人认可,至于标准应该没有一致,各人认为罢了。[s:39]


不同意...
你误会我意思了
28#
发表于 2008-10-2 11:24:33 | 只看该作者
静看你们的讨论,总结:好精彩,各抒己见。
[s:72]
29#
发表于 2008-10-2 19:25: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猪壮壮 于 2008-9-30 19:01 发表
问“什么是好的文学?”,是文学标准的问题。问“什么是文学?”,是文学的形而上问题,即文学的存在问题。我觉的大家在思考时务必要对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

TO:2046
你说的这些话和我的观点是融洽的,因此我只 ...

猪总说的很对,不过诚然觉得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说不是单方向,循环的圆周体的意思就是说喜欢文学的不要对自己喜欢的风格之外的文风有所拒绝,就以这三大体来说,各个风格在写作的表现手法似乎不存在相关的联系,但其实写作除了字面上的表现,也同样也有超然文字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看完某部作品后似乎没看懂,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就是“感觉”在写作的体现)的表现,比如传说中的意识流就是典型的这种风格,诗歌可以写得高雅深奥,小说也同样可以,散文也可以,散文特有的随意和感伤,诗歌的深刻与精细,小说的逻辑性与故事发展或线索的结构,这些感觉都是相同的,我相信假如以一个命名文章为写作要求,要分别以散文、诗歌、小说三种不同的风格来写作,一个成熟的作者必然能用这三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写出同样的感觉主旨。这就是我说的“循环”的意思,同样可以引申出来的是:一个只会写诗歌而又不用其它文风来提炼自己激励自己的作家,其诗歌的境界必然不会去到很远,这才是我对“文学”的真正理解,至于在我的角度来说,我特意提出小说的与众不同,是因为诗歌与散文都可以在小说中体现,而散文与诗歌显然是单一的风格,仅仅是指这些,并无特意抬高小说贬低散文诗歌的意思,当然我是坚持以小说为文学的终极表现与追求为宗旨的,喜爱写作的人,必然常写,常写的人肯定越写越多,写多的人还不能写小说或不愿意写的肯定是有一定的惰性或太过偏执。

[ 本帖最后由 风出手 于 2008-10-2 20:14 编辑 ]
30#
发表于 2008-10-3 06:19:1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插个题外话(终于有话说了)…关于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着重表现人的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的奥秘。结构上颠倒时序,自由联想,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墨朵看过茨威格部分的短篇小说,其中就有很大部分的意识描写,在读的过程中,就好像有一股流水从头脑流过。这样的小说不难懂且非常吸引人。它很注重细节,一点风吹草动和人物间的微妙影响都描写得淋漓尽致。风叔说得没错,抓的是一种感觉。
31#
发表于 2008-10-3 07:02: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墨朵 于 2008-10-3 06:19 发表
我想插个题外话(终于有话说了)…关于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着重表现人的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的奥秘。结构上颠倒时序,自由联想,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墨朵看过茨威格部分的短篇小说,其中就有很大部分的意识 ...

小侄说的意思与我甚是吻合,但为叔还是要唠叨一下,补充一点:意识流“很好懂或不难懂”的前提必须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里有过接近作者类似的心里活动(请注意,意识流百分之百的最终表现就是心理!这一点小侄说的非常精辟),这样看起来,每读一个字就会感觉像完全发自己内心一样,而跃然纸上的字不过是别人帮你的代笔,这就是典型的意识流给人的感觉,而如果相反就兴趣索然了,读者如坠云雾,何其“费劲”两字能形容?对于这情况读者眼前的文字跟无字天书没有分别。其实我个人的见解就是:“意识流就是完全掘弃了正常思维而把人的潜意识最大化放于纸上的一种风格”,换句话说就是只写“感觉”,那么我们是否能得出它的前身是有理性的文本编排的了?
    对了,很多人写作让人看上去无论文笔,段落,内容,写法,主旨…都是一流的,可是看完后总是让人感觉“少点什么…”,没错,写作-所有相关的因素最终都是为感觉服务的,不知各位以为然否?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大家都开始意识流了,真是一帮牛人。我觉的意识流挺难懂的,也不太吸引人,阅读此类小说只是想增加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后碰到同类型的小说你可以依靠经验判别什么是胡扯,什么是意识流。起码我们现在可以很明白的说,不是自说自话就是意识流,不是说话不带标点符号就是意识流。等等。
两位都说到了一个小说中的细节问题,以前我们在QQ群也聊到过,细节是最见一个小说作者功夫的。现在我还想补充两点:
1.        一个细节描写,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很可能就是失败的。
2.        不能为了写细节而写细节(同样的,也不能为了意识流而意识流,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每一个细节的描写都应该和小说的主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联系,可有可无的细节应该避免掉。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说话好独断.[s:78]
34#
发表于 2008-10-3 13:12:39 | 只看该作者
貌似话题因意识流转折了…墨朵继续发表下个人观点。恩,风叔所言甚是,为感觉服务。同一篇小说,不同人自然有不同的感受。我的想法是意识流文学能激起某种情感上的共鸣(当然不是心情日记那类),不一定相同,但读者在读的过程中难免不对作者暗暗赞赏。繁琐的细节描写我也是很讨厌的,然而有的细节描写得好就能成为全篇的一个亮点。而我觉得,意识流文学也不是单纯的内心刻画(壮壮兄所说的自说自话),故事情节也是不可忽视的。叙述者不可能无动于衷地叙述(那就成怨妇了),再客观也难免有主观感情色彩。还有个就是,完全能用一个定义概括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因此我认为意识流是一种手法,不能“为了意识流而意识流”。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17:2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楼 墨朵 的帖子

真聪明!

[ 本帖最后由 猪壮壮 于 2008-10-3 17:29 编辑 ]
36#
发表于 2008-10-3 18: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壮壮兄

呵…谢谢夸奖。(这么说是不是想晚上请墨朵喝奶茶啊)墨朵首先认个错,为之前对此帖的不认真态度感到惭愧。
37#
发表于 2008-10-3 22:50:49 | 只看该作者
文学的范围太广啦,不过本人最喜欢鲁迅的文笔和作品,一针见血!!!
38#
发表于 2008-10-4 13: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楼 东门新闻 的帖子

阿Q精神万岁       但鲁迅确也曾悲哀,自古文人相轻使然,现代可曾有?[s:54] [s:55]
39#
发表于 2008-10-4 19:30:38 | 只看该作者
文人相轻是中国自宋以后文坛一个相当严重的现象,读书人读的书多就自然会拘泥于一些节骨眼,所以文人间总有相互看不顺眼的风格,一般的情况是看了对方的文章有不认同,先发微词一篇,然后被评论的一方又觉得自委屈,便也回复一篇,然后大家你来我往,交流变争论,争论变争吵,争吵变对骂,话说这种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前自春秋时起百家诸子一直提倡文武兼并,孔子的“五礼”中就有“射礼与骑礼”,所以宋以前的各朝代文人们充满生气,多数文武双全,包括百战百胜的将军也能出口成章,宋太祖建国为一已私欲(杯酒释兵权)采取“抑武扬文”,以为政方如此,对民间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武科人士就业前景一落千丈,一个武将家族五代的奉禄还不如文官一代人的,所以后来会那么多武将贪污,“科举考制”的出现后则让追求自由学识追求人性光辉的读书人望而生畏,从此闭门苦读,一坐就是十年或数十年,也不练武,也不喜欢行动,只一味的读书考试,到白发苍苍还在考试,读书人尚且如此,武人就更甚,连基本的做人尊严都没有,帝皇的私欲无限澎涨最终导致封建社会的崩溃消亡,这是后话…但须要明白“学以致用”一词,读的书再多但不能把书中的道理在生活中贯彻实行,只能是说一套做一套,科举制度造就是这种人,整天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对别人就指手划脚,对自己避而不谈,“书生误国”一词是自宋以后才有的,到明代时达到顶峰,书生说话不怕死,书生写东西不要命,皇帝都怕,曾国藩开口闭口皆圣贤搞得美国人听不懂翻译索性把琉璃群岛送给了干脆直接的日本人,李鸿章手捧《万国公法》口口声声说日本人要是真打中国人就是不对,于情于理讲不过去,他回国还成竹在胸,结果日本人二话不说军舰开进,甲午战争完胜中国,他才深有感慨的说了一句:“弱国无外交”。书生误国一词是有道理的,教训是惨痛的。直至民国时期,胡适的阴谋策划下一举扳倒国学大师林先生,新文派横空出世!!手法虽不好,却吹响书生的风骨铮铮,节气火火的号角。鲁迅之后再无鲁迅,闻一多之后再闻一多,陈寅恪之后再无大师。如今的中国文坛韩寒是大师?是书生?安尼宝贝与秋瑾与张爱玲比之若何?郭敬明又如何?他们除了貌似勇敢的揭露当今社会的真实一面外有为人们指明什么吗?他们写的事例跟中国人的ing有多大的关系吗?他们对年青人又造成了有多少良好的影响在里面?今天的中国文坛可悲的连书生都没有,刘墉算半个。Today-文学Has die!

[ 本帖最后由 风出手 于 2008-10-5 17:51 编辑 ]
40#
发表于 2008-10-4 19:4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9楼 风出手 的帖子

[s:39] 读帖胜读十年书,佩服佩服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