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谢衷洁表示,孩子的确应该减负,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教育“重量不重质”,一次次无意义的重复,最终让孩子厌倦、逃避甚至恐惧。“减负”不等于盲目删减教学内容,也不等于随意减少学习时间。“减负”并不单纯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在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在明天却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附加上去。
“奥数”,另一个极端的例子>>
学生难减课内负担,课外负担也愈来愈重。基础教育的肩上承载了太多的重担,只能步履蹒跚,奥数或许就是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
在热闹的“奥数”学习场面和火爆的“奥数”培训市场相互作用之下,“奥数”这个本该属于少数人项目,成了中小学生们的必修课。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奥数,也非其常态,而是一个完全被功利化的“奥数”。
“虽然对‘奥数’也不能一概抹煞,但是‘奥数’降温的确是减负的措施之一。”对陈明德的这个观点,数学教育的专家们也已达成共识。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教委主任何致瑜认为,“奥数”本身并没有错,但后来“奥数”成绩被作为升入重点学校的一个重要参数,这种导向就有问题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一种“运动”,甚至泛滥成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并非没有参加“奥赛”的学生就不好;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奥赛”,却被形势所裹挟。从而使“奥赛”失去了其挖掘天才的本身意义,走偏了路子。
з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