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6|回复: 12
|
"常回家看看"莫强求
[复制链接]
|
|
[s:39] [s:55] 读西安赵德铭"常回家看看"莫强求的文章深有感触,他说;
"在春节前,定居深圳的小儿子打来电话,说他们一家三口今年春节准备回家过年。我听后十分高兴,忙为他们做回家过年的各项准备工作。但等他们在家里呆了一周,回深圳之后,我算了一笔经济账,孩子们“回家看看”的成本也够高的。
由于小儿两口腊月二十八日才放假,正月初八要上班,所以往返乘坐的都是飞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往返机票约9000元,他们又给了我2000元的“压岁钱”,再加上其它的花费,这一趟“回家看看”就花去了1万多元,比我一年的退休金还要多,让我怪心疼的。因我小儿他们的收入情况还比较高,要不然的话,这1万多元的“常回家看看”费用,便会成为孩子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觉得作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难处,把“常回家看看”看得淡一些。如果孩子因工作太忙,或是经济拮据,负担不起回家的路费,那么,不妨让孩子“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就行了。另外,如果自己身体尚可或是经济状况较好,也可以“常到儿女家去看看”么。因为既是一家人,就应该互相体谅,不必在“常回家看看”这个问题上较真"。
我认为赵先生此文值得思考,你以为然否?
╡╡ |
评分
-
|
|
|
|
|
|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5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leoh 的帖子
[s:39] 谢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url][/b] |
|
|
|
|
|
|
|
是啊是啊!来回一躺的费用那么多``倒不如常打个电话问候下``将那些钱寄给父母也可以啊!
起码也是一份孝心![s:53] |
|
|
|
|
|
|
|
有空常打打电话问候下老人,老人们也会很高兴的
能常回家看看也好,毕竟是孩子们的一份孝心,千金难买! |
|
|
|
|
|
|
|
钱是赚来花的,心里觉得值就行啦,再说了,省钱是无底洞.别到了\"子欲养而父不在\"有再多的钱又怎么样,那个遗憾能弥补吗? |
|
|
|
|
|
|
|
对,我也觉得再多的钱也买不来那一份父子情.................... |
|
|
|
|
|
|
|
我除了清明,一般不会在节日回去,的确也节约了不少钱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
|
|
|
|
|
|
|
我也一般过年才回去一趟,花费也不太,家人也说过,没事可以少回家,多打电话问候就可以啦。 |
|
|
|
|
|
|
|
[color=darkorchid]严重同意![/color]
[color=darkorchid]像我吧,工作一直都很忙,一年也就只能回娘家四五次,但固定了每个礼拜都打电话给父母~~[/color] |
|
|
|
|
|
|
|
[size=4][color=Magenta] 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作的问题,好多打工一族身在外面工作,许多子女总是无暇看望父母,忘记了“中华第一礼仪”——孝敬老人。有的子女说,我常常给父母寄钱呀,还不孝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虽然大了,也基本实现了父母对我的期望: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了,挣钱了;能孝敬他们,多点时间去关心父母,不仅要从财物上关心,更要从精神上的进行.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孝敬父母永远是可敬可佩的美德,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尽到一个做儿女的责任,要常回家看看,要多打几个电话,要多说几句温暖的话语.[/color][/size]
[s:49]
|
|
|
|
|
|
|
|
[s:39] 谢谢各位,帖子刚挂的下午电脑就瘫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基本得到恢复。我认为各位所言极是,爱的表达不可能雷同,父母子女之间惟有常多勾通多了解,唯有相互理解才能促进感情融洽和谐共处比什么更重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