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2|回复: 0
|
我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
|
[align=center][size=5]我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size][/align][align=center]
[/align]
[align=center]
[/align]
[size=4] 近年来,我县在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打造精品,丰富活动内容,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size][size=4][/size]
[size=4] 县城及周边乡镇共有二百多位业余文艺爱好者,他们非常活跃,自发组建了十多支表演队,排练出形式多样的节目,通过互相学习、联欢等方式,把县城的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带动起来,大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娱生活。
客家音乐曲艺队的负责人陈明,曾是新丰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自年轻时起就十分热爱文艺事业,从未间断对群众文艺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客家音乐曲艺队乐队成立以来的7年多时间里,不仅就近参加在县城举行的文艺活动,还经常不畏劳苦深入到偏远农村,为基层群众送去欢乐。
在县政府广场和南门塘任予广场,每天晚上都会聚集很多热爱跳舞的群众,在一起健身娱乐,成为我县广场群众文化的一大亮点。
为了让广大群众和文艺爱好者娱有场所、娱有所乐,五年来,我县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县文博中心、图书馆办公楼的办公环境与设施,2011年对任予广场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集文化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群众文化广场,并配备了配套设施,2009年启动流动图书馆,今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投入使用,少儿阅览室建成对读者开放。目前全县建有141间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完善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我县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等有线和无线网络传播文化,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了所有村镇,基本达到户户有电视看,频道多达几十个,内容丰富多彩,播出质量好,这是人民群众感受现代文化的重要渠道。
为推进文化“精品工程”建设,我县组织民间各协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3期三年一届的新丰县农村小戏小品文艺汇演,从2011年开始实施好每月一场的广场文化活动,2009年选送的原创作品《洋房与狗窝》、《奇樱情歌》在参加韶关市第三届小戏小品(音乐、舞蹈)大赛中小戏小品两项获“金奖”,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size]
[size=4]来源:新丰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size]
[size=4]作者:罗秋燕 冯明科
[/size]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