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新丰县
新丰在韶关市的位置
县政府驻地 丰城镇
面积 1987 平方千米
人口 23.6万人(2004年)
行政区类别 县
邮政编码 511100
电话区号 0751
车牌代码 粤F
新丰县位于中国广东省中部偏北。东江和流溪河三河水分流之处,是新丰江发源地。东南与河源市接壤,东北和连平县毗邻,南临从化、龙门两县,西靠英德,西南与佛冈县相邻。
目录
1 历史
2 文化
3 旅游
4 经济
5 其他
[编辑] 历史
县名的由来:
早在南齐武帝元明元年(公元483年)建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也有说新丰县因新丰河贯穿全县而得名的 。
新丰置县前属龙川县地。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析龙川地置新丰县,隶南海郡。天监元年(507年)改属东莞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属循州(今惠州)。十八年(598年)改新丰为休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循州为龙川郡,废休吉县并入河源,属龙川郡。明隆庆三年(1569年)析河源地,兼割英德、翁源两县之东南隅,设置长宁县,属惠州府,一直至清末仍属惠州府。
新丰县早在南齐武帝元明元年(483年)设置新丰县,取义于“物产丰富”之意,故称“新丰”,属南海郡管辖。1951年12月,广东省东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东江专署)成立,新丰隶属东江专署。1952年11月9日,新丰改属粤北公署。不久,粤北行政公署改称韶关专区。1975年1月,新丰县划归广州市管辖。1988年1月新丰县划回韶关市管辖直至现在。
历史文人:
·李任予 ——革命烈士(1903——1932)
[编辑]文化
纸马舞
纸马舞,又称舞纸马,从翁源县传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本县主要流传黄礤、回龙地区。纸马舞由10多人组成演出队(称为马队),其中分马童、骑手、仙女(挑花篮)、花棍。舞蹈动作与队形摆布全靠马童引路指挥,马的奔腾跳跃,全在于骑手双脚的跑、跨、跳、跃来表现。纸马舞有唱有跳,锣鼓伴奏,气氛热烈,多为庆贺性表演,如欢度春节、欢庆丰收、迎亲吉事、乔迁新居、儿孙满月、老人祝寿等。唱词通俗易懂,曲词与锣鼓节奏基本固定。马队的组织形成,则根据人员多少而定,可单马或双马出现,但表演形式不变。
抗日战争时期,梁泗源在梁坝组织一支抗日纸马宣传队,以舞纸马表演宣传抗日救国,走遍了半个新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1982年,县文化馆和广州群众艺术包对纸马舞进行改革,参加上级文艺调演,先后荣获广东省群众文艺创作二等奖、广州市群众文艺调演一等奖和全国民舞比赛丰收奖。2003年纸马舞《送郎参军》参加全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比赛,获得铜奖。
春牛舞
春牛舞,又称舞春牛,本县主要流传在马头、黄礤、回龙、丰城、石角等地。原从东江一带的客家地区和粤北地区传入,历时一百多年。春牛舞表演形式有三种:一是舞全牛,用竹片织成牛体,然后用纸贴好,表演者分牛郎(牵牛)、村姑(挑花篮)、农夫(驶牛)、太公、白鹤各一人。二是舞被子牛(又称软牛), 由一人头顶着牛头,牛身则由两人及被子盖着,外加大小猴子配合,同舞狮差不多。三是舞牛头。表演者用竹杆撑着竹扎的牛头跳舞,后跟着挑花篮的村姑进行表演。
狮子舞
狮子舞始于明末清初,由东莞、龙门传入,是本县盛行的一种道具舞。遍及全县各地,尤以马头、沙田、遥田、梅坑、丰城等地更为普遍。每逢农村盛大节日,狮队则进行表演。表演形式有滚球、抢青、翻身、跃台、上架等动作。狮子舞有双狮、单狮之别。双狮是狮头、狮尾各一人;单狮只有一个擎狮头,狮被缠腰。不论双狮、单狮,表演时均有猴子、沙僧配合,最后进行武术表演。表演过程没有音乐和唱词,以锣鼓配合来渲染气氛。每个狮队都有一个师傅为头,每逢出动表演则由他牵引。表演完结,师傅用拜盒牵狮拜户,各户以红包酬谢回敬。
龙舞
龙舞,又称舞龙,有两种:丰城舞布龙;黄礤、大席舞香火龙。舞龙的人数不限,根据人数多少确定龙的长短。布龙一般以七股至九股成体,每股由一人擎举连结成龙,另由一龙珠为引路进行表演。舞蹈动作有跳圈过门、翻身腾雾、侧卧串珠、缠柱等。香火龙的舞法是用稻草捆扎,或用山蕉树做成龙股,再用点燃的香火插满龙身,每人股,排成一体,只能在夜间进行,星星点点,靠摆动龙股往前游动,直至香火熄灭为止。两种龙的表演过程均有锣鼓伴奏和配以唱词。
舞龙的活动始于民国年间,由外地传入,民国末年绝迹。1979年, 县文化局派出县城青年到五华学艺,使龙舞再次传入本县。接着对龙舞进行改革,其中加进鲤鱼伴舞,使之更为生动,已成为本县保留的文艺节目之一。
凤舞
凤舞,又称舞凤,始于清末年间,由从化传入梅坑,后在黄礤、马头大陂等地流传。因舞凤是用粤曲演唱,所以在客家地区又别具一格,表演时全靠八音手坐唱,舞凤人则在场中起舞。凤作为吉祥物,多在庆贺生日、娶新娘等喜庆日进行表演。凤舞情节分段进行:一是仙女下凡,由扮演仙女的角色在音乐锣鼓伴奏下,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其意是“桃李满园开,凤凰下山来”。二是引凤,由演员佩带凤凰道具紧跟仙女活动,表现凤的生活,如出山、晒翅、啃毛、觅食等、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鲤鱼舞
鲤鱼舞是回龙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从英德县传入。最初纯属宣传卖鱼花的活广告,载歌载舞,招揽生意。随后不断加工提高,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传统节目。
鲤鱼舞与纸马舞的构造相似,用竹片编成鱼头、鱼尾,由一人挂搭腰间,表演时,由一位渔郎手持钓杆在前面引路,鲤鱼后跟,担水娘挑着花篮,跟着锣鼓节奏小跑而变换队形,每走一圈唱一段鲤鱼歌。其曲调与春牛舞相似,有领唱、各唱,用锣鼓伴奏,歌词没有固定内容。后来,人们认为鲤鱼舞顺意头、吉利,每到一处,村中小孩跟着呼喊“大鱼大鱼”,按谐音为“大余大余”,迎合了“富贵有余”的好兆头,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建国后,各乡村把鲤鱼舞作为一种宣传形式,歌词根据宣传内容而编写。1984 年,县文化馆对鲤鱼舞进行改革,把原来两条挂在身上的硬鱼改成多条活动的鱼,把挑花篮的姑娘改为荷花姑娘,加上撒饲料的小鱼船,在表演的技巧和道具、音乐设计上,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和特点,又有改革创新。
婚姻习俗
明、清时代,受封建礼教约束,婚姻包办、买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一夫多妻,老夫少妻、小夫大妻亦屡见不鲜。自由恋爱被视为有伤风化、大逆不道。
民国政府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地主、财主、官员多数一夫多妻,“妻室”、“偏房”、小老婆比比皆是。
建国前,婚姻年龄有二;一是成年完婚,二是童养媳。童养媳多数出于贫苦家庭,女家将女孩送至男家里收养, 到长大成人后正式结婚,解决男方成年后无钱娶妻之忧。
寡妇再嫁受歧视。妇女丧夫再嫁称为“二婚婆”,终生守寡不嫁,谓之“守节”。妇女一生贞节清白,可由官府或族人立“贞节牌”或“贞节坊”。
买卖婚姻盛行。清道光十九年(1839)《长宁县志》记载:“婚姻用槟榔、酒、耳环、手镯为聘,套装、衣饰视为家境而异,富者六十金,贫者二十金,可完婚。”
男女婚姻,全靠媒人活动。女家将女方“年生”又名“八字”(即出生年、月、时) 交男家,请算命先生按双方“年生”推算,两人须相生,不能相克。男家将女方“年生”搁置一两个月,如家中诸事顺遂,便可认亲。否则,男家可将女方“年生”,不与订婚。定亲时,男家备酒肉礼物送至女家,谓之“转口酒”,选时择日定婚期.出嫁前,出嫁女要休息10-30天,富裕人家时间要长些,贫穷人家则短些。期间,女方邀请同村3-5个女青年,在闺房陪聊作伴或教唱“出嫁歌”,又名“哭娘歌”。
“出嫁歌”乍听起来是哭,其实是诉说性、歌唱性的啼哭,用来倾吐感情,感谢兄嫂的养育之恩和反抗不自由婚姻之呼声。歌词内容因对象不同而有差异。本是婚姻事,但出嫁歌的歌声却给家庭弥漫着悲伤气氛。
结婚日,男家备好酒肉、礼金,由媒人率领“八音”(乐队),抬着花轿到女家迎亲,男女双方各宴请亲朋,接受贺礼。女子出嫁,穿礼服坐花轿,“八音”领先,嫁妆随后,兄弟姐妹和亲人送至途中告别。
新娘到男家时,喜炮齐响,鼓乐喧天,新郎搀扶新娘出轿,拜天地,拜父母,入洞房。当晚亲朋在新娘房“闹洞房”,闹至深夜方息。次日新郎新娘梳洗完毕,双双拜见家公家婆。第三日,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拜见岳父母,谓之“回门”或“三朝”。女子出嫁第一年,于5月或8月回娘家住1个月,俗称“休八月”, 此俗沿至建国前。
建国后,人民政府颁布《婚姻法》,婚姻程序大为简化,索取身价银视为不合法,倡导文明,立新风,自由恋爱,男女平等,男到女家,婚事新办,且有茶话会、夫妇旅游或举行集体婚礼等。
节日风俗
春节
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建国前,从农历12月下旬起,家家打扫卫生,清洗被帐。23日夜送灶神,俗称灶神爷上天。25日为入“年界”,修缮房屋或动用土木无须“拣时择日”。市场兴旺,大量年货上市,百姓大量采购年货。除夕夜接灶神,拜祖宗,合家欢聚吃“团圆饭”,长辈给未成年子妇发“压岁钱”。家人沐浴换新衣,户户门前贴春联,张灯结彩,全家伴灯。次日年初一零时过后,城乡居民“开大门”,迎新春,爆竹连天响,晚辈向长辈拜年。向不同辈数、不同职业的人拜年时,致“恭贺新禧”、“合想合算”、“新春大吉”、“步步高升“、恭贺发财”、“添丁发财”等祝辞。年初二,回龙人定为“许神”,用三牲、香烛供神,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健康。县境内,年初三定为“送穷日”,不省亲、不串门,早上将家中垃圾杂物清除出户外,焚香放鞭炮,谓之“送穷”。
春节期间,城镇农村户户做年糕、米饼、油糍、糖环、角子棕果等食品互相赠送,你来我往。城乡舞狮、舞龙、舞凤、舞春牛、舞纸马,气氛热闹。建国后,一年一度的春节,佳肴旺盛,鸡、鹅、鹏、鱼、猪肉等食品为每户所必备,少则几公斤,多则几十多公斤,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拜年时,客人给主家小孩“利是”。
年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年宵节。当天夜里,凡是上一年生育有男孩的家庭,门前悬吊灯笼,生育多少个男孩就挂多少只灯笼,俗称“吊灯”,以示“告慰祖宗”,添了男丁有传宗接代之意。改革开放以后,年宵吊灯之俗有所淡化。
二月二节
农历二月二初二日俗称“二月日节”。农村家家户户做糍巴,买酒备肉,祭祖祠,节后即投入春耕。
清明节
“清明”是农家的传统节日。家家做“艾滋”,门前插柳枝,以示驱邪,扫墓祭祖,男女皆往,至农历四月初八日止。有的地方“春分”开祭,至“清明”前后止。亦有的地方“重阳”祭祀。一些地方搞大型氏族祭祀活动,参加人数甚多,杀猪宰牛,聚吃一顿。
建国后,扫墓祭祖、做艾糕之习俗仍相沿袭,但插柳驱邪、聚集族众扫墓的则很少。
四月八节
农历四月初八日,农村人视为“鬼节”。建国前,有的村庄在村前村后或十字路口旁筑有大坟墓,曰“无嗣坟”(集无主孤骸葬于一处)。是日,村民为祭祀历代孤坟,备“三牲”、酒肉,一般在黄昏时举行公祭,祭后把饭菜撒入“无嗣坟”的周围或路边,赐食于鬼神。建国后,此习俗废止。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五月节”。是日,农村各户门前插艾枝葛藤或桃枝, 以示驱邪逐秽,室内焚烧雄黄以驱除蚊蝇蚁蛇等,家长带领小孩到河溪洗澡,清除污垢。城乡人民喜裹“三角棕”。建国后 , 除下河游泳、吃棕子外,其他习俗已废止。
六月六节
农历六月初六日,农村定为“尝新米节”。时值新谷登场,农民将谷穗插于门楣上,或置于朝拜神灵的供品中,以感谢天地之赐。农户买肉置酒尝新米,有迎接夏收夏种之意。俗云:“六月六,割新谷,尝新米,作禾黄福。”
建国前,本县不少地方在这一天有“亚公”出游之俗,如回龙塘村在六月初六日,请“亚公岩”大神出游,村民如过大节一样,抬着大神象游围游村,家家户户焚香鸣炮迎接。当晚和尚在村上做道场,村民聚众赌博,通宵达旦。建国后,此习俗废止。
七月十四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俗称“鬼节”,意在追祭先人。建国后,追祭先人之意淡化,代之为夏收夏种结束,农事告一段落,农民备酒买肉过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称“中秋节”。是日,亲戚朋友相互往来。当夜,家人团聚赏月。建国前,农村学校师生、家长举行团宴,放 “孔明灯”,未婚少女则成群结队进行“扫把神”、“问仙”等活动。建国后,为预防发生山火,禁放“孔明灯”,“问仙”活动废止。
重阳节
新丰的重阳节有头阳、二阳、三阳之分。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即头阳),十九日为二阳二十九日为三阳。城乡居民、学生登高,放风筝。沙田、遥田、回龙等地则登高与扫墓同时举行。
十月朝节
回龙、沙田等乡村,以农历十月初一日为“十月朝节”,又称“十月社”, 为牛祝福。这一带流传“十月朝,做糕糊牛腰;十月朝,望牛快长膘”的歌谣。马头、大席、石角等以十月初三日为“十月朝节”。
冬至节
农历十一月的“冬至”日为“冬至节”,城乡人民大鱼大肉,如同欢度春节一样隆重。民间流传“望冬莫望年,过了新年就下田”;“望冬兴,望年愁,吃了年饭功夫又转头”等俗语,亦有“冬大于年”的形容。县境内,叶姓人家不过冬至节,谓:叶者,忌冬也。
㈠㈠ |
|
|
|
|
|
|
|
回复楼主
[s:39] [s:59] 楼主辛苦了,谢谢你.据我所知大跃进期间的1958年新丰曾与翁源县合并为翁江县,县府设在官渡,新丰为新丰人民公社,社长石可权.1959年又恢复新丰县建制,撤消连平县,连平全境由新丰县管辖,连平县城改为新丰县惠化人民公社,城镇为元善镇,公社书记余承欢担任,当时新丰县版图左至翁源县的陂头,北至上坪镇与江西接界,东与河源县灯塔的石塘水桥为界,即是说并吞了整个连平县境.约不少于两年时间.楼主可到档案馆或就地访查当年与工作有关的年长人士加以补充为更完整的历史资料.谢谢!
[[i] 本帖最后由 夕阳无限好 于 2007-8-16 21:12 编辑 [/i]] |
|
|
|
|
|
|
|
雁塔现正在装修,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开放时间。2046已经抢先拍了‘到此一游’照片。 |
|
|
|
|
|
|
|
[quote]雁塔——又名文峰塔,建在县城东郊的双角村背老围山上。[/quote]
印象中雁塔所在的那个山叫做 凤山 ,附近还有 象岭 等山丘。 |
|
|
|
|
|
|
|
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0 15:48:43
|
只看该作者
算比较全面、还有好多东西找不到了。
是关于马头、梅坑、沙田、遥田、回龙、黄礤这些名的由来都有故事的!
很就前看过、现在找不到了
希望大家多点收集关于新丰的历史文化等等!
让更多人了解新丰 |
|
|
|
|
|
|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0 13:59:57
|
只看该作者
新丰县区划简介
新丰县地处粤中偏北,韶关市南端,东江、北江和流溪河三河水系分流之处,新丰江上游。南连从化、龙门,北接翁源,东邻连平,西靠佛冈;县境范围东西界于东经113°42′北纬114°36′,东西相距98.4公里,南北界于北纬23°53′东经24°17′。
拼音 Xinfeng Xian
区号 0751
代号 440233
邮篇 511100
驻地 丰城街道
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 ,新丰县辖1个街道(丰城)、6个镇(马头、梅坑、沙田、遥田、回龙、黄礤)。
乡镇区划简介:
丰城街道
丰城街道办事处地处新丰县城城区,位于县境内中心偏东南方,东与马头镇相邻、西接梅坑镇、北靠黄礤镇、南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共有4个社区居委会和25个村委会,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42人。街道办事处驻原丰城镇政府驻地。
马头镇
马头镇位于韶关市新丰县东北部,管辖原大席、石角、马头3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3个社区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530.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24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97人。马头镇政府驻马头圩。
梅坑镇
梅坑镇位于新丰县城的西南部,东与丰城街道办相接,南与从化、龙门县交界,西与沙田镇和回龙镇相邻,北靠黄礤镇和翁源县的礤下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1406,北纬2401,总面积为276平方公里,共有2个社区居委会和20个村委会,总面积3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3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5人。梅坑镇政府驻梅坑圩。
沙田镇
沙田镇位于新丰县西部,属山区镇,全镇总面积242.2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69人,其中农业人口20329人,总耕地面积20124亩。
遥田镇
遥田镇位于青云山脉西南端,属低山丘陵地带。全镇总面积214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5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308有人,其中农业人口29812人,总耕地面积21494亩。
回龙镇
回龙镇位于新丰县境内的西北部,东与梅坑镇相邻,东北与翁源县接壤,西北与英德市毗邻,南靠沙田、遥田两镇。全镇总面积161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回龙村,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黄礤镇
黄礤镇位于新丰县境北部,东与马头镇、连平县为邻,南与丰城、梅坑两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交界。全镇总面积24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户数 4071,总人口18070人,其中农业人口 17881人。
|
|
|
|
|
|
|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0 13:59:32
|
只看该作者
[编辑] 旅游
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髻山又名阿婆髻,在县城西北的8公里处,主峰海拔1434.2米,属广州市管辖时,曾是广州市的第一高峰,在全省也是有名的高山之一。
雁塔——又名文峰塔,建在县城东郊的双角村背老围山上。据《长宁县志》载,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县陈张翼倡议在建文峰塔以镇风水,自可造福。1986年由广州市文化局、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该塔塔身、塔心室的平面均呈六角形,为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3.2,底层直径7.6米,壁厚1.57米,内分13层,塔心室为六角直井式,楼梯原为穿壁绕平座式,盘旋而上登顶层,极目四望,令人心矿神怡。
塔底层六面辟门户,三门有走道进入底层塔心室,门内为砖砌梯级通上二层(暗层)塔心室。在西向门的两侧原有灰批门联,上联仅存1个雁字,下联“见龙门瑞启 雷”字样,横批书“文光射斗”,2至7层则每层都有两个真门,其余四角隐砌假门,塔顺弥基座,是以砖线向下逐级放大的力士,塔身角均设置有倚柱,柱施额材上用9层菱角牙砖叠涩出檐。各层腰檐之上5层菱角牙砖叠涩挑出平座,均用黄灰批荡,塔身向上逐级略有收分,顶是葫芦状塔刹。塔身以灰浆砌筑清水墙,大青砖规格为28*l7*7厘米,外墙砌法以七顺一横、八顺一横、九顺一横,内部则有七顺二横,各级檐部砌法别具一格,均无瓦件,红瓦蓝筒,角脊同样砌砖批灰,檐下设多级海棠线图案角梁。塔身原有彩画,底层和第二层的额彷上以及底层檐部与第二级平座间的束腰上均绘有云龙,龙体勾墨仍隐约见黄、白、红、蓝诸色泽,瓦脊绘卷草纹样。可见当年色彩绚丽,构造精巧玲珑,明显地继续了明塔遗风,有一定研究价值。1986年重修雁塔时,县文化部门聘请县内外一些诗词作者对雁塔的残联进行反复推敲,斧正为“雁塔呈祥昭日月,龙门瑞启镇风雪”。1984年,县政府将雁塔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莲佛寺—— 西莲佛寺位于西莲山山腹,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这里有海拨1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达摩头像石、白玉蟾炼丹泉等独特景观,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九栋十八井——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位于马头镇潭石村,始建于清康照初年(1660年),至嘉庆六年(1818年)竣工,历时158年,承建的工匠祖孙整整四代人。
大宅院建筑模式按原设计为九栋正方直进后楼,因第四栋规划用地原业主不肯转让给温氏祖宗,故建成横三栋、纵三栋,名谓九栋。每三栋各有六口天井,共为十八井。
建筑用地共70多亩。墙体楼阁均使用火砖到顶。屋心房间部分采用卵石用石灰沙浆砌筑,亦有部分用泥砖砌墙。
天井,檐阶用长石条嵌镶。大厅堂使用青石柱文撑着木质支架。中栋大厅三栋为主建典范,金字木架均雕龙描凤;前栋两个厢房,用屏风板4块代墙,每块屏风皆刻有山水、花鸟、人物浮雕。可惜于2003的1月间某晚被贼人盗走。
中间三栋正门两侧设有前廊,均用青石作支柱,雕梁画栋;左侧雕刻画面是“按察司官员出巡图”,长龙人群前呼后拥,吹吹打打,右侧雕刻画面是“状元衣锦还乡”,热门非凡,气势壮观。
楼阁的窗是用大青石打凿成的,刻有龙盘虎踞窗户。大厅门框门槛全用青石精刻,门槛石板上刻有骏马图、千姿百态。正大厅上方悬着一块“竹梧堂”金字匾。中心栋大门上挂着刻有“三世六品”镀金匾,中厅栋梁悬挂着“奉天敕命”镀金牌匾。大厅堂内的火砖墙,全部火砖经过人工细磨光面。 据说,当时规定一个小工一天只能磨三只砖,不许磨多一只。
燕子岩—— 燕子岩景区位于新丰县回龙镇, 景区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区内景色独特秀丽, 空气清新, 旅游资源丰富, 有多处溶洞、古民居、水库、河流、果带等。资源的良好组合, 可开发探险、旅游观光、水上娱乐、农家乐、漂流、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
仙人磨石 —— 黄礤镇西面四公里有座山头,名叫岩头山,山下有条岩头河,岩头河上有座岩头桥,俗称“豆腐补桥”。这是一座石拱桥,三丈长,一丈宽,用红色岩石砌在。其独特之处乃桥面中央有块不同色的垫石,呈单一白玉方状。人们说,那不是石,是仙人放上去的一块豆腐。
相传,在建造该桥时,每天凌晨,一个豆腐佬就给筑桥师傅送来一担豆腐。这里相隔民居较远,采买食品很不方便,豆腐佬却不管刮风下雨,日日如常送豆腐到工地。桥造了81天,豆腐佬也送了81担豆腐。
一天,豆腐佬又挑来一担豆腐。此时新桥只需铺上最后一块方麻石即可完工,但打好的石块用完了。打石师傅便找来一块石,叮当叮当地打起来。但不知为什么,这最后一块石头特别难打,一连打了几块都不合适。这时豆腐佬托起一块豆腐对石匠说:“师傅透透凉吧!让我用这块豆腐来替你补上。”人们一听用豆腐补桥,都笑了起来。豆腐佬一本正经地托起一块豆腐,唱道:“岩石桥砖四四方,一块豆腐补中央。”唱完,一甩手,只听“啪”的一声,那块豆腐不偏不斜,不破不碎,正好落在桥中央。只见豆腐渐渐扩大,很快就填满了那块空隙,不高不低,十分坚硬。
造桥的人看呆了,连声拍手叫好。不知谁说了一名:“豆腐佬是神仙啊!”当大家回过头来看时,豆腐佬却已不见踪影。
自从豆腐仙帮助建好桥后,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奇,弄得不少人日梦夜想学仙术,当神仙。有些人四处奔走,找豆腐仙人,一直寻找到岩头山顶,只见豆腐仙师双手扶着磨钩,推着石磨子磨豆腐。“你们来做什么呀?”豆腐仙师问,这些人一齐跪到豆腐仙师面前说:“我们来寻师学法”,“我们来拜师学仙。”豆腐仙师连续反问:“你们为什么要学法?为什么要学仙?”众人一时答不出来,只好结结巴巴地说:“有了法,我们做工就闲一些;成了仙,我们生活就好一些。”豆腐仙师又说:“要走神仙路,还得多多造桥、铺路。看来,你们成仙的缘分还不足呢,都回去吧!”那些人却不肯走,一个个给仙师磕头,有的还抱住仙师的双腿,恳求学法学仙。他们缠得仙师发火了,猛地将磨钩一抛,踏着一朵五彩云升上半空,不久便消失了。众人见状,只得垂头丧气回家,老老实实耕田为生。
豆腐仙师走了,但他的磨石还留在岩头山上,那叠着的两块扁圆大石,历经栉风沐雨都变黑了。现在下盘石周围仍有一缕缕白色的泥土,人们说,那就是当年豆腐仙师磨出的豆浆。而山里那一堆堆灰白色的石头,都是豆腐仙师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哩!那磨钩呢?当年豆腐仙师发怒,把磨钩抛到十多里外的西草村,变成了一座磨钩山。
如今留下了他的磨石和磨钩。每当老人对后生提起此事时,总是说:“神仙也是要做工的,不劳动而企求安逸的人,神仙是讨厌的啊!”
鲁古河——鲁古河属于市级自然保护区,占地16万亩。沿河两岸景色秀丽、奇花遍野,处处美景。尤其是冬季那一望千里的林海银装素裹,洁白无暇,是一处天然的大氧吧!
东方绿高山农业生态园——
广东省新丰县东方绿高山农业生态园位于新丰县小正镇,生态园规划占地面积为1000公顷(15000亩)。园内山林茂密,水源充足洁净,由于海拔较高,这里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森林效应非常明显。特别适合高山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而且,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四季景色各具特色,资源的季节组合条件优越。灿烂的山花、潺潺的小溪、形状各异的山体和清新而含充足负离子的空气等资源的良好组合充分满足游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和需要。生态园划分为综合服务区、花卉种植区、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区、湿地观赏区、果树养蜂区、水库游览区六个功能分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保健、购销等服务。
[编辑] 经济
[编辑] 其他
新丰县是一个與广东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囚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