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个老问题,年年谈,天天喊。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数年下来,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课业负担反而越“减”越重。
学生减负在怪圈中寻求突围。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个由“数学教育”引出的减负话题,将代表和委员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教育所延伸出的系列问题上。
一份提案敲响的警钟
在参加今年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委员所提交的4508份提案中,有一份关于“数学教育增效减负”的提案引人关注。
这是一位老者用深情的笔触和真切的民族责任感写就的提案。面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迄今未见实效”的老大难问题,数学教师出身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说:“我作为一个已有六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如果再不一吐肺腑之言,有种犯罪感。”
在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原因时,陈明德指出,一方面“中高考命题改革滞后,仍存在不少偏差。特别是受奥数命题的影响,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跳,过分追求严密、严格。一些过去明令作过限制的命题偏差,现在又从另一个角度反复出现,影响了数学教改的方向。”在高考的题量和难度上也存在题量过大、难度过高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