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 丰 县 统 计 局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2004年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县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及个体经营户。在省、市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在县、镇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全县广大经普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工作,我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重大成果。现将主要数据公报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县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共567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21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共155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10个,其他法人单位181个。产业活动单位980个,其中第二产业79个,第三产业901个。个体经营户5600户,其中第二产业853户,第三产业4747户(详见表1)。
表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位数(个) 比重(%) 一、法人单位 567 100.00 企业法人 567 38.98 机关、事业法人 155 27.34 社会团体法人 10 1.76 其他法人 181 31.92 二、产业活动单位 980 100.00 第二产业 79 8.06 第三产业 901 91.94 三、个体经营户 5600 100.00 第二产业 853 15.23 第三产业 4747 84.77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 法人单位数(个) 比重(%) 总 计 567 100.00 国有机关、企事业、社团 184 32.45 集体企事业 72 12.70 股份合作企业 7 1.23 联营企业 5 0.88 有限责任公司 6 1.06 股份有限公司 10 1.76 私营企业 100 17.6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6 2.82 外商投资企业 3 0.53 其他企业、村(居)委 164 28.93
表3 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法人单位(个) 比重(%) 产业活动 比重(% 单位(个)
总 计 567 100.00 980 100.00 一、农、林、牧、渔业* 31 3.16 二、采矿业 6 1.06 6 0.61 三、制造业 62 10.93 63 6.43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 59 10.41 75 7.65 生产和供应业 五、建筑业 10 1.76 10 1.02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 9 1.59 34 3.47 邮政业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 4 0.71 12 1.22 八、批发和零售业 35 6.17 59 6.02 九、住宿和餐饮业 4 0.71 6 0.61 十、金融业 1 0.18 17 1.73 十一、房地产业 12 2.12 14 1.43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 2.64 16 1.63 十三、科研、技术服务和 15 2.64 20 2.04 地质勘查业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 8 1.41 8 0.82 设施管理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 9 1.59 9 0.92 务业 十六、教育 46 8.11 169 17.24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 26 4.59 111 11.33 社会福利业 十八、文化、体育娱乐业 9 1.59 20 2.04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37 41.79 300 30.63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表4 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 户数(户) 比重(%) 总 计 5600 100.0 工 业* 834 14.89 建筑业 19 0.34 交通运输业 896 16.00 批发和零售业 2867 51.20 住宿和餐饮业 341 6.09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 0.1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86 8.68 教 育 3 0.05 卫生和社会福利业 114 2.0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1 0.55 *此处的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我县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0309人。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9806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0503人。 在全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中,制造业5344人,占26.31%;建筑业3028人,占14.91%;房地产业1084人,占5.34%;批发和零售业423人,占2.08%;教育2820人,占13.8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058人,占15.05%……(详见表5)。
表5 法人单位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就业人员(人) 比重(%) 总 计 20309 100.0 一、采矿业 300 1.48 二、制造业 5344 26.31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34 5.58 四、建筑业 3028 14.91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00 3.94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17 0.58 七、批发和零售业 423 2.08 八、住宿和餐饮业 174 0.86 九、金融业 146 0.72 十、房地产业 1087 5.34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98 0.97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03 0.51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66 1.31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48 0.73 十五、教育 2820 13.89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925 4.55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41 1.19 十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058 15.05 三、工 业 2004年末,全县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23个,就业人员6562人。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4户,占3.3%,就业人数582人,占8.9%;集体企业30户,占24.4%,就业人数1574人,占24.0%;股份合作企业7户,占5.7%,就业人数185人,占2.8%;股份有限公司6户,占4.9%,就业人数755人,占11.5%;私营企业55户,占44.7%,就业人数1592人,占24.3%;港、澳、台投资企业14户,占11.4%,就业人数1631人,占24.9%;外商投资企业1户占0.8%,就业人数142人,占2.1%……详见表6。
表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 工业企业法人(个) 就业人员(人) 合 计 比重(%) 合 计 比重(%) 总 计 123 100.0 6562 100.0 国有企业 4 3.3 582 8.9 集体企业 30 24.4 1574 24.0 股份合作企业 7 5.7 185 2.8 联营企业 2 1.6 14 0.2 有限责任公司 3 2.4 75 1.1 股份有限公司 6 4.9 755 11.5 私营企业 55 44.7 1592 24.3 港、澳、台商 14 11.4 1631 24.9 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1 0.8 142 2.1 其他企业 1 0.8 12 0.2
表7 主 要 工 业 产 品 产 量 计算单位 主要工业产量 合 计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水 泥 万 吨 33.29 33.29 发电量(水电) 万千瓦小时 17900 9300 8600 表8 工业企业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 计算单位 消 费 总 量 合计 规模以上 规模以下 原 煤 吨 61997 61997 焦 碳 吨 156 156 汽 油 吨 396 358 38 柴 油 吨 987 966 21 液化石油气 吨 8 8 电力(水电) 万千瓦小时 6492 6351 141
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