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挽救上网成瘾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9:1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挽救上网成瘾的孩子们

美籍华人陶宏开一直在美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是著名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素质教育积极倡导者、实践者,2002年回到母校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任特聘教授。他是“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的发起人,作为团中央特聘的全国首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应邀在全国数10个城市,举办逾百场讲座,直接转化500多名网瘾少年,培养千余名志愿者,面对听众达10万余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成为人们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5年7月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已经突破1亿,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依赖倾向,其中青少年中存在网络依赖倾向的约占7%,超过一半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有1650万,占到了19%,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上了瘾。这是一种现代新形式的心理疾病,国际上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上网成瘾已经在一部分青少年中迅速蔓延,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使用不当,同样会对人们造成伤害,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陶宏开在与青少年的沟通交流中,探索出一条光明的路子,他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谈话后,竟然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一个个挽救网迷的案例引起了家长的关心,一时间,陶宏开的名字被媒体广泛传播,他已经成为公众人物。
2006年5月17日,记者在湖北省外国专家局乐处长的陪同下匆匆赶到陶宏开教授位于长江边的住宅,陶教授迎我们走进客厅,那里已经有5名学生和家长在耐心排队等候陶教授进行戒除网瘾的交心谈话。

“谁来救救我的女儿”
曲倩(化名)曾是学校尖子生,她就读的中学是当地最好的,但她因沉迷网络,被学校劝说休学。陶宏开偶然翻阅了2004年5月5日的《武汉晚报》头版刊登的这则新闻后,多年从事素质教育的经验,令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案例,他拨通了晚报的电话。5月7日,陶宏开主动“揭榜”,在家里接待了母女俩。11个小时的长谈,曲倩露出久违的笑容:“电脑只是工具,是用的不是玩的,我会按您说的去做。”7月28日,陶宏开与武汉市团市委联手向社会征集志愿者,369名志愿者加入挽救行动。之后10天内,陶宏开和志愿者们为2000余位家长、孩子提供了咨询。
陶教授与网瘾孩子们对话的成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全国各地求助信纷至沓来,陶教授发现:上网成瘾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陶教授戒除网瘾的谈话、演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先后被北京、上海、西安、郑州、济南、厦门等30多个省会城市邀请作专场报告,帮助因上网成瘾而耽误学业的青少年,陶宏开的名字在全国众多媒体频繁出现,从地方到中央,开始被人们称作“神奇的教授”,“一个富有魔力的人”,“陶宏开教育秘诀”,“陶教授八大支招”等报道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上,从此,他踏上了拯救孩子们的征程。
“我真正想做的工作是素质教育”
当记者问及国外的青少年沉醉于网络的问题时,陶教授幽默地说:“现在,我做的工作多少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曝光、出名不是我想要的。我真正想做的工作是素质教育,戒除网瘾只是素质教育的一小部分,我的目的是在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华中师范大学是教师的摇篮,如果老师自己都不懂素质教育,怎么去教学生呢?我在国外从事教育工作18年,没有一个孩子是因为上网问题来找我,而它在中国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回国后,到处见到的是住宅越来越豪华,但人们的精神匮乏却相当严重,尤其是孩子。兰州有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了老祖母不给390块钱的上网费,就用砖头把她砸死,推下山坡后,还布置了现场。最后锒铛入狱时,居然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听说这件事,我哭了!这个孩子丧失的不仅是理性,更是人性,这不单单是网瘾的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目标非常好!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需要重建。“退休后在母校开展素质教育研究是陶宏开的心愿,他在给有关部门的一份素质教育的报告书里写道:目前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非常严峻,如法纪观念淡薄、自私狭隘、沉溺玩乐、缺乏健全人格等,它亟待重视,急需解决,刻不容缓。孩子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希望所有的家长们、政府部门、全社会都来充当合格的引导者,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让孩子戒掉网瘾,陶宏开有什么秘诀?
面对孩子的网瘾,一些家长大小道理讲遍,各种方法用尽,可就是不起作用。陶宏开的成功,让众多求助无门的家长看到了希望。让孩子戒掉网瘾,陶宏开有什么秘诀?陶氏法宝:推崇平等沟通。
陶宏开教授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开展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表明,利用”三心四步“可以帮助患者戒除网瘾。他说,利用爱心、耐心和诚心就能解开孩子心中的“结”。耐心地用真诚的爱去感动他们,让孩子接受一些朴素的道理,也就是如何爱自己、爱父母、爱祖国、先苦后甜等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当与孩子进行交谈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切记不要做作,特别是语速、语态或是肢体语言,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是平等的,是真正和他来交流的,而不是训斥、敷衍他,这样孩子才会向你打开心扉。
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地点,让有网瘾的孩子认同、不反感。一般来说,上网成瘾者主要集中于11岁至25岁这一年龄段。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没有理想,敌视父母,不爱学习”。与他们交谈时,最好不要直接和孩子谈上网、游戏的话题,而是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逐渐过渡到中心问题。但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步,在确定了孩子对自己已经认同后,要把这种认同感转移到孩子的父母身上。在陶教授接待的这些孩子中,不少都已经和家里闹翻,与父母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陶教授在和孩子细致入微的谈话中,常常会以“你觉得父母这样做错了吗?”“他们这样是为了爱你还是为了害你?”等问题来让孩子自我反省自己对于家长态度的对错。
第三步,将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认同感再转移到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上来,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对自己有意义的书。最后,孩子们会自我认识到上网成瘾的坏处而自觉地将其戒除。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孩子能够脱离网瘾,不仅在于孩子自身的决心,还在于家长的配合。许多家长需要改变教育方法,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不要过多地去干预孩子,否则会让孩子反感。要理解、关爱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情关系。
陶宏开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网瘾患者,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关怀他们。一个人的力量很单薄。要靠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挽救这些孩子。
“沟通”在潜移默化中
许多有网瘾的孩子们,在与陶宏开沟通后醒悟过来,向社会、家庭和所有关爱他们的人们敞开心扉。
郑州市少年常凡戒掉网瘾后重拾往日的快乐。2005年新年到来之际,陶教授惊喜地收到常凡寄来的贺年片,他在贺卡上向陶教授报喜:我再也没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也上去了。常凡曾经以优异成绩考上一所重点中学,暑假期间,他迷上了网络游戏,开学后仍无法自拔。他上课看电脑游戏杂志,放学泡网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了劝他戒掉网瘾,父母想尽方法,可儿子怎么也无法戒掉网瘾。无奈之中,听说陶教授在哈尔滨举行报告会,便千里迢迢地跟了过去。报告会上,常凡递给陶教授一封信:“陶爷爷,我非常想跟您谈话,因为网络游戏,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希望您能帮助我,从悬崖边退回来。”
这段话使陶教授十分感动,将常凡请到台上现场沟通。经过一番谈心,陶教授了解到常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告诉常凡: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一是认识错误,二是改正错误,三是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最聪明的人还会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陶教授的一席话点醒了常凡,他当众承诺再不上网。回到郑州之后,当媒体记者采访常凡,他说:“从哈尔滨回来后,我就再也没有上网玩游戏,如果犯瘾时,我就按陶教授的方式——出去打我喜欢的篮球。反复几次下来,网瘾已不复存在。再说,我学习很忙,我的新目标是重新进入班上的前10名。”
盖腾成为石家庄市第一个志愿者。盖腾随父母来到武汉市陶教授的住处,陶教授立即主动从座位上站起来,与盖腾握手。事后盖腾说:“陶教授让我感到了真诚,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盖腾是石家庄市六中学生,初中时成绩优秀,但上了高中后迷恋上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陶教授告诉他:“世上有3种事:可做的事、不可做的事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悟性非常高的盖腾立即明白了:网络游戏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做得越少,人生就越成功。盖腾回家后,把电脑装箱,将键盘交到了陶教授的手中。当他听说陶教授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义务的,深深地为陶教授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此后,只要陶教授在石家庄市举办演讲,他必定出席,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仍在网瘾中挣扎的同龄人。他成功地挽救了几名同龄人,而且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挽救上网成瘾的青少年的过程中,众多事例让陶宏开教授深感不安,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对青少年成长负有责任。作为社会学家,他疾恶如仇。2005年,他参加在上海浦东国际博览厅的一个会议,会场上有一个很大的标语:“网游从《传奇》开始”。陶宏开的发言就从这个标语开始,“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是电子鸦片,毒害了我们上千万青少年。‘网游从《传奇》开始’,但是这标语还没有讲完,接下来应该是:千万个中国青少年堕落从《传奇》开始,千万对中国父母的痛苦从《传奇》开始,千万个中国家庭的悲剧从《传奇》开始!《传奇》是一款典型的不健康网络游戏。陈天桥靠《传奇》发家,5年的时间成为一个亿万富翁,这其中有多少青少年的青春被浪费,有多少家庭的希望破灭?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道德重要?以一代人的堕落为代价攫取金钱,这个代价太大了。”
陶宏开在众多的场合向社会各界呼吁,为了救救孩子们,当务之急是尽快清除“坏游戏”。“海洛因是毒品,国家立法禁止,网络游戏是电子鸦片,为什么就防而不禁?”“中国的网络文化绝对不等于网络游戏,但是目前网络游戏泛滥成灾,极不正常地成为青少年网络文化的主流,让人心痛。”陶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文学家,绝对没有理由把孩子培养成玩家。那些靠不健康的网游发家的暴发户,假如他们的孩子成为网迷他们会怎么办?我不敢想象,第一代网游迷成家之后,他们的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我们首先要面对现实,承认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国家早就意识到网吧对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影响,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但在现实中却十分尴尬。我们应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惩。同时,我国目前对网游的开发没有分级等限制性规定,一些开发商钻法律的空子达到个人快速发财的目标,当务之急应当拨正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把不健康的网游尽快处理,清除,还广大青少年一片健康网络文化的蓝天。”
“海归儿女做素质教育的实践者”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是陶宏开当年的研究生导师,他对这个年龄偏大的学生印象极好:“他是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第一届招来的研究生,英语非常好。当时,历史系有许多外文资料需要翻译,对外交交流也很频繁,这恰好是陶宏开的长处。他当时是红安一中的老师,和学生关系非常好。我一直认为,教师要有一种基本素质,即一种爱学生的本能,要真正关心喜爱学生,否则不会是个好老师。”
陶宏开凭借良好的英语水平,同在华师大的中外学者进行交流,来自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的麦克(化名)是中美学术的高访学者,他带着博士论文的题目来做中国史学研究,在生活上和学术上得到了陶宏开的热情帮助,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回国后,麦克的论文很快通过,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麦克在密歇根大学申请了一笔奖学金,为陶宏开争取到去美国进修的机会。1984年8月,陶宏开去了美国,一别就是18年。在美国,作为密歇根大学的访问学者,陶宏开关注的是中美教育文化比较研究。此后在纽约长期担任“华策会”一个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这是个半官方机构,以国会拨钱,私人捐赠的方式帮助华人适应美国社会,开展了许多教育项目,包括素质教育、天才教育。陶宏开负责其中的一个教育部门,结果越做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后来他便独立开班,专心从事素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案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素质教育理论。
陶宏开作为美籍华人社会学家,退休后选择回母校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他说,在美国,几乎没有上网成瘾的青少年。美国的教师很少给孩子们留课本作业,常常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题目。学生们会十分活跃地上网查询资料,收集证据。而中国的教育相比之下较为呆板,没有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而是必须依照老师和书本的要求,按部就班,针对考试。对于素质教育,陶教授的定义是:人们对社会各方面事物的正确认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素质教育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这三个素质缺一不可。对于中国开展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纳到三个方面:家长、学校、社会,只有这三方面协调一致,素质教育才能健康发展。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