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崖下,江河上,兰桡画船。
时值中秋之夜,前往晋阳的行船因一场疾风骤雨而停泊靠岸。船上的主人百无聊赖地移步而出,独立船头,负手望月。
雨后的夜空异常澄静,远山延绵,天边一轮皎月灿明如雪,映得天地万物一片茫茫霜色,江面更是粼粼闪烁,仿佛天上的星子纷纷坠落了。
如斯美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也最易让人感怀伤逝,叹红颜易老,或叹知己难求。
那主人若有所失地喟叹一回,便回了舱中,焚香抚琴,排遣寂寥。
琴韵悠悠,洒在绿水中,登了彼岸,绕过山岩,缠绵着松涛,如怨如诉,愁绪有增无减,越积越浓,指下突然“刮剌”一声,原来是琴弦已断。
仆从听见如此急促刺耳之音,以为出了什么祸事,忙进来问个端的,却见主人安然无恙端坐案旁。
莫非,是手指不灵便?随从们各自对了眼色,皆在心里疑惑着。
须知道,抚琴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名扬于世的琴师俞伯牙。此人不但琴艺冠绝一时,且官至晋国上大夫,位尊才厚,平常优雅冷傲,他怎么会出这种洋相呢?
俞伯牙自知出了洋相,顿时赧颜汗下,想着那不知情的,还以为他琴艺已疏,为了挽回颜面,遂找了个借口,假意道:
“琴声忽变,必是有人盗听吾琴!” 随从们半信半疑地面面相觑。 俞伯牙尴尬之色未褪,为了增强说服力,又道:“恐是仇家或盗贼在暗中窥伺,尔等上崖搜检一番,以平吾忧。”反正,岸上总能逮着什么人的。
话音刚落,岸上就有人大声回道:“小人并非奸盗之流,乃打柴的樵夫。因遇雨滞留,恰闻君奏雅音,故逗留听琴。”
众人听了那话,当下就万分钦佩俞伯牙大人,果真料事如神,琴技高超,出神入化。
俞伯牙没料到那么快就有人回应自己,不禁洋洋自得,转念又有不悦之处,怎么招徕的是一个粗野樵人? 这位艺高八斗轻世傲物的俞伯牙大人当下就生起轻鄙之意,不无讥讽地回道:“山中野夫,也敢称‘听琴’二字!” 谁知,对方却昂然道:“山野中若没有听琴之人,那这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
一句话把俞伯牙咽个半死。
“那我适才所奏是所曲?”敢与我论琴,等下有你好看的。
对方笑道:“乃孔仲尼叹颜回。其词云‘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只弹到这一句。”
伯牙听了又惊又喜。惊是因为对方说到他绝弦之处,喜是竟然能在如此荒僻山野,遇到个知琴理的雅人。
如此樵夫,又有性格又知雅乐,想来气度不俗,于是命人请其登船相见。
舱内帷幔委地,灯烛辉煌,俞伯牙据主案而坐,看着一位年青人朝自己从容而来;待至厅内,那年青人长身一揖,果然仪表不凡,谦谦俊朗。
一瞬间,俞伯牙有点恍惚。
一种奇怪的情绪在蔓延,如那一盏盏跳动的烛火,好象突然被赋予了某种生命力,令人费解,却熏暖满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