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忠言悦耳】过年习俗之打饼、做糖环、炸油糍角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23:14: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丰家园网,新丰百事通。

        小时候,过年的一大盛事,便是一家人围在一起打饼,做糖环,油糍,角子,然后就烘饼(也有用水蒸的,没有那么热气),用油炸糖环、油糍、角子,香喷喷的,吃几个,满满都是年味。
        那这样的一种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自古以来就传下来的风俗啊,怎么去考证呢?其实,我们偏要去考证考证,会发觉很有意思。
   
        首先,我们来看看地域分布:米饼、油糍、糖环等传统年货,不仅仅是岭南地区客家人的应节美食,广府人、中原人甚至西北人,都有类似的传统。只不过是叫法不是很相同,或者说用的材料不是完全相同。比如说,北方人的水煮饺子,跟南方人的油炸角子,怎么样子和读音都那么相似呢?没错,它们是同宗同源的。都是从中原地区,从黄河流域传出来的。最初,还真的是面粉做的饺子,随着中原人到南方来,面粉就变成了米粉,水煮的饺子就变成了油炸的角子。

        糖环、米饼和油糍也是一样,无论在岭南的广东、广西、海南,还是北方的甘肃、宁夏、辽宁,或者是西南的四川,江南的江浙等一带,都有类似的用米粉、面粉做出的糕饼,或者火煎、或者水蒸,或者油炸,然后过年的时候吃,或者用来招待客人。而且吃不完的还妥善保存,等到春夏季节,最是缺粮食的时候拿出来当做粮食充饥。其实,其根源就是古代取火生火不方便,特别是春夏季节,新季粮食没有出来,只能吃上一年的存粮。但是当时舂米磨面,要保存不易,碰上连续下雨半个月一个月,更是生火都不方便。而有了油炸或者烘干了水分的米饼、糖环等食物,这个季节要充饥就不成问题了。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冬春季节保存食物,以待年后春雨连绵,无法生火做饭也有食物充饥的一种智慧结晶。

        然后,我们来看看相关的传说。
        传说女娲用泥土造人,但当时适逢冬天,气候寒冷,她造的泥土人的耳朵总是被冻掉了。后来她就在泥人的耳朵上穿一个小孔,用一条线打个结在耳朵扎住,另一头塞进黄土人的嘴里,让黄土人咬住,这才让耳朵不被冻掉。后来,人们就用面粉做成耳朵形状的饺子,意思是让女娲做的黄土人咬住带线(馅)的耳朵,不致于冻掉。这就是饺子的来历了。当然,后来人们在过年的时候吃饺子,取的是“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即吃过饺子,那就是旧岁已辞,迎来新年了。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称呼,在元、明、清及民国年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这个名称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等有关饺子的新称谓。而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岭南之后,饺子的称呼也就变成了“角仔”。其实都是同源的。
        又传说在春秋列国时期,晋文公流亡期间,大臣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亲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当时的人们用面粉搓成一条条细条绞在一起,然后用油炸了,叫做“馓子”,象征介子推母亲盘着的发髻。当然,“馓子”在今天的黄河流域还是一样的叫法,也是一样的做法。而到了南方,就变成了一圈一圈的糖环了。那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其实,“馓子”更早的时候叫做寒具,很更长时间的普遍的叫法,就叫做粔籹。这个来历是很早的。《楚辞·招?》就说:“粔籹蜜饵,有粻餭些。”唐代诗人刘禹锡 《楚望赋》:“投粔籹以鼓檝,豢鱣鲂而如牺。”后来,宋朝诗人 《九里》诗:“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明朝的时候,徐渭 《张母八十序》:“而太君者,与其太公竝拊而怜爱之,至则啖以粔籹餦餭,或出果饵入袖中戏剧。”现在江浙一带乃至日本,都还有这种说法。而现在珠三角如东莞、番禺等地区的本地人,也有以“巨女”来称呼糖环的叫法。这说明,“粔籹”上至远古,近至今天,这个说法都是一种流传的。

        但是,对于客家人而言,基本上统称“糖环”,而不叫“粔籹”。这又有一番来历。

        人类早起获取的糖,是来自于蜂蜜的蜜糖,后来在秦汉时期,就有做麦芽糖的记录了。但是,当时的麦芽糖都很珍贵,基本上是皇帝或者王公大臣家里才享用得到。普通老百姓做的米饼、面食等年货,都是没有甜味的。后来人们学会了从甘蔗里面提炼糖,特别是唐朝时候,唐太宗派出人员去印度学习甘蔗榨糖的技术,于是蔗糖就迅速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糖,家家户户做的年货就有了甜味了。那时候为了制作“粔籹”方便,大家都是把面条绕成一圈一圈,就好像丫环头上的发髻圈一样。
        唐朝以后,客家人南迁,就把,“粔籹”叫做“糖环”,一来是说,这个环是有糖的,是甜味的。二来是说,这个年货像唐朝的丫环发髻。三来也寓意“唐还”:现在是南迁,客居,以后要还归唐朝时候的故土家园。所以,现在有一些珠三角地区过年的时候,要把糖环和甘蔗一起摆出来招呼客人,寓意就是:我在这里借(蔗)居,适合时候我要归还。当然,也有一种“有借有还”的意思。

        历史很多都不可考,何况是民俗。如同是打饼、做糖环、炸角子等一样,都找不到具体的来历了。但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伴着香甜爽脆年货,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年。

附图:我们曾经多么熟悉的打饼流程。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 支持 反对 微信

广播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掌上论坛| 新丰家园网

© 2004-2018 新丰家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粤ICP备2024327970号 网站联系QQ:89919308 电话:0751-2289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