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40|回复: 1
|
黄磜镇走出绿色赶超新路子
[复制链接]
|
|
[align=center][b][size=5]黄磜镇走出绿色赶超新路子[/size][/b][/align]
[color=rgb(62, 62, 62)][align=left][size=3] [/size][/align][align=left][size=3] 新丰县黄磜镇位于新丰县北部,境内资源丰富、高山林立,千米以上大山有十多座。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升温,这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紧扣“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项目,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size][/align]
[align=left][b][size=3]农旅结合,走出经济发展新路径[/size][/b][/align][align=left][size=3] 位于黄磜镇政府偏北2公里处的樱花峪占地800多亩,是新丰县重点推介的旅游景区之一。该景区从樱花种植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樱花为主题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区,是华南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樱花观赏基地。[/size][/align]
[/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这几年,在樱花峪举办的樱花节可以说带旺了整个新丰的旅游人气,今年樱花节开幕式当天就吸引了4000多名游客前来欣赏美景,高峰期甚至出现过一天游客量超过了6000人的现象。”黄磜镇副镇长谭展如告诉记者。[/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我们从樱花苗木种植起步,近几年,赏樱旅游市场行情持续火爆,目前,旅游门票收入已经占到我们总收入的四成左右。可以说,农旅结合为我们打通了一条发展的新通道。”樱花峪总监詹嘉杰对记者说。[/size][/align][align=left][size=3] 记者从黄磜镇了解到,该镇在樱花峪等景点的带动下,去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1000多万元。[/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詹嘉杰告诉记者,目前,配套设施仍然是景区的一块“短板”,今后将逐步加以完善,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size][/align]
[/size][/align]
[align=left][b][size=3]产游融合,加速休闲农业发展[/size][/b][/align][align=left][size=3] 与樱花峪从苗木种植起步,根据市场变化逐步向休闲旅游景区发展不同,在黄磜镇,还有一些企业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观光休闲农业。在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后,近年来,随着政策倾斜、人们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转变,企业的发展步伐也进一步加快。[/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新丰县大丰观光休闲农场拥有连片有机茶园300多亩。去年开始,该企业在茶叶基地内建设茶休闲会所,进一步加快其茶叶产业与观光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该农场负责人孙玉梅告诉记者,大丰观光休闲农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复制台湾家庭农场的模式,围绕茶叶基地打造一个集种植、养生、参观游玩等于一体的农场。[/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我们企业的名称叫‘观光休闲农场’而不是‘某某公司’,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初衷和决心。”孙玉梅说,“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长期投资项目,我们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今后将持续加大投资。”[/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孙玉梅告诉记者,未来一段时间,还计划缩减茶叶基地的种植面积,增加观光休闲农场的投入比重。[/size][/align]
[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b][size=3]高速通车,倒逼后发赶超[/size][/b][/align][align=left][size=3] 围绕新丰县委、县政府“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近年来,黄磜镇大力发展“一廊两线六点”农业生态观光游项目,不断提高生态休闲旅游品牌知名度。同时,该镇利用高山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新丰联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种植名贵花卉,引进中峒源生态有限公司投资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今年,该镇将继续加大发展高山特色农业的力度,有序推进高山绿色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茶会所、源生态“红叶”森林公园项目、樱花峪景点扩容等项目建设,加快产游相融进程,建设农业观赏休闲旅游名镇。[/size][/align]
[/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生态优势是黄磜镇引以为傲的资本,交通则是制约其将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的一条“拦路虎”[/size][/align][align=left][size=3] 好在这条“拦路虎”即将消失。今年底,大广高速新丰境段将建成通车,这是25万新丰人梦想已久的事情。然而,对于致力于“绿色崛起”的黄磜镇而言,既是动力,更添压力。[/size][/align]
[align=left][size=3] “高速开通了,毫无疑问,来这边休闲观光的游客会更多,然而,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尤其是旅游酒店的配套建设是个大问题。”当地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不但要能吸引人来,更要留得住人,整个产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size][/align][/color][size=3]
[/size][p=24, null, left][size=3][color=#000]转自韶关日报[/color][/size][/p][align=left][color=#000][font=sans-serif][size=3]信息来源:新丰微讯[/size][/font][/color][/align][align=left][color=#000][font=sans-serif][size=3]作者:李陶猛 、黄小广[/size][/font][/color][/align]
ヅヅ |
|
|
|
|
|
|
|
新丰最好的地方就是黄磜了,它使新丰这个挣扎在工业与生态困境中的小城第一次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因为有黄磜的那片原生态绿植才让这个不毛之城勉强对得起山城这个称号。满城沿街两旁没有一棵象样的景观树,走路热了连个乘凉的树荫都没有,近郊远山不是荒草就是桉树,森林已经消失多年,这是发展还是倒退呢?希望黄磜的模式可以给众乡镇领导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ξζξ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