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主任还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新丰县各乡林业生态建设达标情况:
1、森林覆盖率达78.6%。
2、森林活木蓄积量连续三年净增率达到4%以上。
3、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等级比例为85.6%。
4、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为99%。
5、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4.57%。
6、绿色通道建设情况:线路绿化率达96.7%;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山地绿化率98.1%。
7、县丰城镇建成区面积500公顷,绿化覆盖面积为175.76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5.15%;绿地面积168.51公顷,绿地率为33.7%;县城公共绿地面积50.9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平方米。
8、村庄林木覆盖率为22.5%。
9、林地保护管理情况:2004年11月底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达到95.4%;连续三年征占用林地审核率达到100%。
10、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三年控制在0.5%以下;2002年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零,2003年为0.03%,2004年为0.05%;连续三年无重大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和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林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发生。
对于这组数据,我们向蔡主任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创建新丰林业生态县,究竟以什么为核心,同时也采取了什么样的建设措施呢?”
蔡主任拿出了《新丰县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总结》,里面将新丰创建生态县工作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抓好生态公益林和生态体系网络建设,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一、是抓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二、是抓好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
三、是公路、交通、水利、环保建设等部门群策群力,按照《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的要求,投入资金,落实人力、物力,互相支持、互相协调,共同配合做好林业生态县的建设工作,主要抓好“一江三道”(新丰江、105国道、347省道、244省道)和县城四大出口绿色通道及城镇、村庄的工作,使绿色通道、城镇、村庄绿化达到林业生态县的标准要求。
四、是积极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林业生产任务,加大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五、是抓了四大林业基地建设,已建成松香基地52.3万亩,竹子基地24.5万亩,水果基地13.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4万亩。
(二)以生态安全为核心,加强林政管理,抓好森林防火,控制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保护森林资源。
一、是加强林政管理,以法治林,严厉打击破环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加强全县木材加工行业的管理,清理整顿木材加工厂。
三、是落实职责,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
(三)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积极开展林业生态县建设。
一、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向前发展。
二、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森林生态市决定和省政府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号召。
三、是落实责任,明确职责。
四、是以点带面,开展创建工作。
五、是加大了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宣传力度。
在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后,我们又向蔡主任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在今后建设林业生态中应如何实施呢?”
蔡主任给我们列出了8点措施:
1、加强林政管理,加大林业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的查处力度,维护林区治安秩序,为建设林业生态县保驾护航。
2、继续实行森林防火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有效得力措施,力争我县无森林火灾发生。
3、抓好生态公益林、松香基地、竹子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4、切实做好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社会氛围。
5、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引进发展林业生产、竹子加工的项目。
6、进一步加大创建林业生态县的力度,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创建林业生态县的资金投入。
7、重点建设一批林业生态示范镇、示范村、园林式单位、园林式社区示范工程。
8、继续抓好绿色通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东江、北江水源林、珠江防护工作。
在结束了林业局一行后,我们又这样的结论: 作为新丰江之源,新丰县十分重视树立生态品牌,在省林业生态县创建过程中,全县上下始终全力投入,干部积极,群众参与,形成了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 |